宝马在华高层再变动

2015-04-10 05:20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4年7期
关键词:华晨副总裁宝马

宝马在华高层进入第二轮变动期。

“舍升迁,得时间:逐悦吧。”

刚刚宣布离职的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朱力威在7月4日下午和《汽车商业评论》主编贾可沟通离职原因时如是说。

接下来,他将完成业务交接,然后从十年繁忙工作中抽身“逐悦”,表示将更多回归专业车迷的悦生活,未来的工作方向应该继续关注产品领域。

朱力威2004年2月进入宝马,并从零组建了产品管理团队。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诸多精彩任务,包括适时引进高端两厢车1系和M3虎年版、M6马年版等中国定制车型,参与国产车型加长和新车引进战略,以及互联驾驶的导入,等等。至今,宝马内部还是把他看做一个产品专家。

2009年10月,朱力威出任宝马(中国)市场总监,工作内容涵盖产品管理和品牌沟通,这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人担当此职。彼时,宝马“JOY is BMW”战略中国本土化启动,朱力威和他的同事们确定了“BMW之悦”的品牌策略,从“动感驾驭之悦”、“成就梦想之悦”和“责任和分享之悦”三个方面展开多种营销活动。

此举很大程度上扭转宝马之前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不友善的形象,为近几年宝马在中国销量的快速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品牌基础。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宝马在中国展开了强大的奥运为悦全力以赴的营销攻势,通过对“悦”的延续和其与奥运精神的契合,宝马品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领导者朱力威被提升为宝马(中国)副总裁。

朱力威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曾在北京吉普工作6年,担任吉普2500主造型设计师,经历了策略定位、设计等各个环节,他认为那时的车企一线全面积累是日后做好企业产品策略和品牌策略的根基。

离开北京吉普后,朱力威先后在丰田和福特短暂任职,直至加盟宝马。

对于朱力威的离开,宝马中国在公告中称:“衷心感谢朱力威为宝马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过去五年,在其任职宝马中国市场副总裁时取得的卓越成绩。我们祝福他在未来一切顺利。”

朱力威对本刊记者说,当他真看到内部通知时,“还是没忍住热泪盈眶……”

将于2014年8月15日正式履新的梅晓群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9年进入汽车行业,曾在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丰田汽车工作。她于2007年底加入宝马培训学院任总监,负责宝马全球最大培训机构的发展运营,2011年11月起接任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

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市场部门多有工作配合,朱力威和梅晓群曾在内部把他们的关系比作《亮剑》里的政委和团长。梅的继任者尚未公布。

本月之内另外两条人士变动消息首先是,9月1日起,华晨宝马公关副总裁孙玮正式调任宝马中国任企业事务副总裁,现任宝马中国企业与政府事务副总裁吴燕彦将专注于政府事务。又有媒体报道称,吴将会被调往宝马德国总部任职。

孙玮自2012年5月加入华晨宝马,后出任副总裁主管公关事务,她领导的华晨宝马“3行动”、“之诺”品牌传播等得到了外界的普遍认可。

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前,孙玮服务沃尔沃长达16年,她于1995年加入沃尔沃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一手主导了这个瑞典品牌在中国的传播和营销工作。

此外,宝马中国宣布7月1日起,Reiner Braun担任宝马中国北区销售副总裁一职,而一个月前刚刚被升任此职的李龙则已经离职。

今年43岁的Braun1999年加入宝马集团,先后历任宝马拉美区域经理、MINI美洲区经理、宝马中东地区销售及市场总监等,来到中国前,任职宝马(西班牙)销售总监。虽然履历丰富,但跨国公司在华区域负责人少有外籍人士担当,如何尽快熟悉中国市场,并能与经销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对他本人和宝马中国都是不小的考验。

对于宝马的这轮人事变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做安格(Earsten Engel)就职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后管理人员调整的延续。上一轮人员调整以戴雷、陆逸、段建军和朱江等人离职为标志。

猜你喜欢
华晨副总裁宝马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将出任IMF副总裁
华晨尚未跌够 短线只宜博反弹
华晨(中国)向雷诺出售华晨金杯49%股权
朱健离任上海证监局副局长或任国泰君安副总裁
宝马战阵
华晨命运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