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改革建议
——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4-10 08:58郭锋锋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宿州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

郭锋锋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改革建议
——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郭锋锋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分析了计算机在当前社会生活应用中的重要性,是日常生活、学习、办公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也是所有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本文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首先分析了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后从理论实践课程的设置到教学层次的划分以及考核方式的改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 现状 建议 改革

目前,随着计算机在社会上的普及,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已经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基本理论知识,以今后在工作中熟练操作运用计算机,能解决计算机的相关问题为根本目标。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最近几年的教学现状是仍然采用同一教学模式,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分离,学院的所有专业同用一类教材等等,显然,由于社会上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要求不一样,如按同一模式教学,很明显达不到分别按需教学的良好效果。所以,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现状亟待改变,有待改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作以浅谈,希望对教学有所裨益。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一成不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此课程教学仍采用2.0-2.0模式,即一周两节理论课,两节上机课,且两次上课时间必须间隔一天,毋庸置疑,此模式适合于高职绝大多数课程的教学,中间的一天间隔时间可以起到让学生消化吸收的作用,但是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上理论课期间,现在学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理论知识完整而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虽然上课期间效果很好,老师的操作能达到让学生看懂的目的,但学生的记忆学习有个过程,隔一天再来实践上机操作,前天老师讲课内容便会遗忘,学生也提不起兴趣,更别提熟练操作和创造性了。此时在机房上实践课程,老师还需要把涉及到的理论内容再重复一遍,学生再学习操作,增加教师没有必要的工作量,也浪费教学时间。

(二)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基础不同,层次不一,接受能力有区别

学院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偏远农村的同学和城市的同学在高中阶段学习计算机的程度不一样,很多农村的同学对计算机了解甚少,很多城市的同学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经非常熟悉,针对这两类同学在计算机的教授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另外,学院还有中专班级的同学,和普招的同学采用同样的教材教学显然不适合。

(三)期末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且不合理

目前学院期末考试现状:关于学院期末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考核目前采用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合成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可以结合平时小测验、课外作业、上课出勤等内容综合评定。期末考试代课老师自行安排,很多老师仍采用试卷理论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对于计算机教学明显已不合时宜。衡量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程度,很多应该通过上机进行考核。试卷理论考核方式很显然不能衡量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

二、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建议

(一)理实一体化应切实应用到新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中来

基于2.0-2.0教学现状考虑,建议学院采用0-4.0模式,即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吸收接纳全部都在上机操作中完成。这里的0不是无理论教学,而是理论教学穿插在实践上机操作中,教师用户授课和学生学习过程都在机房完成。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操作技能练习,老师用机房中的多媒体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在下面人手一台电脑跟着操作学习,教师讲授完毕后,可留给学生作业,让学生操作学习。我们都知道,像计算机这样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经过自己的练习操作才能够更好的熟练掌握。让学生自己练习,不懂得随时问老师,随时解决问题,练习一段时间后,老师可以看到学生掌握情况,再结合课程任务,找一些综合性操作让学生加强提高。比如,学习了word的排版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个范围,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word文档比如自荐信之类。这样学生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教学目的。

(二)根据学院现状,对学生因材施教,划分层次教学

1、根据不同专业划分不同层次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学院有许多专业,学生报考时根据自己兴趣方向和爱好等被录取到不同专业,在此不细分大致分成两类,计算机方向专业和非计算机方向专业。对此,可以以上划分的两大类学生实施不同教学内容。对于选择计算机的同学,一般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另外也对计算机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来讲,接受计算机知识方面的能力比较强,而且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要求学习的知识内容也深,要深入教学,难易程度上要难一些。还可以成立专门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小组,更深入学习,互相讨论学习。还可以举办一些比赛,比如打字比赛等促进计算机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计算机只是作为工具,教学目的只需要满足以后日常办公需要即可。比如简单的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的编辑,幻灯片制作等等。对这块内容可以详细讲解为了以后需要。

以上分析了对于两大类专业教学可以不同层次教学,另外,对两类专业还建议采用不同的教材。做到教材完全贴合教学内容。此外,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还有中专生的班级,初中毕业来到学院,学生程度更加参差不齐,有的都不会打字,开关机,此时要针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制定合理计划,采用内容上更简单的教材,以实用为目的,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单独辅导。让中专班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此课程的学习达到预期目的。

2、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学生就业需求挂钩,根据就业需要反促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可以与学院的各个系部和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联系,查找到历届毕业生就业调查表,根据学生毕业找工作对计算机的要求,不同专业不同的就业方向,对计算机的操作要求不同,可以做个详细的调研、分析、总结。还可以根据毕业生对计算机教学的反馈及建议,根据就业调整教学内容,找准教学方向,让学生就业需要更好的促进计算机的教学,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最终让踏上社会的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所学满足所用,达到学以致用。

(三)对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亟待转变

建议根据理论联系实际,要学以致用的原则,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应采用上机考核的方式,把打字、文字处理、表格处理等知识融入到上机考核方式下,可以出多套试题,让学生考试时候随机上机抽取,然后在电脑上作答,作答结束后保存在电脑里,统一上交给老师打分。这样可以很好地考核学生所学计算机知识的应用掌握情况,而且一些知识需要网络的要联网进行考核,这样才能真正考察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真正掌握操作情况。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提高日常使用技能。才能真正体现出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学以致用。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一些院校的比较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变换下考核方式,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以证代考,这时要注意这里的“证”要具有权威性,目前考证、发证机关都比较多,学院要学会甄别,要认真的考察可以代替考试的证书,这样把考证的成绩作为期末成绩才不失偏颇。当然,这些要经过学院教务部门等教学部门的讨论研究再商定。

[1]吴宪传.独立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2.(02)

[2]崔玉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10.(05)

[3]吕雅君.双主模式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科学时代,2010.(05)

[4]江斌.浅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J].职业教育,13.(02)

G642

A

1009-8534(2015)01-0057-02

2014-10-21

郭锋锋(1986-),女,安徽宿州人,硕士,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宿州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宿州学院
宿州绿地城基坑防洪安全设计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钻”研40年 宿州地下终于挖出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