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贷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以上饶市农村信贷市场为例

2015-04-10 15:40潘卫华毛奇芳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信贷贷款农户

潘卫华,毛奇芳

(1.上饶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上饶334001;2.上饶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中国农村信贷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以上饶市农村信贷市场为例

潘卫华1,毛奇芳2

(1.上饶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上饶334001;2.上饶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农村信贷在支持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中国的农村信贷市场处于欠发达状态。通过对上饶市农商银行15户农户贷款的情况的研究,从国家、社会、银行和个人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信贷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农村金融产品营销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完善农业保险法,完善土地、林权抵押制度等对策和建议。

农村信贷; 困境; 对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国民经济转型、大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时期,“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农村市场上的融资率,确保在农产品的生产及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始终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一方面,金融机构找不到足够多的优质客户放贷,放款难;另一方面农民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贷款难。因此,解决农村信贷困境,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支持力度,对于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从2004到2012年,中央连续9年发布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要求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确保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供给。在这些政策的有效引导下,近几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成立了许多新型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组建了邮政储蓄银行,拓宽了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以引导资金逐步回流农村地区。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071家,遍及全国31个省份,覆盖1083县(市),占县(市)总数的57.6%。但是,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源头上根本解决农村经济主体融资难的问题。刘国胜指出,有资金需求的农户约有50%能够从金融机构借到钱,而这其中约有 1/3 的农户贷款额度得不到有效满足[1]。褚保金、卢亚娟和张龙耀对江苏欠发达地区农村信贷配给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只有28.49% 的农户受到了信贷配给,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农户难以从银行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2]。程郁和罗丹更进一步指出,现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比重超过70%,平均信贷缺口达到4420元[3]。

王曙光和李冰冰的研究表明,农村金融甚至出现了负投资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增长[4]。陈力朋和陈锦然则提出农村信贷供给的不足,一方面影响到农民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农民的消费[5]。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一方面,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实施了改革,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众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纷纷成立;另一方面,融资难对农民来说仍然是一个普遍现象,存在着农户的信贷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那么,当前制约农村信贷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哪些?究竟是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农户,还是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存在不足,致使农户信贷需求难以有效满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上饶市农村信贷市场,一方面考察上饶市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另一方面也对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农户(法人)的具体信贷过程进行了跟踪调查,归纳和总结农村信贷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现有对农村信贷的研究大多数都是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在研究视角上,主要是以银行的统计数据[6]和对农户进行市场调查获得的数据[7]为依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提出解决农村信贷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这对于缓解中国农村信贷矛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其不足之处在于,这些研究采用的是横截面的数据,在研究方法上也没有扎根于农户的具体信贷过程,对于在农村信贷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深度挖掘不足。有鉴于此,笔者在征得上饶市农商银行和办理贷款业务的农户同意的前提下,按照差异化原则从众多贷款资料里面选取了15份,于2014年3月16日至5月31日期间对15位贷款农户进行了跟踪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在具体的信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困惑,考察了该行的具体信贷政策和执行过程,以期发现制约农村信贷的困境与问题。

15户农户(法人)申请贷款用途的基本资料如下:有6户是用于农业种植、养殖(苗木采购、生猪养殖、鱼塘基建、山林开发等),平均申请贷款金额659.8万元;3户用于农产品加工(茶油、蜂蜜和茶厂扩建),平均贷款212.6万元;4户属于回乡创业,平均贷款21.9万元;1户用于农庄改造,贷款200万元;1户用于购买农资设备,贷款60万元。本次调研采取了以下方法:当农户向上饶市农商行递交了申请贷款的资料后,笔者就对选取的15位农户进行了初步的访谈,了解他们的贷款用途、资产背景以及获取偿还资金的渠道等。在银行完成审批发放贷款之后,笔者又对这15位农户进行了回访,主要了解他们贷款的具体过程,以及他们在贷款中出现的困难和对银行发放贷款的一些看法等。同时,就银行对农户贷款申请的具体审批过程及相关依据等问题,笔者向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最后,笔者结合银行的审批过程和就农户在贷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看法,与银行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整个过程历时76天,平均每人次访谈约为30分钟。

三、问题发现

此次15位农户中有13位农户获得了银行贷款,其中4位非常顺利地通过了银行的贷款审核,9位农户在补充资料后通过审核,获得贷款,其余有2位农户(一位是进行山林开发,另一位是回乡创业)未通过审核,没有获得贷款。从总体上看,上饶市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户贷款申请审核的通过率较高,作为支持上饶市农业发展、提供农业金融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该行能够在满足贷款条款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农户着想,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不过,从农户反映的情况来看,尽管大多数农户从银行获得了贷款,但对银行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不高,他们认为通过银行贷款手续繁琐,与其期望落差较大。通过总结这15位农户的贷款过程,上饶市农村信贷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户个人方面

农民金融市场意识的淡薄和法律观念的缺失是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足的因素之一。当农户有资金需求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通过亲朋好友进行借贷,这种借贷的好处是亲朋好友之间互相熟悉,对借贷人及其经济情况都比较了解,借贷过程简单方便。久而久之,就使得农民在有资金需求时,很少考虑到金融机构。其次,即使农户考虑到向金融机构借贷,他们仍然以传统的民间借贷思维看待金融机构,还有些人甚至认为金融机构就是扶贫机构,不了解银行的借贷过程和条件,对自己所拥有的财产或技能缺乏相关的证明,对所拥有的财产的市场价值缺乏了解,因而加大了银行进行贷款审核的难度,造成审核过程变慢。这一方面降低了银行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又挫伤了农户向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在本次受访的15名申请贷款的农户中,只有2位以前和银行发生过业务往来的农户(法人)表示对银行贷款的过程和要求比较熟悉,愿意把银行作为资金来源的第一选择。而其他13位农户(法人)对银行的贷款程序和要求不了解,他们是在没有其他资金来源的情况下,最后不得已向银行申请了贷款。在这13位农户中有10位因为产权证件的缺失(丢失),初审时没有通过,后来,其中9位农户(法人)通过补办相关证件或取得第三方信用担保等形式成功通过了银行审核,获得贷款,有1位农户始终不能提供产权证或获得担保,导致在贷款中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押物,未能得到银行贷款。在13位农户中,还有1位农户(回乡创业)因缺乏相关技能方面的证明,亦未通过银行贷款审批。

农户金融市场意识的缺失,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潜力挖掘不足,银行难以根据农户的现实需求制定出合理的金融产品。再加上农户相关资产证明的缺乏,让贷款申请变得困难重重。一方面农户觉得向银行贷款难,另一方面银行又觉得向农户难贷款,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足。

(二)银行方面

从银行方面来看,银行贷款审核制度的缺陷和银行从业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首先,从银行的审核制度来看,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主体,银行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在发放贷款时,总是力图通过抵押物或第三方信用担保的形式把风险降到最低,而忽视了农户项目本身的发展前景及偿还能力,导致贷款手续繁冗,贷款过程漫长,有些农户因此难以通过银行的贷款审核。例如,此次贷款进行山林开发项目的农户,其项目通过了省专家的评估,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但由于林权经营证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押物而没有通过银行贷款审批。在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发现,银行认为只要有担保,贷款风险就是可控的,但是却忽略了银行贷款的根本目的不是进行风险转移,而是获得投资收益。也就是说,只有当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在银行的支持下发展得更好,银行的市场空间才会更大。

其次,银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农户对银行的整体满意度评价不高。部分信贷人员自身对于银行的信贷产品不熟悉,在向农户进行产品介绍的时候,对于相关资质要求及审批流程中的细节掌握不清楚,导致农户在贷款申请中出现重复劳动。另外,个别信贷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在贷款办理过程中,对于不是自己负责的农户服务态度较差。上述行为导致农户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感觉到地位上的不平等,从而挫伤了农民贷款的积极性。

(三)社会方面

制约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第三方信贷担保组织竞争不足,供给效率低下。信贷担保机构主要是由政府财政出资组建,近几年金融市场逐步放开,国家允许私人部门成立信贷担保机构。从上饶市信贷担保机构的现状来看,一是信贷担保的供给不足,导致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尤其是在面向农业方面的信贷担保时,公有担保机构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足,有时存在着推托、甚至刁难等现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私有部门的担保机构则存在收费较高、承保面较小等问题。二是缺乏专业的信用评定,对资产价值的估值不准。信用评级指的是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债务人如期足额偿还借款本息的意愿、能力及可信度进行的综合评定,信用评定工作专业性强,对评级人员要求高,特别需要耐心和细心。此次访谈发现,评级人员在工作时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应付拖拉的现象,对于客户资产价值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差异较大。因此,一方面农户对信用评级的认知不到位,另一方面对其认可程度也较低。

(四)国家方面

从国家层面来看,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缺乏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于农业在生产中面临自然因素、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等诸多风险因素,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使得农业生产中风险加大且难以控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风险转移、保障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面对一些农业生产中的高风险投资,政策性农业保险应当起到保障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其展业、承保、查勘理赔等方面的复杂性,导致其在农村市场成为空白地带,农民不了解,相关部门也不过问。而农业保险的缺失,导致农村信贷中农产品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押物,减少了获得贷款的机会。

第二,土地抵押资质亟待解决。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财产来源,但由于中国是土地公有制国家,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就导致农户在信贷过程中,土地难以进入金融市场成为抵押物。在此次访谈中发现,大多数农户有好项目,但由于土地、林权难以直接作为抵押物申请贷款,而只能通过

其他方式贷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农户的信贷成本,挫伤了其积极性。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农村金融产品营销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受卖方市场的影响,没有深入了解农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导致部分农村金融产品难以满足农户需求,造成银行和农户间对金融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另外,在贷款过程中农民没有享受到高效和周到的服务,导致农民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评价不佳。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农村金融产品的营销力度。

1.制定适合本地农村金融需求的产品

农村金融由于其特殊性,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财产抵押物等方面不同于企业贷款。这就要求银行工作人员深入农村调查,针对农户对金融的现实需求制定出适合本地农村金融需求的产品。由于农民的贷款金额较低,频率较高,农村金融机构就应立足乡土,开发多元化的小额信贷产品,满足农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由于农民生产性贷款的还款期限与生产周期有很大的关联,但农民在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期限普遍较短,农村金融机构就应围绕项目周期来发放贷款,按照项目收益期规定收回贷款的期间,而不应拘泥于金额的大小。针对农民很难提供有效的财产抵押物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尝试使用信用担保和养老保险单抵押担保的模式。信用担保就是让贷款农户找一个或多个当地的国家公务员做为担保人,因为公务员的身份特殊,这种保障应该会比较有效。目前,农村居民参与社保的比例都很高,上饶地区平均达到90%以上,养老保险单也是一种金融证券,保单抵押能够让银行减少风险。

2.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要针对农户对银行的心理状态,开展关系营销,开通24小时投诉热线和服务热线,缩短农户与银行的心理距离,让农户觉得银行就是自己身边的金融帮手,而非过去的那种官僚机构。银行内部要加强培训,要求工作人员对各项金融产品了解、熟知,真正落实贯彻“一切以客户为满意”的原则,规范业务流程,实施内部整合营销,力争以同一个声音对待顾客,提升银行的服务品质,使农户满意。

(二)大力发展小讹贷款公司

中国农村一直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由于受到信贷配给的影响,缺乏相应背景的普通农户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借款,他们更需要非正规金融的支持。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农户从正规金融借款的额度占总借款额的比例还很小,以农户间借款为主的非正规金融仍然是农户借款的主要来源。所以,以小额贷款公司为典型的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尽管农民向非正规金融的借款主要用于非农生产性活动,但农户能在歉收的年份通过借贷来平滑消费。小额信贷相对于正规金融机构,能更好地满足农户的借款需求、缓解农民信贷约束、平滑农民的消费,从而促使农户增收。

有鉴于此,自2005年起,中国开始在部分省份试点小额贷款公司,旨在缓解“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约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事实证明,小额信贷确实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而且这种效果在县域地区最为明显。因此,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应当多扎根于县域、乡镇地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小贷惠农、支农的作用。然而,小额贷款公司毕竟是商业性企业,以逐利为其首要目标,这就要求政策部门推出相应的政策优惠,例如对县域、乡镇地区开办的小贷公司提供融资支持和税收补贴,鼓励小贷公司更好地面向县域、面向乡镇提供相应的服务。此外,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年限的上升,可能存在偏离三农的发展趋势。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考虑将一些经营年限长、绩效好的公司改制为乡镇银行,仍由民营资本去运作,但限制其非农贷款额的投放。

(三)完善农业保险法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惠农、促进农业长效发展的有力措施,它为农民收益提供了基本保障,也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间接支持。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完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确定农业保险重点支持项目

各地区可在国家农业保险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将当地大力支持发展的农业项目和关系到当地民生的基本农业产品作为农业保险的重点支持对象,由政府承担保费并提供相关配套措施。相关机构还应该同时在农村信贷市场推广农户信贷保证保险,以农村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作为保险标的物,对于不履行信贷合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农户,政府可以追偿其保险费用,并将其在今后的农业保险中排除在外,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2.借助多种宣传手段,强化农民的农业保险意识

加强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宣传力度,既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又要充分利用网站和手机微信等新媒体加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重点要面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种植和养殖大户、各种专业合作社进行宣传,让农业保险深入人心。农业保险公司应该印发相关政策资料,深入到乡村面对面服务,及时解读农业保险的政策和现实意义。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可以组织专门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开展农业保险的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解答与农业保险的有关问题,促使农民积极地参保投保,让农业保险真正深入到农户,发挥它应有的支持保障作用。

(四)完善土地、林权抵押制度

自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以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和流转制度在市场中已经发挥了其资源配置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土地使用权和林业使用权在市场中的资源配置地位仍然没有明确,成为农户抵押贷款的一大障碍。针对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项目,2014年3月6日,银监会已经公开表示坚持“试点先行”。2014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也出台了“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和“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试点,以解决农村信贷融资的困境。但是,要让这种试点切实可行地发挥作用,除了法律方面的问题之外,首先需要由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机构牵头设立专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估值机构,加大评估人员的专业培训,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价值做出公正的评估,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土地承包抵押融资提供专业的服务。其次,要形成固定的贷款损失补偿和保障机制,当贷款发生违约而金融机构又难以实现抵押权时,可以采用政策性贷款风险补偿或者实施抵押物收购的方式,弥补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最后,应适当加大对土地流转保险的补贴,推动保险公司设立关于土地流转保险的险种,多渠道多层次强化保险的保障能力。

[1] 刘国胜.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3,(10上):10.

[2] 褚保金,卢亚娟,张龙耀.信贷配给下农户借贷的福利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6):51-61.

[3] 程郁,罗丹.信贷约束下农户的创业选择——基于中国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11):25-38.

[4] 王曙光,李冰冰.农村金融负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库兹涅茨效应的经验验证与矫正框架[J].财贸经济,2013,(2):59-67.[5] 陈力朋,陈锦然.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5,(3):17-24.[6] 谢玉梅,胡基红.农村信贷配给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13,(1):121-126.

[7] 董志勇.中国农村信贷情况初步统计——来自“北京大学-花旗银行”农村金融调研的证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3-6.

[责任编辑 邱忠善]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ural Credit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rural credit in Shangrao

PAN Wei-hua1, MAO Qi-fa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Jiangxi 334001, China;2.School of Fine Arts and Design,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Jiangxi 334001, China)

Rural cred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owever,for a long time,the rural credit market in china is underdeveloped.The article takes the rural credit market in Shangrao as a study object ,bases itself on the loan cases of 15 farmers who have applied to Shangrao Rural Commercial Bank, analyses the rural credit problems from four aspects, country, society, bank and individual,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trengthening rural financial product marketing, innovating 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developing small loan companies, perfecting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law and improving the mortgage system of land and forest right.

rural credit;dilemma;countermeasures;Shangrao city

2015-08-25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J1241)

潘卫华(1980-),女,湖北十堰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E-mail:12336648@qq.com

F832.43

A

1004-2237(2015)05-0053-05

10.3969/j.issn.1004-2237.2015.05.011

猜你喜欢
信贷贷款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