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2015-04-10 16:47柳晓左瑞勇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入学率男童女童

柳晓,左瑞勇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关于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柳晓,左瑞勇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教育公平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而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中女童教育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还存在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等问题。影响和阻碍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发展的原因包括家庭经济贫困、家长观念陈旧、教育发展滞后等。应通过改善贫困家庭条件,为女童受教育奠定经济基础;提高家长文化素养,为女童受教育提供平等机会;改进学校教学工作,为女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等策略来解决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问题。

西部;偏远地区;女童教育

一、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是指处在远离城市、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地广人稀、师资水平低、办学条件差的地理环境下的女性学龄儿童。在我国西部地区有太多的女童处于推迟入学或极早辍学的境遇,她们总体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并且我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也没有完全普及,甚至在义务教育范围内大多数的家庭会优先选择男童入学,推迟女童入学的时间或者放弃女童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要在我国西部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女童教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

(一)入学率低、辍学率高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女童的入学率一直在上升。统计显示:在1949年女童入学率只有15%左右,到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时,女童的净入学率为93.6%,1998年,女童的净入学率已达到99%。[1]到2009年年底,女童净入学率为99.4%。[2]在这60年间我国女童入学率提升了84.4个百分点。近两年,女童入学率还在持续增长,2011年女童净入学率为99.8%。[3]2012年女童净入学率为99.7%。[4]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女童教育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甚至感觉女童教育现状是乐观的,但是这些数据并不能掩盖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女童的入学率低于男童,辍学率高于男童,尤其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据调查,西部地区某县小学适龄女童入学率为95.3%,比全国平均女童入学率低4.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一些县、乡小学男童与女童的入学率差距虽然在逐渐减小,但是女童的毕业率和升入初中的比率明显低于男童;西部地区某些村子的女童上初中的比率还不到40%,某县一个镇上女童就读初中的比率低于50%,而升入高中的比率明显更低,低于30%。[5]所以,在西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女童推迟入学或极早辍学的事实成为了阻碍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的绊脚石,女童教育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社会和政府应该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女童,直视偏远地区女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更好地解决。

(二)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而教育机会均等则被认为是实现社会平等的一条重要途径。[6]教育机会的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是指男女两性都应该有权利不受任何歧视地获得同样的入学机会,开始其学习生涯。[6]而实际上在我国西部农村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农村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女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机会一般都低于男童。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我国西部农村大多数家庭中对女童的教育投入与男童有着明显的差别。通常情况下,家庭子女越多,男女入学接受教育的悬殊比例越明显。也就是说当家庭条件贫困,受教育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孩子入学接受教育时,首要的教育机会肯定是留给男童,这样必然会影响女童的入学受教育机会。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就是指学生的学业成就、受教育的年限和在升入高一级学校时不应该因性别的差异而不同。[6]实际上,在我国西部农村大多数家庭中,由于家庭贫困无法满足所有孩子继续接受教育时,首先辍学的往往是女童。很多家长会选择让女童放弃上学的机会,外出打工挣钱来供男童继续接受教育。

(三)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我国西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女童学习成绩差也是教育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有研究者通过对西部地区某县农村某所初中不同范围内的两次物理成绩统计分析发现,初中阶段男童的物理成绩要好于女童,随着物理学习的继续和深入,男童与女童的成绩差距呈现增大的趋势。在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中发现,男童物理成绩比女童要好一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整个年级中男女童的平均成绩分别为60.9分和57.3分,平均分相差3.6分;二是,学生的优秀率男童多于女童。在对九年级学生物理成绩进行统计时发现男童与女童成绩差异十分明显:首先,各班男童物理平均成绩都高于女童物理平均成绩;其次,整个年级男童物理平均成绩67.3分,女童物理平均成绩57.6分,相差近10分。[7]

二、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经济贫困

我国西部农村家庭条件贫困是制约农村女童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极其贫困,在这些家庭中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不能解决,更无力负担女童的入学教育费用,导致很多女童不能入学受教育。虽然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但是在上学期间还要缴纳杂费,很多经济贫困的家庭因交不起杂费导致女童不能按时入学或者极早辍学。甚至有一些家庭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会选择让女童辍学外出打工,这样可以增加家庭收入,同时减少支出。有关研究表明,地方经济水平与地区女性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低,文盲率越高。[8]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指出,小学辍学率的高低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例关系: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上,辍学率为4.3%,人均收入在300-800元,辍学率为1.1%,人均收入在800元以上,辍学率降低为0.6%。[9]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那么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就是女童接受教育的关键因素。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的人均收入越低,女童的辍学率就会越高。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女童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便辍学了,而辍学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上学费用太高,仅仅依靠土地存活的农民家庭很难负担得起;也有的是因为女孩本身成绩不好,升学无望,就是再上下去也不会有很大的成就,于是索性辍学在家务农或者打工;还有的是觉得上学期间其实学不到什么真本事,所以还不如选择回家务农。此外,不少家庭由于家里农活过多,孩子也多,父母为了养家糊口要出去打零工,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不得不干农活、做家务、照顾弟妹而辍学。由此可见,我国西部农村大部分女童辍学是由于家庭贫困造成的。

(二)家长观念陈旧

家长观念陈旧是导致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对女童教育产生影响。重男轻女的观念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严重影响了女童的上学机会,甚至对于农村女童辍学的事情,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正是由于重男轻女思想观念的存在,家庭在对男童和女童的教育期望和教育投入上有很大差别。受传统观念影响,父母普遍认为男孩对家庭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女孩,男孩关系着自己的香火和年老后赡养的重大问题,在他们看来,女孩子是为别人养的,迟早要嫁人,花再大的精力去培养也是外人,因此在观念上对男童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女童。受此观念影响,家庭对于女童的教育投入远远少于男童。

其次,农村早婚、早育观念也影响着女童教育。由于受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不少女童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早婚、早育现象。一部分家庭将女童早早许配他人,定下娃娃亲,到一定年龄直接结婚;还有一部分女童在初中毕业后就直接结婚,婚后在村子里就开始了男耕女织的生活。由于女童接受教育较少,这些偏远地区农村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比较狭隘,比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消极思想,“靠天吃饭”“安土为本”等传统生产生活观念,“男孩读书,女孩养猪”“男孩当家,女孩出嫁”等传统观念。所以,农村早婚、早育的习俗不仅残忍地剥夺了女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也限制了女童的思维,甚至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为女性自身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设置了障碍。

(三)教育发展滞后

教育发展滞后是导致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一方面,学校教师对女童关注较少。事实上,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女童的关注程度与女童潜能的发展有很大联系。首先,在学业期待方面,老师对女童关注较少,在学习上对女童要求低,学业期待也相对比较低;其次,在学业成败归因方面,老师更倾向于把女童的学业成就归因于侥幸,将其失败归因于女童本身基础差学不会;再次,在师生互动方面,教师与女童互动的频率低,女童受到老师赞美和批评的次数少,课堂回答问题时,女童举手次数多,回答问题机会却比较少;最后,在运用资源方面,老师很少关注女童,忽视了女童的需要,很多时候女童只是看客,根本没有机会去接触。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对女童的关注程度低,使女童的学习动机和能力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女童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导致女童辍学。

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偏难。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学校、家长、学生普遍反映女童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太难,上课听不懂,失去了学习兴趣。女童更习惯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学,但是,到了初中教学科目过多,教学内容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与生活实际相脱离,不能适应女童的需要。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知识,这些知识又很难在生活中应用,所以女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成绩逐渐下降,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最终辍学。

三、改善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的策略

(一)改善贫困家庭的条件,为女童受教育奠定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状况是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就可以了解这个地区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情况。目前,我国西部偏远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地广人稀、教育发展滞后,大量适龄女童不能按时入学或者极早辍学。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缓解,甚至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要改变目前女童教育现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首先,政府要加大对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扶持,提高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其次,要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逐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再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各级政府要密切关注“三农”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民持续增产增收,提高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这是加快发展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的应有之义。

实际上,导致我国西部农村女童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要保障农村女童接受教育,政府必须重视农村女童教育,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持。对于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温家宝总理曾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在全国不同地区对这项工作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这些政策覆盖范围不够宽广,所需资金的缺口较大。所以,需要尽快建立针对贫困家庭的新型救助体系。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其次,加大对于贫困地区的资助,并加大政策资助的覆盖范围,争取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得到资助;再次,设立相应的机构来进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资助款项一定要顺利落实。

(二)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为女童受教育提供平等机会

在偏远地区农村家庭中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和男强女弱的性别角色根深蒂固,导致女童教育不平等。周全德从社会性别视角谈论了处于以传统性别意识为主导的村落文化氛围中的大量农村女童出现的种种教育问题,并认为这一问题的加重及扩展会对未来的农村家庭结构、功能及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0]要改变这种现状,为女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首先,政府要担负起农民继续教育的重任,同时也要充分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其次,要多组织一些下乡活动和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再次,可以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校舍,开办农民学校,请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同志组织家长学习一些文化知识;最后,在农村中培养一些骨干作为典范在村子里推广。

其实,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几乎没有受过教育,素质偏低,对于女童教育也不重视,导致很多适龄女童不能按时入学受教育,或者提前辍学回家干农活。要提高女童的入学率,降低女童的辍学率,需要提高父母的素养,使其思想上重视女童教育。第一,组织家长学习一些教育法规知识;第二,要引导他们重视女童教育的思想;第三,教他们学习一些实用技能;第四,督促他们要付诸实际行动。通过组织家长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使他们重视教育,为女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三)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为农村女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学校教育是影响女童辍学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学校教育中,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女童的关注。教师需要从以下四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在学习上多关注女童,根据男女存在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也可以适当降低对女童的要求;第二,在学业期待上多关注女童,给予女童较高的期待,并把成就归因于女童自身的努力,这样就容易增加女童的自信;第三,在师生交流中多关注女童,课堂上多给她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并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认可;第四,在资源分配上多关注女童,当教育资源有限时老师要多照顾女童的感受,尽量给女童更多接触实验物品或器材的机会,使女童的学习动机和能力得到发展。

其次,加大对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女性主义学者曾针对学校教育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并指出“有清楚的证据表明,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满足女孩的需要,女孩和男孩在进入学校时,其可测量的能力几乎是一样的。十二年以后,女生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就远远落后于男生了,如数学和自信心”[11]142。学校要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来提高农村女童教育的质量,尤其是加大对课程的改革。一是在课程内容方面,根据西部农村的地理环境、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灵活改变女童的课程内容,为女童多开设一些活动课程,增加女童教育的实践性,提升农村女童的整体素质;二是在教材方面,降低教材的难度,增加教材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要实现科学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把学习科学知识与科技致富结合起来,使家长愿意送女童求学,女童也乐意进学校求知。这样不仅有利于女童的学习,而且也会增加女童的学习自信心,降低女童的辍学率。

[1]吴慧平.聚焦女童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11-07.

[2]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8-03)[2014-04-15].http://news.xinhuanet.com/edu/ 2010-08/03/c_1240508htm.

[3]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08-14)[2014-04-15].http://news.moe.gov.cn/public 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208/141305.html.

[4]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8-15)[2014-04-15].http://news.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308/155798.html.

[5]王莹.西北农村地区女童教育的问题与解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2,(5):3-5.

[6]杨浩强,赫艳洁.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机会均等[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6):89-92.

[7]汪小兵.农村初中男女生学习物理差异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117-118.

[8]谈美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女童教育问题与对策[J].前沿,2010,(2):90-96.

[9]熊荔荔.论农村女童义务教育问题[J].教育研究,2013,(9):32-33.

[10]周全德.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农村“留守女童”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3):9-11.

[11]史静寰.关于女童教育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增刊),2000,242-247.

[12]GEORGE S M.Teaching in America[M].Boston:Allyn and Bacon,2003.

(责任编辑 苏肖)

Comments on Female Children’s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of West China

LIU Xiao,ZUO Rui-yo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

Education equality is the unremitting pursuit of people;however,the unfairnes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becomes a worldwide problem.The retarded development of female children has been one of the bottleneck problems which restricte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in China’s education.As for the female children’s education in China’s western rural areas,there exist problems such as the low entrance rate,high drop-out rate,unfair chances,generally low school record,etc.These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poor economic supporting,old ideas of parents,retarded education development,etc.Therefore,their domestic poverty should be eradicated to lay economic foundations for female children;their parents’cultural quality be improved to provide equal chances of education for female children;the teaching methods in school be modified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education for female children in western countryside.

western areas;remote district;female children’s education

G522.3

A

1673-1972(2015)01-0118-04

2014-07-08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项目“中国、印度、美国处境不利儿童教育补偿政策比较研究”(CDA120111)

柳晓(1987-),女,河北灵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入学率男童女童
2020年我国在校生2.89亿人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从小学入学率和师生比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特点
8岁女童学马术坠亡 父母一审获赔百余万
全世界都在扩招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
我国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