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果树栽培技术的发展及新思路

2015-04-10 21:22冯海霞
山西农经 2015年1期
关键词:果品果树山东省

□冯海霞

试论果树栽培技术的发展及新思路

□冯海霞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到目前,山东省果品生产在农业种植业中的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跃居第三位,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顺利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省委、省政府对果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本文就果品的现状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果树栽培技术新策略。

果树栽培;现状;技术发展;新思路术

1 山东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果品业现状

建国以来,山东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高潮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高潮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

山东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山东省生产的梨、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山东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山东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不健全,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4)部分果树立地条件较差;农业特产税返还果树生产少,果树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急需健全和改进。总的看,目前山东省果品状况是总量不足,特别是干果和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不足,与局部大路果品相对性、结构性、低质性过剩同时存在。

2 果树种植技术对策

2.1选址

果树种植要选择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园。

2.2肥料施用种类

生产绿色安全果品主要使用的肥料,一类是农家肥、绿肥及未污染的饼肥。农家肥中厩肥、牛羊粪、鸡粪、人粪尿、秸秆生物肥等需经腐熟施用;果园绿肥如苜蓿、草木樨、沙打旺、小冠花、三叶草、田菁等禾本科草类,是改良土壤、维持生态平衡、清洁又安全的肥料。另一类肥料是非化学合成的商品肥。如腐植酸、微生物肥料等。对允许限量使用的化学肥料,如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应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比为1:1;也可与微生物肥配合使用。但最后1次追肥应在采果前30d。化肥中应禁用硝态氮肥。

2.3痛虫防治

2.3.1选用抗病虫品种及脱毒苗木。选用已经检疫的无病虫为害的健壮苗木,同时要求品种抗病虫,增强树体营养,提高抗病虫性,保持树体健壮,减少打药次数。

2.3.2采用物理、农业防治法。如灯光、色彩杀虫,树干涂白,清除病虫枝、叶、果,刮除翘皮,清理果园。防护林避免选用与果树有共同病虫害或可作为中间寄主的树种。

2.3.3采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使应用较多的有核多体病毒、白僵菌、生物杆菌(Bt)等。新型高效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能有效防治螨类、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的害虫。Bt杀虫剂,由于成本低、高效安全、不伤天敌、不污染环境,可取代1605、敌百虫、菊酯类农药,还可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如灭幼脲3号、杀铃脲交替使用,防治鳞翅目为主的害虫。植物源药剂有除虫菊素、烟草水、鱼藤根、大蒜、苦楝等。在害虫捕捉器中使用昆虫外激素,如信息素和其他动植物源引诱剂。另外,植物源制剂如生物膜(高脂膜),喷洒后形成的分子膜层,虽不具杀虫、杀菌作用,但可起到驱避害虫、抑卵孵化,预防空气污染、防治小型害虫等功效。

2.3.4实施套袋栽培技术。果实套袋是生产绿色安全果品的重要措施。但果袋价格较贵,且套袋较费工。因此,大面积推广尚有一定难度,今后应进一步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套袋技术应用于生产。

2.3.5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对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应绝对禁用,如福美砷、赛力散、滴滴涕、六六六、杀虫脒等。另外,各种遗传工程微生物制剂(GEH)也应严格控制。

2.3.6加快果品安全质量与标准体系的建设。按照绿色果品的标准来生产。制定统一的果品食用安全卫生标准(强制),包括水果种类、主要品种、必检农残的种类、农残限量、重金属种类及限量、氟、氯和(亚)硝酸根的限量等。

3 果树栽培新思路

传统果树种植技术见效慢、产量低、管理难、品质差,而果树“一边倒”种植技术是以树型为基础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树型为主干型,向西或向南拉倒呈45度角倾斜,所有侧枝呈平面型生长,整个树体呈鱼刺状,整齐划一,至简至易。

果树“一边倒”技术适用于一切干性果树,包括桃、杏、李、苹果、樱桃、柿子、梨等。采用密植、矮化、早产种植方式,露地种植株距1.2m,行距2.5m,每667m2种220棵;大棚种植株距0.75m,行距1.8m,每667m2种500棵。一般传统大棚种植果树密度大,光照不好,内膛极易光秃,果树产量低、品质差、管理难,而大棚果树“一边倒”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难题。大棚果树与大棚蔬菜相比又具有很大的优点:

3.1投入少

平时投资少,每年约为1200~1500元,是大棚菜的1/8~1/3;

3.2用工少

是大棚菜的1/10~1/20。冬暖棚拉草苫3个月(拱棚也可不拉草苫),施肥3次,浇水5~7次,打药4~5次,整枝2~3d,授粉10~30h;

3.3产量高

每667m2产2500~5000kg,桃、杏、李、枣栽后12~15个月丰收,樱桃、苹果、梨、石榴栽后24~32个月丰收。

对于果树栽培,首先应加强信息引导,强化综合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国际、国内网络联通,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其次,实施精品工程,争创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再次,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结束语

随着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增强果树的栽培技术,不仅能使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而且还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市西办事处)

1004-7026(2015)01-0081-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1;F325

A

猜你喜欢
果品果树山东省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