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2015-04-10 21:22刘金伟
山西农经 2015年1期
关键词:经济林种苗林业

□刘金伟

关于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刘金伟

经济林已成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为稳定社会保证和谐,繁荣经济,提高人民收入,实现社会及经济价值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首先介绍了发展经济林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经济林的具体发展方向及措施,仅供参考。

经济林产业;发展原则;发展措施

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发展经济林不仅为工农业提供产品原料,为人民生活直接提供果品、油料、粮食、香料、调料、饮料以及为人民健康提供药材,提高林农经营效益,同时,经济林还同样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以及美化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效益。

1 发展经济林产业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林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0年底,经济林栽培总面积达213.33hm2,其中木本油料和木本粮食的栽培面积89.27hm2。经济林果品年产量1.26亿t,总产值5158亿元,占林业第一产值的58.0%,占林业总产值的22.6%。经济林产业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兴主导产业。

富民强镇的需求。进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打破以往单一的经营模式,以短养长,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是使群众脱贫致富、财政增收、部门增效的有效途径,也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经济林水果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大,经济林产品价格一路飙升,产品供不应求。济林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基本上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发展潜力巨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由于生产落后,乱砍乱伐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商品林价格又不稳,群众经济来源受制约。为使人民脱贫致富,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经济林产业附加值高,地域特色突出,规模经营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增收,拉动地域经济增长,而且产品加工污染少,可以保护环境,生产绿色产品,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因此,发展经济林产业,对加快生态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增加人民经济收入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经济林产业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2.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正因为发展经济林是大方向,在林业发展中经济林所占比重很大,发展经济林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时间成本很高,不增强目的性、计划性,后期将对老百姓、对产业发展造成损失。这从客观上要求,要加强主要经济林树种中长期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掌握区域的、全国的、国际的主要经济林产品市场需求,准确判断市场动态。以市场为导向,编制经济林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增强前瞻性、主动性和指导性,合理确定主要经济林树种发展规模,避免盲目种植,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2.2坚持优良品种原则

提高林木种苗的质量首先在科技,良种选育要永不封顶,这是林业科研工作的永恒主题。核桃等主要经济林是一次种植、多次受益,被誉为"铁秆庄稼",选育好的种苗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老百姓脱贫致富就大有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高起点选育优良品种,在丰产、优质、抗逆性等领域取得突破,筛选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主栽品种。国家层面要将全国好品种汇集在一起,经专家评审鉴定,在全国推广优良种苗,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加强经济林种苗市场监管,要做到关口前移,避免因种苗质量问题造成林农利益受损。

2.3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我国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林业首先应该发挥生态效益,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发展经济林不能以牺牲生态功能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要合理把握生态林与经济林的配比关系,选择兼用树种,不搞“一头沉”。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先发展生态经济型树种。借鉴“围山转”的造林模式,在垂直空间上优化林种、树种,统筹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优化栽培模式,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林地综合生产能力。

3 促进经济林发展措施分析

3.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前的大好形势和国家导向做好协调工作,理顺经济林产业管理思路,通过政策导向和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产业发展策略,引导社会投资向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领域和产品集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大力推广优质林木种苗和先进的营造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林农“绿色证书”工程;发挥林业政务网在产业化建设中的政策导向和咨询服务作用,构建全省经济林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化营销形势,提高林产品营销的组织化程度;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在经济林产业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2进行基地化建没、规模化发展

按照基地建设规模化的要求,今后经济林的发展既要大幅度地扩大栽植总量,又要集中连片向大规模、高标准方向发展用统一规划、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栽管标准的组织形式,把农民分户经营连接成较大的规模化生产,要以村为基本单元,以33.333hm2以上为规模面积,整村推进,在全县建立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的经济林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

3.3走“精品种、强管理、高效益”的路子

经济林的发展,始终要坚持“一手抓种植,扩大规模,一手抓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抓种植,必须按照既定的发展布局,突出区域主栽品种,突出地方特色,搞名牌战略、精品战略。注重产品的包装增值,努力做到一县一乡一品,切忌只有品种没有规模;抓管理,必须突出科技服务,要鼓励科技人员沉下去。蹲下来承包经营,有偿服务,跟踪管理,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力度,加大低产果园的更新改造力度,该改造的尽快改造,该更新的坚决更新。要强化人才培训,培训一大批对农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民技术力量,整体提高经济林经营管理水平。

3.4将行政推动与效益拉动进行有机结合

一方面要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把各级党政领导的组织协调、落实责任贯穿到产业开发、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各环节;另一方面要强化效益的拉动作用,大力培育营林致富的典型和产业开发带头人,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让更多的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搞经济林有甜头、有干头、有奔头,形成一人带多人,一村一乡带全县的开发格局。

3.5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入

一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关键要使林业、扶贫、小流域治理、以工代赈等各类专项资金投向集中化、重点化、合理化,改变部门投资渠道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收拢五指援形成拳头”。保主保重,真正把资金用到扶持优势品种开发、重点基地建设、新技术推广示范等重点项目和关键措施上来;二是要按照“谁投资、谁牵头、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机关单位、集体个人兴办绿色实体,大力推)广股份合作制,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三是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采取出让优势资源、优势项目等办法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以开放促开发。四是要千方百计降低经济林建设成本,以节支代投入。建立优良品种繁育基地、自繁自育自造,解决苗木外调成本高,品种不纯、适生性不强等问题走节水灌溉的路子。

结束语

在经济林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要政策和资金双管齐下。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要科学种植管理,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要大力提高经济林产业化程度,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全方位推动我国经济林产业化的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海市石山镇林业站)

1004-7026(2015)01-0092-02中国图书分类号:[S7-9]

A

猜你喜欢
经济林种苗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land produces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小小种苗不简单 一年赚回上百万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