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生态化发展之我见

2015-04-10 21:22杜春波
山西农经 2015年1期
关键词:畜牧业污染农业

□杜春波

畜牧业生态化发展之我见

□杜春波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由养殖业和畜产加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下降和生态破坏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制约了畜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治畜牧业污染、建立良好的畜牧生态环境体系,才能实现畜牧生产中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畜牧业;生态环境;生态畜牧业

1 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畜禽粪污不加处理和任意堆弃、排放的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畜产公害”的发生,按粪便排泄量计算,l头猪相当于2个人,而按BOD的排泄量计,则1头猪相当于13个人(1只鸡或1头牛分别相当于0.6或6个人),按2002年山东省存栏猪2883万头、家禽65231万只和牛1018.9万头计,三者粪便排泄量达14887.4万t,按BOD计则相当于8.27亿人的排泄量。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粪便、污水、恶臭、粉尘、病原微生物、噪声等,但主要是粪便、污水处理利用不当对大气、水源和土壤造成的污染。畜禽粪污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恶臭和病原微生物。

2 畜牧业环境污染成因

2.1畜牧业由分散经营转为集约经营

我国传统畜牧业规模小,仅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经营,所以污染影响不大。但近年来由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国际市场对畜禽产品要求越来越高、饲草饲料资源的过度消耗、养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原因,饲养方式由传统的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经营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畜牧业逐渐转为集约化,大规模饲养场急速增加,进而导致了大量粪尿等排泄物的产生,且多数均未及时处理,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2畜牧场地由农牧区向城郊区转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了便于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畜牧业由农区、牧区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造成了农牧脱节,家畜粪肥大量积压,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而造成污染。

2.3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

3 发展生态畜牧业重要性

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可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更多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可以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生态畜牧业可以有效地促进养殖业、种植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确保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4 发展生态畜牧业做法与途径

4.1观念上的更新

观念要做到三个转变:从单一资源导向型畜牧业向商品资源结合型转变,动物产业要参加国际、国内大市场,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从单一型生产畜牧业向节粮节草与多层次利用型发展;从传统生产型生产向规模经营与传统生产结合转变。

4.2系统科学与现代管理

生态畜牧业是动物产业为主的多学科综合配套发展,需应用系统科学方法,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去指导,有宏观区域决策、区域发展模式,还要有市场发展与养殖规模平衡优化组合。微观上要有节粮节草高效转化的实用技术系列,规范化服务系列,这些都离不开系统科学、生态科学与现代管理。

4.3资源—生产—加工—销售同步发展

在加强资源的开发同时,强调培育市场,根据消费市场的趋势预测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加工能力与竞争能力,争取创名牌,闯市场,做到资源能够转化,产品能够稳住市场,使生态畜牧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4.4普及“高效转化”技术系列

生态畜牧业是能量和蛋白质的高效转化型和减少饲粮浪费型,强调动物结构优化与环境平衡的同时,“高效转化”技术普及也是关键。其一是减少维持消耗,加强疫病程序化,减少发病、减少死亡,淘汰劣质种源,推广杂交改良和优良种源,合理搭配公母比例与年龄比例。其二,推广普及配方技术系列,优化饲料配方,按饲养标准科学饲养,推广二元、三元种植结构。其三,提高农民科学养畜技术水平,提高农民养畜市场意识,使科学技术能广泛地普及。

4.5推广立体养殖模式

在畜牧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较快地区,逐步推广“上层养鸡,鸡粪经过发酵后喂猪,猪粪尿制作沼气,沼渣排入鱼塘喂鱼,鱼塘淤泥回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多位一体的立体养殖模式,此种养殖模式在我国多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成功。

总之,生态畜牧业及其产品的发展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对传统农业提出严峻挑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畜牧业要“入关”,与世界畜牧业接轨,也必须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否则,我们的畜产品不但进入国际市场受影响,国内市场的消费也将受到限制。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古龙镇人民政府农业中心)

[1]吴东雷,陈声明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J]援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04-7026(2015)01-0105-03中国图书分类号:S8-1

A我国畜牧业生产多为在农村散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正是由于大部分的农村散养模式管理落后,污染严重,这样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为了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生态化地开展畜牧业生产,既满足了畜牧产品的供应,又不破坏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畜牧业污染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映像畜牧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