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地市级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的建设

2015-04-10 21:22王旋谭祎李晶
山西农经 2015年1期
关键词:后备干部气象部门骨干

□王旋谭祎李晶

探讨地市级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的建设

□王旋1谭祎2李晶3

气象事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工作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某一地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工作现状,结合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系统地介绍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地市级气象人才发展的方式,以推动地市级气象人才队伍的发展。

地市级气象;人才培养;继续教育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一直是气象部门不断奋斗的目标,在这个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某一地区气象部门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紧紧围绕气象事业发展和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需求,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重点抓了业务科研骨干、青年新秀和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使气象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本文为各地市气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 人才情况

为尽快提高职工的知识和学历层次,该气象局从2008年开始,用近5年的时间,通过推行政策使职工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到2013年12月末,全市本科学历以上学历人员达到58%。相比2008年提升了13%,其中最高学历所学专业为大气科学类的占40.6%;为地球科学其他类的占8.7%;为信息技术类的占18.8%。基层气象台站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基层气象台站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比例比2008年整体提高10%。通过鼓励职称申报使人员技术职称不断提升,相较于2008年,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提升10%。全市选拔出省局以上科技业务骨干、青年新秀5人。

领导干部队伍高学历、年轻化,科级领导正职干部年龄45岁以下占45.5%,本科以上学历54.5%,中级以上职称72.7%;科级领导副职干部年龄45岁以下占87.5%,本科以上学历62.5%,中级以上职称56.3%。其中女干部占有一定比例。通过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优化队伍整体结构,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

2 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上的主要思路

2.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

坚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党管人才”原则,通过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提供服务,把人才管好用活。坚持“一把手”抓人才,加强组织领导,在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方面发挥表率作用,真正做到唯才是举、广纳群贤。努力形成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各单位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继续实行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党建等多部门的联系工作制度。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加强目标任务考核。

2.2继续教育服务于岗位技能的提高

职工的学历层次,是人才战略的一个方面,职工的工作能力,与气象事业的发展有着更直接的关系。在提升学历层次的同时,利用业务培训、岗位轮换等措施,加强职工工作能力的培养,并采取绩效考核手段,检验工作能力的培养效果。同时,在提高现有人才队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才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

2.3合理配置形成人才梯次,促进各层次人才协调发展

形成人才梯次培养造就一定数量的高层次人才带动部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层次人才协调发展。党政人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的主体。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着重培养造就一定数量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层次分明、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气象人才梯队。

3 发展方式

3.1政策上予以保证

该局先后出台了《年度人才培养计划》、《关于加强气象系统人才体系建设的具体办法》和《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持续性,避免了人才培养上的短期行为。要求各县局每年必需支持1~2人参加继续教育,列入县目标管理考核,并从财力上予以保证。

3.2着力培养业务科研骨干人才队伍

着力培养一批在省级或本地区内具有一定影响、在现代气象科研业务中有所建树的人才,形成专业合理、年龄适当的科技业务骨干梯次队伍。通过组织评选推荐优秀气象科技人才成为“科技业务骨干”“科技业务青年新秀”,着重于“骨干”以及“新秀”的培养考核及业务质量管理。加强科技业务骨干访问交流,开展气象科技创新和科研项目的交流合作。建立并完善了《考核量化评价办法》以形成符合气象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对获得省级“科技业务骨干”和市局“青年新秀”称号的人员给予科研启动经费支持,切实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同时注意加强业务科研骨干的学历提高教育,每年选送1~4名左右业务科研骨干进行高层次学历教育。

3.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优化队伍整体结构,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柔性引进人才,对拥有科研学术成果、发明专利或掌握高新技术及紧缺急需知识的人才,通过项目合作、参与技术攻关、提供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和调入、兼职、临时聘用、借用等方式引进人才智力。注意以项目带人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引进项目、技术的同时引进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招录(聘)优秀人才,集中制定本单位年度人才需求方案,从高校挑选适合岗位需要的人才。

3.4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对在业务、科研、管理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业绩突出的人员在职称评审、职务和岗位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于引进和培养的急需人才或紧缺专业的高层次人才,特别对骨干人才,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激励政策。

3.5切实加强基层台站人才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基层气象台站队伍建设以适应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需要,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基层台站人员学历教育,鼓励45岁以下、大专以下学历人员攻读大气科学类相关专业学历。二是制定《气象部门后备干部培养方案》时,切实做好县气象局“一把手”的选配工作;三是对年富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县气象局局长优先纳入处级领导后备干部队伍重点培养和使用;四是积极参加全国气象部门基层台站领导班子综合素质培训,提高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五是加强基层台站业务人员岗位培训。

3.6加强科级领导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扎实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实行进人、晋升、晋级公示和信息公开、干部考察承诺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贯彻落实《气象部门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出台全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确保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后备干部队伍信息系统,加强后备干部管理和考核。采取上挂下派等方式,安排后备干部到重要岗位、急难险重岗位以及艰苦地区锻炼。

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要做好气象服务,关键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气象专业人才队伍。所以,重视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促进气象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将是一门永远的课题,从而为社会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气象局)

[1]白玉洁.广东省气象科技服务专业人员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2]王民.继续教育从学历教育到提高岗位技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践和思考[J].内蒙古气象,2007(2)

[3]高青云.对南充市气象部门人才现状的几点思考[J].四川气象,2005(2)

1004-7026(2015)01-0116-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2

A

猜你喜欢
后备干部气象部门骨干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加强盐业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骨干风采展示
关于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县级气象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创新『选育留用』机制 推进村级后备干部成长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三一一工程”强化培养后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