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影响的历史分析

2015-04-10 17:35裴世东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黑死病中世纪瘟疫

裴世东

(安徽大学历史系 安徽合肥 230039)

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影响的历史分析

裴世东

(安徽大学历史系 安徽合肥 230039)

黑死病是从1348年开始爆发于欧洲的一场巨大的瘟疫,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具有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且破坏力强等特点,给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通过黑分析死病爆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医疗卫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指出黑死病是中世纪欧洲社会各领域发生质变的重要原因之一。黑死病历史影响的研究,对于准确了解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黑死病;中世纪;欧洲社会;特点;影响

一、黑死病的爆发

黑死病是一种主要以老鼠疫和跳蚤为媒介传播的鼠疫,是一种致命性的传染性疾病。“症状表现为胳膊、大腿和全身长满黑斑或铅色斑点……在出现上述迹象后三天之内,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死去”。[1](P204)黑死病的“黑”令人恐惧,并不只因为颜色,更代表着“可怕”和“恐怖”。

黑死病的产生和来源至今尚未确定,多数学者认为亚洲是重要的策源地。欧洲关于黑死病的记载最早是在1346年夏天,地点是热内亚在克里米亚的殖民地卡法。当时这里被鞑靼人包围,由于攻城不下,围城的人将染上病菌的尸体通过投石机抛入城中。结果瘟疫在卡法城内蔓延,导致大多数卡法居民丧命,只有极少数跳上战船逃走,然而伴随他们逃难的却是可怕的疾病。

二、黑死病的特点

首先是规模大范围广。1347年,鼠疫首先登陆地中海的西西里岛等岛屿,1348年扩散到东欧和南欧的大部分国家,1350年,欧洲大陆所有国家笼罩在鼠疫病毒中。

其次是持续时间长且反复发作。大瘟疫发生于公元14世纪的中叶,持续了近300年。“1349年末,第一次大规模鼠疫疫情有所缓解,1361年,鼠疫再次席卷欧洲。随后,在1369 年,1374年,1379年,1390年,1407年等年份,以及15世纪的每个十年当中,都有瘟疫复发的现象出现。”[2](P362)

再者是传染性强且死亡率高。不仅与患者说话或亲密接触会被感染,甚至接触患者触摸过或使用过的衣物或其它物品,也会染上瘟疫并传播开去。黑死病的死亡率惊人的高。

最后是不同地区危害不同。一是有些地区危害较轻,而有些地区则危害较重。比如东欧和俄国1351年开始受黑死病的影响,但患病的死亡率却并不像西欧和中欧那样高,而有些地区则危害较重,如法国的阿维尼翁,城中7000所住宅,空无一人;二是城镇受害的程度往往大于农村。“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边缘的农村情况稍好。”[3](P361)三是在城镇内部,修道院往往是重灾区,僧侣集团死者最多。

三、黑死病的社会影响

(一)经济方面。

1.封建地产制的动摇。19世纪,西方的封建地产制度以庄园制、农奴制和劳役制为主。黑死病直接导致了人口大量死亡,劳动力严重不足,使得原来依仗农奴耕作的自营地变得难以为继。土地领主只得依靠一部分的雇佣劳动力,可是由于人口下降,这个时候的雇佣劳动力的价格已经急剧攀升。同时人口的大批减少也降低了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导致产品价格的下跌,这个时候的农业生产也显得无利可图。而工资水平的上涨以及粮食价格的下跌,就像是两把架在地主脖子上的利刃。当时威胁着他们的这两大因素,也被形象的称为“价格剪刀”。[2](P364)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封建领主不得不开始思考其他方式来降低成本。

首先,部分封建领主变将庄园制的经营方式转变为为租佃制,以收取货币地租的方式将土地租赁给农民。这样,领主的自主地变成了出租地,农民的劳役地租自然也就变为货币地租,庄园的农奴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被解放为自由民。这也就使得农奴原先每周按时提供给庄园土地的劳役失去了意义,因此领主通过庄园控制农奴的模式也开始瓦解。伴随着农奴制的重要标志—劳役地租的消失,对农民的控制不再必要,所以农奴制也随之动摇并趋向瓦解。其次,在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封建领主采取了不那么积极的对策,将全部的庄园属地划归到自己的管理之下,把庄园改为单一的大型农场,并将谋利的希望寄托在羊毛、肉类、葡萄等方面,由此也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而圈地也可以说是以一种曲折的方式推动了农奴制的衰败,因为在地主与佃户解除契约关系的时刻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对佃户的控制权。由此,黑死病造成的人口大量死亡,劳动力短缺,工钱上涨,以及随之而来的粮价下跌等都加重了庄园经营的困难,领主不得不缩减甚至完全不经营自营地,进一步导致庄园组织的松散和瓦解。由此以庄园制、农奴制和劳役制为主要特征的封建地产也随之动摇。

2.农业结构的变化。大瘟疫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世纪欧洲原先的农业结构。在11~14世纪中叶,由于欧洲人口的增加,谷物生产占了农业生产的很大一部分。西欧的英国在该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粮食供应不足,在生产力没有大改观的条件下,便大规模开垦耕地。尽管如此,粮食生产仍然供不应求。“1180~1220年间粮食价格开始上涨,整个13世纪上涨了3倍。”[4](P91)当黑死病袭击英国并导致三分之一的人口损失之后,这个市场全面崩溃了。一些领主转而生产能获取更大收益的消费品。“使开支较小的圈地运动在英国北部和西部得到大规模开展。”[4](P94)纺织工业在部分英格兰城镇中兴旺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黑死病所造成的人口锐减,粮食市场缩小,谷物价格下降,使得一部分土地领主不得不将大量的农田改为牧场与草场用来饲养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从谷物生产为主向畜牧业养殖业生产为主的转变。因此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黑死病疫情的出现促使欧洲商品时代的到来。

3.城市经济的曲折发展。欧洲的城市经济在黑死病的影响下跌宕起伏。黑死病来袭之后,“店铺作坊大关门,整个城市像一座庞大的医院和殡仪馆。”[5](P57)但是商家的经营才能、产业资金和的技术知识并不会因此受到致命打击,再加上幸存下来的这些人对人生价值有了重新认识,并开始追求奢侈品和一些手工业品,由此商品价格猛涨,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城市手工业的发展,使得财富向城市转移,而许多富有的城镇居民也利用这个机会开始投资新的领域,这些也都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复兴。由此,置身于14世纪末到15世纪的新兴的经济大环境中,城镇在经受磨难的同时,也获得了发展的洗礼。

(二)思想方面。

1.教会权威的衰落。基督教信仰对中世纪欧洲人民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忠于国家的心情。面对大瘟疫所带来的灾难,教会和信仰成为当时人民思想的寄托。教会将瘟疫归结为上帝对人类种种恶行降下的苦果。由此中世纪的人们对基督教的狂热在这一时期表现的更为极端,出现了各种教会以外的宗教虔诚运动。如赤足前往圣地朝圣在这一时期已成为一大宗教景观;还有人们仿效耶稣为世人赎罪,当众自残身体,以表驱魔忏悔,达到垂怜于上帝的目的。更有甚者,在一些国家如德国还出现了许多奇异的宗教团体。同时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如排巫运动、对犹太人进行大肆屠杀的活动等等。宗教危机进一步加深,天主教会的统治出现巨大危机。再加上这一时期大部分的教士通过发放赎罪券的等方法趁机又大量敛财,人们对教会以及教士的行径更加深恶痛绝,天主教会的统治危机也更为加深。

2.“人的发现”。在这一时期,虽然有群众盲目相信这是上帝的惩罚,继续热衷于极端的宗教运动,但有识之士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因为虽然教士们宣称黑死病的爆发是上帝的行动,但是却不能解释是什么引起了上帝的震怒,为什么连教士本身也不能避免?于是这部分人逐渐抛弃了基督教所提倡的禁欲主义,开始对生命价值做出重新肯定,而那些劫后余生者也从死亡的恐惧中开始了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惜。人们从最初关注神,开始了关注自己,关注人,而这种“人的发现”对文艺复兴运动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文艺复兴能够大规模发展的机遇在于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的产生。”[6](P44)

(三)政治方面。

1.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兴起。由于黑死病的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物价也极度膨胀,可是与之相对应的工资水平却没能得到相应增长。物价的上涨幅度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工资水平,这个时候的佃户生活已经是困苦不堪,可是统治阶级却丝毫没有放松对他们的剥削。1349年,爱德华三世颁布了条例维持黑死病爆发前的薪酬标准。这对已经处于水深火热的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终于在1381年英国农民发动了叛乱。英国的起义者们明确提出了结束农奴制的要求,并对构成贵族特权制度的核心提出了质疑。他们的一个领袖,约翰·鲍尔就曾用振聋发聩的语言质疑过这种特权制度:“亚当耕地,夏娃织布,那时候哪有绅士淑女?”[2](P363)正是黑死病的到来加剧了原先的阶级矛盾,间接地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兴起提供了机会,并为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教权的衰落与王权的加强。13世纪的欧洲,教权已经远胜于王权。一方面,两者相互勾结,压榨农奴,另一方面,相互争夺权力和财富。教皇君主国不仅管理宗教事务,还插手到世俗事务当中,这些在教皇英诺森三世统治时期表现的尤为突出。尽管他承认世俗君主的权利,但是只要他认为君主有罪,便强力执行惩罚。13世纪初,教皇迫使英王约翰接受教坎特伯雷大主教选侯为皇帝。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英诺森三世毫不犹豫地将宗教作为武器,特别是利用禁谕,即禁止教士在教堂行圣事,希望通过那些被剥夺了宗教慰藉的人们给统治者以压力。并且这种禁谕非常有效力,使腓力恢复了他妻子法国王后的身份。这些无疑说明在13世纪教皇权力的强大,然而在经历了黑死病以后,教皇的权力受到了明显的削弱。

教会无休止的贪婪索取和骄奢淫逸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各国君主利用社会的不满情绪加强对教权的遏制。教会的权威再不如从前,教皇的威信更是大大降低,并沦为世俗君主的利用工具,而欧洲的教权统治向王权统治转移的过程也由此开始。

(四)医疗卫生方面。14世纪黑死病肆虐成灾,与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总的说来,中世纪的医学成就,是细致观察,一般常识及浓重迷信的奇特大综合。“有人会告诉你,大葱可治秃发,狗屎治肉疣有奇效。”[3](P302)在那个时候,卫生条件也普遍缺乏,即使没有瘟疫,疾病也是社会的正常状态,因为人们还不懂得消毒,简单的伤口也很容易导致死亡。而那时候的城市环境也是非常恶劣,“城市房屋拥挤,街道狭窄,光线晦暗……疫病时有发生,人口死亡率很高。”[7](P126)

当黑死病到来的时候,大批人口的快速死亡,使当时落后的医学水平的弊端和卫生事业的不发达暴露无遗。人们在同大瘟疫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总结着防疫经验。“从1348年到1500年间,有关这方面的主要出版物就有200多

种”。[8](P131)

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有意识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在黑死病以前而黑死病发生过后,个人卫生状况有所改善,身体内的废物被排在室外厕所或室内便桶里。在意大利,餐桌礼仪日益复杂,已经用叉子代替手指,进餐中往桌下扔骨头或其他残屑的习惯也逐渐消弭,容易清洁的瓷砖和马赛克地板也已经使用。针对鼠疫的流行,人们开始不顾教会反对,通过政府行为来控制疫情。“1348年欧洲一些地方市政当局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批卫生局”。[9](P34)在威尼斯设立水务官,以后又增设水源供应员,对饮用水源进行过滤处理。

(五)文化教育方面。拉丁语是中古欧洲文明的通用语言,曾被广泛用于教会和学校,博学之士在欧洲大陆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凭此进行交流。但随着黑死病在藕汁的肆虐,大批的专家学者倒在了瘟疫中。“剑桥大学的40位教授中死了16位,牛津大学的学生人数从3万人降到6千人”。[10](P32)由于大批懂拉丁语的教授在瘟疫中死去,许多的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的学习,这就使得拉丁语的学习与发展大打折扣。再加上拥有着布道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的神职人员的大批死亡,也使得拉丁语言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在瘟疫肆虐的年代,旅行也被认为是危险的,这就使得旅游外出学习受到了限制,于是在北欧、南欧的很多城镇相继建立起了地方语言学校。由此,各国的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而地方语言学校的成立不仅削弱了以拉丁语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同时也弱化了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凝聚力,同时也为教育体制的变革埋下伏笔。

(六)习俗观念方面。

1.妇女地位的提升。在中世纪时期,无论修女或者贵族,市民或者农民的妻子,只要是女性,都被视为低男子一等,而且本性上应当受制于男人。但是在经历了黑死病以后,由于人口的锐减,使得到妇女的工作、知识以及财产都变得更有价值,她们的社会地位也随之得到巩固。对于一些丈夫去世的女子来说,她们甚至可以继续丈夫的生意,并占有家庭房产等等,打破了中世纪妇女在法律上被视为丈夫身体的一部分的习俗。

2.丧葬仪式的变化。中世纪的人们信仰基督教的重要原因就是从中得到告解,从死亡中得到安慰,教会把死亡解释为从罪和恶中的解脱,也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的轮回。而基督教的丧葬仪式可以帮助人们平静地面对心爱之人的离去。然而在黑死病肆虐期间,这些都发生了变化。“在大瘟疫来之前,谁家要是死了人……大家唱着挽歌,一路非常热闹,一直抬到死者生前指定的教堂。”可是现在取而代之的却是另一种新风气。“病人死了……只要看到有空的墓穴,就让掘墓人把尸体扔进去,更别提什么郑重其事的为死者举行什么落葬仪式了。”[1](P249)由于瘟疫的肆虐,原来的风俗得不到维系。而黑死病过后,那些幸存者的心里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更在意自我存在的意义和追求现实生活的享乐,进一步为文艺复兴做铺垫。

[1][意]薄伽丘.十日谈[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2][美]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3][美]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

[4]钱乘旦,许洁明.大国通史·英国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5][美]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5.

[6]赵红.论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的影响[J].史林,2004(8).

[7]陈钦庄,詹天祥,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8]武斌.人类瘟疫的历史与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9]张绪山.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1992(2).

[10]李荷.灾难中的转变:黑死病对欧洲文化的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

[责任编辑 靳开宇]

K503

A

2095-0438(2015)08-0097-04

2015-03-25

裴世东(1990-),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周考古。

猜你喜欢
黑死病中世纪瘟疫
中世纪欧洲艺术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黑死病
绘画中的瘟疫 下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绘画中的瘟疫(上)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黑死病”与欧洲的至暗时刻
瘟疫算个啥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