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区膜下滴灌玉米耐密高产品种筛选

2015-04-10 00:38王晓东
新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郑单阜新利用效率

王晓东

膜下滴灌是将滴灌灌水技术与地膜覆盖优点相结合的新型节水技术,具有灌溉节水、肥料利用率高、增产作用明显、投工费用低等特点。阜新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有300万亩,占可耕面积的53%,已经开展了一些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的试验研究,但膜下滴灌条件下的品种筛选试验还没有进行。为了更好的发挥膜下滴灌玉米的增产潜力,提高粮食作物膜下滴灌水分利用效率,我们选择表现较好的几个耐密植品种,在2013年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旨在找出适合于阜新地区膜下滴灌玉米应用的最佳品种,为阜新地区推广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材料方法

试验区设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年平均气温7.2℃,生育期平均气温20.2℃,≥10℃积温日数169天,有效积温3298.3℃,无霜期144天,年辐射量579.8千焦/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284.3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865.5小时,生育期年日照时数1295.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5%。年均降水量493.1毫米,年内分配不均,5~9月份作物生育期降水量416.8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4.5%,生育期80%保证率降水为333.4毫米。年均蒸发量为1847.6毫米,春季干旱频繁发生。

试验选用每亩密度3500~4000株耐密玉米品种为沈玉30、郑单958、宁玉309、先玉335、东单5号、阜研168、辽单565、铁105、秋乐2号、丹玉605等10个。采用单因素10水平设计,在膜下滴灌条件下进行。小区面积5米×5米,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设3次重复。种植密度按品种要求。土壤为砂壤土。在籽粒灌浆期等量滴灌,灌水定额为每亩20立方米。试验播种时机械覆膜,人工点种。其他田间管理如常规。

测定项目和方法

用烘干法测定播种前和收获后0~140厘米土层(每20厘米1层)的土壤含水量。用PM-8188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成熟期籽粒含水量。收获期小区去边行计产,并用每个处理的平均值来代表该处理实际产量水平(籽粒含水量折算为14%含水)。试验结果的分析采用SAS9.0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

结果与讨论

产量分析:成熟期测产和考种表明,参试的10个耐密植品种间的产量有明显差异。产量最高品种沈玉30和最低品种丹玉605相差308公斤/亩(籽粒产量折算为含水量14%),幅度达61%。有3个品种的产量超过750公斤/亩,分别为沈玉30、郑单958和宁玉309,较丹玉605高50%~60%。有3个品种的产量低于或接近650公斤/亩。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丹玉605相比,每亩产量超过750公斤的3个品种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铁105、秋乐2号的产量与丹玉605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余品种的增产作用达到显著水平。

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从水分利用效率上来看,不同品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程度不同,总体趋势与产量结果表现相似,即产量低的品种对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也低,产量越高水分利用效率也越高,沈玉30、郑单958、宁玉309、先玉335等4个品种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35%以上,沈玉30、郑单958两个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丹玉605提高作用极显著。可见,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角度考虑,筛选出节水增产的耐密植品种为沈玉30、郑单958两个,适用于试验区推广应用。

结论

通过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阜新地区膜下滴灌适宜于推广应用的耐密高产玉米品种为沈玉30、郑单958和宁玉309。同时可以看到,该结果是1年实验数据的结果,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玉米品种的特性与年际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等多因素有很大关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该增加不同类型气候条件、不同降雨年型条件下的膜下滴灌品种筛选试验数据,加强研究的系统性,使研究的结果更好地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推广中应用。

猜你喜欢
郑单阜新利用效率
不同密度下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分析
玉米亲本自交系及杂交种机械粒收质量相关指标分析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避免肥料流失 提高利用效率
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再获殊荣
体制改革前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阜新刘家区煤层气井调剖堵水研究与实践
不同白菜品种对锌的响应及锌利用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