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成年期大学新生同一性风格、自我控制和手机依赖的关系

2015-04-11 06:16柴晓运柯玉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新生效应个体

柴晓运 柯玉叶

①中国.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湖北十堰) 442002 ②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 442000 △通讯作者 E-mail:jadeleaf_ke@163.com

截止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数额达5.27亿,其中20~29 岁的学生网民占比最高[1]。伴随出现的青少年手机过度使用行为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重视,并将其称之为手机依赖或手机成瘾[2]。手机依赖是个体手机使用行为失控的表现,是一种行为成瘾,会导致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明显受损[3-5]。孤独感、人格和自尊等因素可能导致青少年的手机依赖[4,6-7]。在青少年的手机使用行为中,进行社交、聊天是第一需求,且移动网络游戏群体大幅增加[8]。已有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以互联网为媒介,在社交网站、网络游戏中进行自我探索与表征,从而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9]。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通常约为18~25 岁,而此阶段被学者Arnett 又称为“始成年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刚脱离家庭、处于单身、在校学习或参加工作,其对职业、信仰、情感、世界观等的关注度比青少年期更加广泛与深入,同一性发展也更具有波动性[10-11]。近年来,同一性风格(包括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和扩散风格)作为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视角,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信息风格的个体能够在决策之前,不断探索并判断与同一性相关的信息,其具有高水平的自我反省能力;规范风格的个体在做出决策时,往往依赖重要他人,如父母或权威人物,其信仰和价值体系坚定并比较传统和保守;扩散风格的个体缺乏稳定的个人信念,回避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的信息,自我概念比较消极[12-13]。那么,同一性风格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处于始成年期个体的网络同一性探索,并进而影响其手机依赖程度呢?此外,以往研究指出,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或是个人能力的自我控制,通常与个体的冲动性行为密切相关,如吸烟、赌博等,对调节行为、思想和情绪等具有重要意义[14]。由此推测,自我控制也可能是手机依赖的重要预测变量。综上所述,本研究拟以大学新生作为始成年期的代表样本,考察其同一性风格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并分析自我控制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方便取样的方式,选择某理工科大学的560名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23 份(93.40%)。其中男生404人,女生119人;文科76人,理科447人;年龄在16~22岁之间,平均(19.05±0.93)岁。

1.2 方法

1.2.1 同一性风格问卷 采用王树青等修订的Berzonsky 的同一性风格问卷[15-16],25 个项目,3 个维度,分别为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和扩散风格。问卷5 点计分,本研究中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44~0.66 之间。

1.2.2 自我控制问卷 采用谭树华等修订的Tangey 的自我控制问卷[17-18],19 个项目,5 个维度,分别为冲动控制,健康习惯,抵御诱惑,专注工作,节制娱乐,问卷5 点计分。本研究中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各维度系数在0.47~0.75 之间。

1.2.3 手机依赖问卷 翻译并修订Leung 编制的手机依赖指数量表[7],17 个项目,4 个维度,分别为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问卷5 点计分。本研究中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各维度系数在0.64~0.79 之间。

1.3 统计处理

应用SPSS 17.0 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描述统计处理,采用Lisrel 8.8 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2 结 果

2.1 始成年期大学新生手机依赖的性别和专业差异

对手机依赖的平均得分进行2(性别)×2(专业)的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专业主效应、性别和专业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F =0.34,0.21,1.12;P 均>0.05)。

2.2 本研究中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见表1。本研究中信息风格与规范风格负相关,信息风格与自我控制正向关,自我控制与手机依赖负相关,规范风格与手机依赖正相关,扩散风格与自我控制负相关、与手机依赖正相关,自我控制与手机依赖负向关,其他变量间相关不显著。

表1 本研究中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变量之间的相关(r)

图1 同一性风格、自我控制与手机依赖的关系路径

2.3 同一性风格、自我控制和手机依赖的关系模型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取向的路径分析,潜变量自我控制和手机依赖的观察变量为其各维度项目得分之和;潜变量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和扩散风格的观察变量则采用项目组合的方式,将其各项目随机组合后求和,作为潜变量的观察变量。采用Lisrel 8.8 软件,对假设的模型进行构建和调整,经多次嵌套模型的修正后,最终得到如图1 所示路径图,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分别为χ2=397.49,df =128,χ2/df =3.11,RMSEA= 0.064,NFI = 0.89,NNFI = 0.91,CFI =0.93,GFI=0.92。对图1 模型的数据分析显示,信息风格对手机依赖的总效应(β =-0.28,P <0.001)和间接效应(β =-0.20,P <0.001)均显著,但直接效应不显著(β =-0.27,P >0.05)。因此,自我控制在这两个变量间其完全中介作用,中介率71.43%。规范风格对自我控制的直接效应不显著(β =-0.03,P >0.05),对手机依赖的直接效应显著(β =0.35,P<0.001)。扩散风格对手机依赖的总效应(β =0.49,P <0.001)和间接效应(β =0.37,P <0.001)均显著,但直接效应不显著(β =0.12,P >0.05),所以自我控制在扩散风格与手机依赖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率为75.51%。

3 讨 论

同一性风格反映了青少年建构自我同一性时,对外界信息与内在自我之间关系的社会认知策略偏好,是个体同一性的重要因素[13]。处于始成年期的大学新生,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还处于比较关键的时期,从高中到大学,从依赖父母、中学老师完成学习与生活,到完全独立生活,这一转变会促使其更加深入解决自我相关的困惑。从3种同一性风格与手机依赖的相关来看,信息风格与手机依赖呈现负相关,而规范风格、扩散风格则呈现正相关。这说明不同的信息加工风格可能会影响其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处于信息风格占优势的个体在处理与自我相关的困惑时,对外界信息的把握更加理性,那么其依赖手机在网络上进行自我探索的行为频率就可能降低,也就表现为手机依赖程度较低。但同时,这类个体对新信息还具有高度的开放性,那么就也可能更乐意借助移动网络获取自我发展的相关信息,当然这种行为是有节制的,受到了其本身的自我控制能力等变量的影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二者的负相关水平其实很低(r 值为-0.09)。规范风格取向的大学新生,比较依赖重要他人的价值观和信仰,对外界信息缺乏明辨能力,其可能更多喜欢借助移动网络获得信息,参考他人在网络上的言论来形成建构自己对外界和自我的基本认知。同时,扩散风格取向的大学生新生,则企图借助移动互联网来逃避现实、个人问题和内在心理冲突。因此,规范风格和扩散风格的个体则会表现出较高的手机依赖。

以往研究发现,自我控制对大学生的网络游戏成瘾有显著地负向预测作用[19]。本研究发现,自我控制确实是影响始成年期大学新生手机依赖水平的重要变量,自我控制能力越高的学生,其手机依赖程度越低。因此,研究结果再次证实自我控制作为调节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内在资源,对个体有效控制行为冲动或是不当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本研究构建的路径模型分析来看,变量信息风格和扩散风格对手机依赖的直接效应并不显著,规范风格对手机依赖的直接效应显著。自我控制在信息风格和扩散风格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关系中起了完全中介效应。换而言之,信息风格和扩散风格是通过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而影响其手机依赖的。从自我控制的有限自制力理论来看,在一定时间内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自我控制是需要消耗资源的,成功的自我控制行为依赖于丰富的自我控制资源[20]。偏向于信息风格的个体由于其对外界信息的开放性,对信息的加工也较为积极,可能具有更多的自我控制资源,而扩散风格占主导的个体由于对外界信息处于回避、不在乎的态度,冲动性更强,自我控制资源也就可能较匮乏且容易消耗。因此,自我控制在两种同一性风格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规范风格倾向的个体的现实世界是机械的、刻板的、现成的,而且自我是被动的[21],这可能是导致变量规范风格对个体的自我控制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的原因。本研究结果启示,始成年期大学新生的手机依赖问题,与其在解决同一性问题中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密切相关。一方面,个体确实有必要通过移动网络获取自我发展的信息,积极影响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另一方面,存有不合理的同一性风格的个体,则以移动网络为"避风港",逃避现实问题,阻碍自我同一性发展,最终导致手机依赖或成瘾。同时,不同的信息风格又会影响其自我控制资源的稳定获取。综合来讲,家庭和学校教育应加强处于始成年期大学新生的自我教育,在培养其自主自立能力的同时,帮助其获得自我相关知识、提供必要社会支持,丰富自我控制资源,进而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发挥手机移动网络的积极价值,避免或减轻手机依赖问题的出现。

[1]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2013-2014 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R/OL].北京:互联网数据中心,2014(2014-7-18)[2014-8-20]http://www.dcci.com.cn/report/view/cid/2/id/906.html

[2]陶舒曼,付继玲,王惠,等.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编制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6-29

[3]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2):138-139

[4]黄海,余莉,郭诗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414-419

[5]徐华,吴玄娜,兰彦婷,等.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26-27

[6]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66-69

[7]Leung L.Leisure boredom,sensation seeking,self-esteem,addiction[A]In Korini E,Utz S,Tanis M.Addiction symptoms and patterns of mobile phone use.New York:Routledge.Mediat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2008:359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2013-7-21)[2013-8-20]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P020140721507223212132.pdf

[9]柴晓运,龚少英.青少年的同一性实验:网络环境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364-371

[10]弓思源,胥兴春.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69-1776

[11]Arnett J.Emerging adulthood: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5):469-480

[12]Berzonsky M D.Self- construction over the life- span:A process perspective on identity formation[J].Advances in Per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1990,1:155-186

[13]刘楠,张雅明.同一性风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4):691-698

[14]Ronen T,Rahav G,Moldawsky A.Aggressive behavior among Israeli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associated emotional/behavioral problems and self-control[J].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7,22(3):407-431

[15]王树青,纪林芹,张文新.大中学生同一性风格问卷的初步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625-625

[16]Berzonsky M D.Identity style inventory(ISI3):Revised version[Z].Unpublished measur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Cortland,NY,1992

[17]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468-470

[18]Tangney J P,Baumeister R F,Boone A L.High self ‐ 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less pathology,better grades,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72(2):271-324

[19]何灿,夏勉,江光荣,等.自尊与网络游戏成瘾-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1):58-60

[20]Baumeister R F.Ego depletion and the self's executive function[A].In A.Tesser&R.B.Felson(Eds.),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elf and identity.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0:9-33

[21]Berzonsky M D.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self- construction,and personal epistemic assumptions: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J].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4,1(4):303-315

猜你喜欢
新生效应个体
重获新生 庇佑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新生娃萌萌哒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