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子丸辅助辨治脾胃虚弱型Hp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5-04-11 05:36平丽红曾令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螺杆菌清除率

平丽红,曾令涛

(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医院,贵州黔东南 556000)

六君子丸辅助辨治脾胃虚弱型Hp感染的临床研究

平丽红,曾令涛

(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医院,贵州黔东南 556000)

目的:探讨六君子丸辅助现代医学治疗脾胃虚弱型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86例脾胃虚弱型Hp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400 mg、呋喃唑酮100 mg和西咪替丁2 g治疗,每日3次,15 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六君子丸9 g,每日3次,15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旋杆菌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胃痛改善率分别63.64%、75.52%,腹胀改善率66.43%、79.72%,嗳气改善率51.75%、64.34%,口腔异味改善率72.73%、85.31%,反酸改善率58.74%、71.33%,观察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3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41%。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75.52%,观察组清除率90.91%。结论:六君子丸联合现代医学辅助辨治脾胃虚弱型Hp感染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症状改善显著,Hp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脾胃虚弱型;西药治疗;六君子丸;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微需氧,可持续存在于胃黏膜[1]。据统计,全世界约50%的人口感染Hp[2]。研究显示,Hp与胃癌、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等胃疾病密切相关,是重要的致病因素[3-5]。因此,如何有效地根除Hp感染是目前消化界的研究重点。本文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脾胃虚弱型Hp感染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六君子丸,以探讨六君子丸辅助辨治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消化科门诊收治的脾胃虚弱型Hp感染患者286例,其中男性患者156例,女性患者130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1±5.4)岁,病程3月~9年不等,平均病程(4.9±1.4)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脾胃虚弱中医诊断标准:腹胀腹痛,喜按,痛势绵绵;便溏或泄泻;肢体倦怠,神疲懒言;恶心呕吐;脉沉细若,四肢不温。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证实为脾胃虚弱型Hp感染者;知情同意且自愿入组者。排除标准:对抗菌药物过敏者;患有消化道系统器质性病变者,包括胰腺炎、消化道肿瘤、肝硬化等;患有影响消化道动力的全身性疾病者,包括甲亢、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400 mg、呋喃唑酮(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00 mg和西咪替丁(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2 g治疗,每日3次,15 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六君子丸9 g治疗,每日3次,15 d为1个疗程。六君子丸配方具体为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和甘草。

1.5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痊愈:脾虚症状消失,客观诊断指标正常化;显效:脾虚症状改善达到2级以上,客观诊断指标显著改善并接近于正常;好转:脾虚症状有所好转,达到1级以上,个别主症改善,客观诊断指标略微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变。转阴:活检组织Warthin-Starry银染色及尿素酶阴性;好转:幽门螺旋杆菌观菌量由(+++)转为(++)、(+);无效:与治疗前无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表1显示,对照组患者胃痛改善率63.64%,腹胀改善率66.43%,嗳气改善率51.75%,口腔异味改善率72.73%,反酸改善率58.74%;观察组患者胃痛改善率75.52%,腹胀改善率79.72%,嗳气改善率64.34%,口腔异味改善率85.31%,反酸改善率71.33%。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比较

表2显示,对照组患者痊愈46例(32.17%),显效23例(16.08%),好转33例(23.08%),无效41例(28.67%),总有效率71.33%;观察组患者痊愈52例(36.36%),显效 35例(24.48%),好转 38例(26.57%),无效18例(12.59%),总有效率87.41%。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幽门螺旋杆菌变化情况比较

表3显示,对照组患者转阴47例(32.87%),好转61例(42.66%),无效35例(24.48),总有效率75.52%。观察组患者转阴78例(54.55%),好转52 例(36.36%),无效 13例(9.09%),总有效率90.91%。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脾胃虚弱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3 2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Hp由学者Warren和Marshall于1983年首次从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而来,此后Hp与胃疾病的关系备受关注。研究显示,Hp感染者的胃病发生率是非Hp感染者的6~8倍。Hp感染属于中医“邪气”范畴,外邪从口进入,侵犯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脾胃虚弱是Hp感染的基础,此后又出现郁热、气滞、血瘀、湿滞等病理变化,进一步成为Hp的致病条件,与“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相一致[6]。

现代医学治疗Hp的主要疗法包括:一是三联杀菌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铋剂(枸橼酸铋)联用2种抗生素[7];二是四联杀菌疗法,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联用2种抗生素[8];三是在上述基础上选择性加用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类抗生素;四是序贯疗法[9]。西药疗法治疗Hp不仅具有多种毒副作用,还容易导致细菌耐药出现肠道菌群紊乱,是目前临床研究的一大难题[10]。中药用药安全、副作用少,中医药学者对中药治疗Hp感染进行了诸多研究。周增芬等研究显示,大黄煎剂具有抑制Hp的作用,随着浓度增高抑菌作用不断增强。大蒜提取物与克拉霉素联用具有协同抑菌的效应。贾秋颖等研究发现,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抑菌效果最强。马风友等研究发现,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经蒲公英治疗后,治愈率高达94.4%,效果显著。

本研究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六君子丸进行辅助辨治。六君子丸由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配伍而来,具有行气化痰、益气健脾之效,主治气虚痰多、脾胃虚弱、运化乏力之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方中人参为君药,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为臣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茯苓健脾渗湿,白术和茯苓相配伍,则健脾祛湿之功显著;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半夏消痞散结,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六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3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41%,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75.52%,观察组清除率90.91%,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六君子丸联合现代医学辅助辨治脾胃虚弱型Hp感染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症状改善显著,Hp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何周桃,谢贤和,韦红,等.幽门螺旋杆菌5种检测方法比较[J].临床荟萃,2011,26(7):570-574.

[2] 陈意振,姚麒,刘颖.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543-544.

[3] 童三香.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392-2394.[4] 余熠,张寅,王筱金,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9):671-674.

[5] 张炜炜,阿仙姑,哈斯木,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侵袭转移及血浆核黄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2013,40(3):153-156.

[6] 叶蔚,姚嘉明,刘彬彬,等.反流性食管炎不同中医证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3): 531-532.

[7] 梁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7):3669-3670.

[8] 朱峰,罗声政,郑萍,等.根除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策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5):364-366.

[9] 黄鑫薪,熊理守,马师洋,等.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在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人群中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2):814-817.

[10] 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新路径[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0):649-651.

R289.1

A

1006-3250(2015)03-0319-02

2014-12-21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螺杆菌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