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两难选择中坚守诚信

2015-04-11 04:00东莞市常平镇第一小学吴双江
师道(教研) 2015年8期
关键词:两难小丽渔夫

文/东莞市常平镇第一小学 吴双江

让学生在两难选择中坚守诚信

文/东莞市常平镇第一小学 吴双江

小学生诚信知行分离是一个很常见的的问题,即知道应该诚信的道理却在行为上做不到诚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经济利益、荣誉、友谊等是被学生认为比诚信更重要的因素。受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启发,我发现运用两难问题设置教学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我们设计了诚信两难故事教学法,让学生在诚信则会有损眼前的利益(荣誉或友谊),不诚信则会马上得到这些好处的情况下,看学生会如何选择,观察学生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并引导他们分析这样选择的利与弊,以促使他们在两难情景下也能坚守诚信。

一、诚信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我首先给大家讲了一个《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失信商人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请问大家,济阳商人是被什么淹死的?

生:是被水!

生:我认为是被失信害死的!

师:对!落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落水后没有人救!面对被救后的渔夫,商人可以选择言而有信,也可以选择言而无信,他是怎样选择的?为什么?

生:他选择言而无信,为了金子。

师:这位济阳商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个不守信用的人!

生:是个贪小便宜的人!为省90两金子而丢了性命,太不值得了!

生:是个罪有应得的人!“诚信”是无价的,比金子还贵重!

生:怎么这么巧,刚好两次在这里落水呢?又遇到同一个渔夫?

师:是啊!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你知道什么叫做诚信吗?

生: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生:诚实,就是不骗人,不说假话,不说大话.

生:守信是说到做到。

师:对!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出示课题:诚信)

评析:从小学生最喜欢的故事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发现学生的诚信观念是好的,这说明我们的诚信等传统美德教育还是深入学生心目中的。你看,学生分析起来头头是道呢。

大家都知道诚信很重要,但不知道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碰到有诚信的烦恼呢?小丽现在就碰到了一个烦恼了,请你帮帮她。

二、诚信的烦恼(案例分析)

师:小丽的烦恼——在全校作文比赛中,我班派出的的代表小明得了第一名,但我发现,他的作文是抄一本《作文大全》里的,如果我告诉学校,我们班就没有第一名了,如果我知而不报就是不诚实的人,我该怎么办?同学们,假设你就是小丽,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发言)

评析:当学生们看完这个课件并听我把这个情境解释清楚后,他们讨论得非常热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在四人小组内针对以上问题纷纷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生:我赞同小丽去报告学校,因为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孩子。

生:我也认为小丽应该去报告学校,虽然我们班没了第一名,但没关系,因为那些荣誉都是些虚假的,不能代表我们班的真正实力。

生:最好可以说服小明自己承认错误,但是,可能比较难。

师:其他同学呢?怎么都不说话?班长,你说呢?

班长:老师,你要听真话还是假话?(其他同学会意地笑了)

师:当然要听是真话啦!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班长:我觉得应该假装不知道,因为如果告诉学校,一来小明可能会报复,二是告诉学校的话,自己班上的荣誉就没有了,对我自己也没什么好处。(班长一说完,大部分同学竟鼓起掌来,看来把他们的心理话说出来了)

评析:都说别人被蜜蜂叮了,有很多种方法,一旦自己被蜜蜂叮了,就不知怎么办好了!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啦!一个“假设你就是小丽,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就把学生给置身于真实的模拟情景当中,学生便感到为难了。

师:请大家仔细地想一想,报告学校和不报告有什么区别?可以从现在到将来,从个人到班集体,从心理到荣誉,想到什么讲什么?

生:报告学校的不利之处是小明和班级的第一名都没了。小明可能会报复,老师可能会不高兴。

生:但同时小明和全班同学都受到了诚信教育。

生:不报告班级和小明都可得第一名,受表扬,大家高兴。

生:报告了就做到了诚信,不但会心安理得,别人以后也会相信你。

生:报告了以后比赛中就没有人再敢做假了,这样的比赛更公平。

生:如果知而不报会使人紧张不安;导致以后的比赛中更多人作假,会导致不公平竞争等。

师:道理大家都明白,不报告好象也有好处,但从长远来看,报告对自己和班级的好处更多更大,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做一个诚信的孩子。

我了解你们的顾虑,但是人为什么要诚信?因为诚实能使我们心怀坦荡,形成健康人格。它可以带给我们发自内心的轻松感觉,可以使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即使他人有误解,也能问心无愧,处之坦然。如果一个人做正当的事都前怕狼后怕虎,还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吗?

生:不能!

师:当然,我们在诚信的前提下,做事也要讲究策略,比如要求学校为你保密,自己不要告诉别人等。

接下来,热烈的讨论上升为激烈的辩论,每个学生都摆出更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最后我作了总结性发言:“我们说诚实能使我们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谊。诚实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诚实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的重要品质和资源;诚实能使社会生活更加和谐。只有社会成员都以诚相待,才能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健康。”

评析:看起来诚信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一是认为不诚信的学生如此之多,二是不少学生干部,平时教师以为是品学兼优的学生竟然毫不犹豫地说还是不报告的好,可能是长期的学生管理工作让他们变得过于早熟和世故。虽然经过详细的分析,学生明白了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诚信都会利大于弊,这种思维和道德的磨练应该对他们面临真实的诚信两难选择有好处。

三、守信的烦恼

师:明天我本来答应帮生病的同学补课,但全家决定外出旅游,我也很想去,但又不想失信,我该怎么办?”

生:应该去帮生病的同学补课,因为做人要守信!

生:与他商量,以后再给他补课好了。

生:如果可以换个时间去旅游就好了。

师:怎么还有一半多的同学没有发表自己的想法啊?是不是内心很矛盾?不知如何选择吧!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守信呢?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信任他人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种安全感;得到他人的信任可以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所以信任是人与人感情的重要纽带,可以使交往更加顺畅。人们之间互相了解,有助于建立彼此的信任。相互信任可以增进人们的情感。信任能够减少猜忌,消除疑虑,降低交往成本,提高交往效率。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只要拥有了他人或社会的信任,就拥有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社会的基础。你们说对不对?

生:对!还是去补课吧,做人还是守信用好。

评析:在模拟的两难情景中学生也感觉如面临真实的情景一样为难。大家听得很认真,希望他们但是能理解,而且能践行。

四、生活中的反思

师:从一年级上学以来到现在,没有抄过作业,没有对老师或同学说过假话,没有在考试中作过弊的同学请举手。

评析:只有几个同学举手,且刚一举手就听见一片反对声,有些甚至举例在什么时候说过假话。其真实的程度不得不让人怀疑!

师:这样做有什么害处吗?

生:别人不相信我们,养成不好的习惯,是个不诚实的孩子。

师:知道不好,为什么还要做呢?

生:有时是为了省时省力。有时是害怕惩罚。

师:看来今天还是没有白学,虚假只能蒙骗一时,诚信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以后能想办法尽量做到诚信吗?

生:能!

评析:可以看得出,他们认同和接受了这个道理,但是否触及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并在行为上坚持做到呢,就有待时间的检验了。

五、总结与作业

师:从《郁离子》中的失信商人到生活的故事,我们明白了诚信是为人的根本。虽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诚实的表达应该讲究策略,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及内容范围。比如对陌生人为了保护自己而隐瞒真相;为保护可能被真相“伤害”的人而说些善意的谎言等都是可以原谅的;但一定不要为达到自己的私利而不诚信,更不能为了害人而不诚信!另外要强调的是,做人不要轻易地去承诺什么,但一经承诺,就必须努力实现!大家回家后,把自己关于诚信的感想和经历写成一篇《诚信课后感》。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两难小丽渔夫
两难
渔夫和小猫
渔夫之利
两难的选择
小财迷
要笑一整天
武大十大
煤价上下两难四季度或维持窄幅震荡
天皇版“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