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加坡大选与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

2015-04-11 09:05孙景峰于保军
关键词:行动党李光耀联合早报

孙景峰,于保军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2011年新加坡大选与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

孙景峰,于保军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自我更新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永葆活力的法宝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行动党加快了自我更新的步伐,每次大选都推出众多的候选人。2011年大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又蝉联执政。这届大选带有新加坡和人民行动党最高领导人的选拔性质,为将来新加坡最高领导层形成做准备,乃至新加坡下任总理的人选都与这次人民行动党推出的新人有着莫大的关联。人民行动党在其自我更新方面与往届选举比较,无论新候选人的数量、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还是行动党高层的变动,都有突出的表现。行动党本身就有着自我更新的意识并逐渐形成了自我更新的传统,建立起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自我更新体系,每次选举其实都是行动党对自我更新的演练和见证。从2011年的大选可以看出,人民行动党自我更新的传统和体系更加成熟和稳健了。

2011年;新加坡大选;人民行动党;自我更新

自我更新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永葆活力的法宝之一,自我更新“成功地保持了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保持了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政策的连续性,使新加坡社会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发展”[1]225。而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主要是通过大选实现的,新生政治力量通过大选,获得民众认可,从而进入政坛,进而担任政治职务。人民行动党以不断自我更新的方式,在每届大选中提名年轻优秀的候选人,以永远保持活力并充满干劲的政党形象赢得了多数选民的认同。2011年大选是“新加坡政治分水岭”,这届大选带有新加坡和人民行动党最高领导人的选拔性质,为第四代新加坡最高领导层形成做准备,第四代领导人要从此次大选中胜出的议员中产生,甚至会在此次大选中的新人中产生。分析这次大选中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新加坡执政党的自我更新机制,更有助于我们了解新加坡政治生态的嬗变以及今后新加坡的政治发展动向。

一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理念与自我更新路径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自我更新问题上,并没有一套完整、现成、系统的理论,但透过其数十年来的自我更新实践,我们可以抽象总结出其自我更新理念。这种理念主要体现在其领袖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党自我更新的具体实践中。

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思想在其第一代领导人那里已开始出现、成形并付诸实践,以李光耀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的自我更新思想对于行动党自我更新的发展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新加坡独立的第二年即1966年,时任总理的李光耀42岁,作为新加坡和人民行动党领袖的李光耀就非常郑重地提出了接班人的问题。1967年,李光耀明确提出了“自我延续”这一概念,后来,人民行动党又将“自我延续”改为“自我更新”。这些概念的出现与变化,事实上成为了人民行动党进行自我更新的理论基础与来源,也宣告着人民行动党自我更新的决心和意志。20世纪70年代后,李光耀进行权力结构的自我延续或自我更新的意识和决心进一步加强。如果说60年代中后期是李光耀的自我更新思想的开始形成时期,70年代是其自我更新思想的巩固和加强时期,那么80年代后就是其自我更新思想的实践时期。

1980年12月大选,李光耀向一些高层老将发出信息,领导层自我更新势在必行。大选之后,人民行动党的宿将杜进才被排除在新内阁之外,6位年轻的政务部长擢升为部长。到了1980年代中期,刚满60岁的李光耀计划在4年内从总理的职位上退下来。在李光耀等人的倡导下,人民行动党的领导层中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老一代退位让贤的共识。就这样,在李光耀对自我更新的不断认识和强化下,1990年,李光耀离开了担任了31年的新加坡总理岗位,正式将总理一职交给了吴作栋,1992年又卸任人民行动党秘书长。至此,李光耀完整地实践了自己的自我更新理念。

借国会大选进行领导层的自我更新,是人民行动党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自新加坡独立到2011年,新加坡共举行了十一届国会选举,而每一次国会选举其实都是人民行动党对自我更新思想的塑造和发展,尤其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历届大选是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思想逐步成形、并逐渐步入制度化的关键塑造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政治形势的变化对80年代的两次大选(1984年和1988年)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人民行动党在国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终结以及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下降到1968年大选以来的最低点。虽然如此,面对咄咄逼人的反对党,行动党还是在1984年和1988年两次大选中继续取得胜利。究其缘由,主要就是人民行动党自我更新的举措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由于人民行动党顺利实现了自我更新,从多方面改善了自己的形象,加强了与反对党的竞争能力,使行动党保持朝气和活力,增强了行动党对年轻选民的向心力和吸引力,通过展现新面孔,使选民更感兴趣,更信任行动党。因此,这两次的大选虽说给行动党的胜利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也给行动党提出了如何修正自己的政治发展战略的新课题,行动党的自我更新这一课题无疑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每次选举都实践和展现着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进入21世纪后,人民行动党自我更新的步伐在加快。如在1984年大选中,人民行动党推出了14位新人,到2001、2006、2011年大选时推出的新人分别达到23、24、24人。同时,集选区制度的设计和采用,使得行动党的自我更新尤其是基层议员的更新更加制度化和常态化。这一制度的实施也意味着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反对党认为,集选区制度是保送行动党新人进入国会的制度。这一结论遭到了行动党的否定。但在客观上,集选区制度实行的历届大选中,人民行动党的新人绝大多数在集选区参选并全部获胜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表面上看,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是非制度化程序,但实质上,行动党的自我更新有着制度化的程序可循,其制度化的程序主要来自李光耀等第一代领导者的理念,也来自人民行动党对自我更新的不断实践,尤其是通过选举这一方式来实现管理层的自我更新。随着新加坡政治的发展,单就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而言,这将是保证人民行动党能够继续长期执政的必要且重要的条件之一。

二 2011年大选中人民行动党自我更新状况分析

在2011年新加坡国会大选中,人民行动党以60.14%的支持率蝉联执政,夺得87个国会议席中的81个席位;其余6席被工人党收入囊中,包括一个5人集选区阿裕尼和一个单选区后港。本次大选是自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来人民行动党得票率最低的一次。虽说这次大选是人民行动党有史以来最大的选举挫折,然而单就人民行动党在这次大选中自我更新的表现与安排而言,可以说是行动党的一次发展与进步。

2011年大选,人民行动党本来共推出了24位新候选人,但原本准备加入人民行动党的淡滨尼集选区团队、接替原议员王建明的陈秉禾突然打退堂鼓,临阵退选,改由原在丹戎巴葛的马炎庆取代[2]。陈秉禾也成为行动党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介绍后退出的竞选者。与往届大选相比,行动党这次推出新候选人的数量变化不大。从布局上看,这23位新候选人中的一位即朱倍庆被安排到后港单选区,其他新人均安排在集选区。几乎每个集选区都有新人。在裕廊集选区,5个候选人中即有3位是新人,占60%;在白沙—榜鹅集选区,6个候选人中即有3位是新人,占50%;在蔡厝港、马林百列、三巴旺西、海岸四个集选区,5个候选人中即有2位是新人,占40%。可见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此次大选中自我更新的力度之大。

1.人民行动党新候选人年龄分析

人民行动党推出的23位新候选人中,年龄最小的陈佩玲,27岁;年龄最大的王瑞杰和王金发,49岁。23位新候选人的平均年龄39岁,是历届行动党推出的新候选人平均年龄最低的一次。这表明了人民行动党自我更新的迫切和考虑的长远,也表明行动党对年轻人的关注度在上升。

陈佩玲是人民行动党自1963年派出23岁候选人黄嘉腾以来最年轻的候选人,正是年龄问题把陈佩玲推向了新加坡政坛的风口浪尖,也使得2011年的国会选举增添了几分色彩。陈佩玲被确认为行动党新候选人后,很快就成了舆论的焦点,成了重点“关照”的人物,其缘由主要就是年龄问题,多质疑她不够成熟、人生阅历不足,更有甚者,由此而引发了一些国人继续对集选区制度的不满和质疑。“陈佩玲现象”引来的质疑、批评以及支持等态度,至少说明了行动党对自我更新的思索和考虑;新加坡民众对“陈佩玲现象”各种声音的表达,也使得人民行动党对其自我更新需要继续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摸索。

2.人民行动党女性新候选人分析

在人民行动党推出的23位新候选人中,女性共有5位,她们分别是:27岁的陈佩玲、34岁的殷丹、36岁的刘燕玲、36岁的沈颖和45岁的胡美霞。女性候选人占了新候选人总数的21.7%,基本等同于新加坡国会中女性所占比例。然而,这也是自1991年以来女性新候选人人数首次减少,但总体来说,行动党这次的女候选人总共20人,比以往的总数多。新加坡国会现今有20%是女性,比1996年的5%增长了许多,也高于世界平均的19%,甚至分别比美国、英国和亚洲的17%、21%和18%国会女性代表比率高。而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交通部第二部长陈惠华认为,女性在新加坡国会的理想比率是30%[3]。这五位女性新候选人所在的选区均为集选区,具体分布在荷兰—武吉知马、蔡厝港、马林百列、西海岸和宏茂桥。

3.人民行动党新候选人学历分析

文化程度是衡量新候选人素质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人民行动党新推出的候选人的学历让人称道,也是人民行动党推出新候选人学历层次最高的一次,至少都是大学学历,他们各自的最高学历从专科文凭到博士均有,表明人民行动党更加注重专业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学历水平向来是人民行动党甄选领导层成员的重要标准,“最基本的要求是拿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或者其他国外一流大学的一等或者二等荣誉学位”[4]264。

这23位新候选人中学士7人,荣誉学位3人,硕士12人,博士1人,有一半的新候选人是硕士。他们所修的专业领域多种多样,包含了社会学、政治学、法学、金融学、工商或商业管理学以及文学等专业,专业齐全,各有所专。另外,从他们学历生涯的描述中还可以看到,这23位新人一大半有留学经历,多数在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学习和深造,其中不乏在世界名校获得学位的。例如,王瑞杰,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维凯,剑桥大学法律学位;王鼎坤,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硕士。还有一些毕业于新加坡国内的大学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这些也都是世界级的名校。高学历一方面证明了新候选人所具有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有着一定程度的素质水平,学历业已成为候选人必备的一项要求。

4.人民行动党新候选人职业领域分析

人民行动党推出的新人的职业也是领域广泛,各行各业,“有些是基层出身,有些来自私人企业界,有些是医生,当然也包括公共服务领域”[5]。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来自法律界以及具有工运和公务员背景的新候选人,其中12名新候选人有工运和公务员的背景,占了一半的比例。例如,王瑞杰曾任内阁资政李光耀首席私人秘书、贸工部常任秘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陈川仁曾任陆军训练及军事准则处司令;陈振声曾任陆军总长;黄循财曾任李显龙总理首席私人秘书、能源市场管理局局长;沈颖(女)曾任国家人口及人才署高级司长;刘燕玲(女)曾任经济发展局专业服务署署长。以上几人均是刚从自己的职位上退下或辞职,来参加此届国会大选,也正是他们或工运或公务员的背景,“一些人质疑他们的背景似乎不够多元化,不是来自工运背景,就是前公务员”[5]。行动党要实现自己的自我更新,就不得不面对上述问题。国务资政吴作栋也提到行动党在劝说私人企业界人选参政时所面对的挑战:“如果他加入政府,就必须重新学习新技能、新思维和面对新的不确定因素,如他能不能做出成绩来。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私企界的机会更多,不只在新加坡,还包括世界各地的机会。要从这个管道引进新人成为国会议员或部长相当困难。这是一个缺点,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去解决。”[5]因此,人民行动党在自我更新时,可能优先考虑的还是有过从政经验的人,当然对来自企业界领域的也有所照顾。2011年的大选中,人民行动党的新人中有4人来自企业界。吸引来自私人企业界的候选人不容易,这也是行动党在以后进行自我更新时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5.人民行动党新候选人基层或公共服务经验分析

“行动党过去一直被质疑,所挑选的候选人太倾向于精英,不了解基层,这次行动党同样面试了很多学业成绩很好的人,他们当中有医生和律师,但行动党最终挑选出的24人,他们的背景和领域比往年都要更宽广,不少人在基层服务多年,行动党认为这一组人将更具新加坡代表性”[6]。人民行动党进行自我更新中的一项要求就是新候选人要有基层或公共服务经验,这样才能为民众所了解,增加胜算。

23位新人均有基层或公共服务的经验,只是时间上或长或短,短的几周,长的有十几年。丹戎巴葛集选区的陈振声十天前开始在波那维斯达区基层活动,向林瑞生部长学习;马林百列集选区的陈川仁也是不久前开始在马林百列集选区向王世丰医生实习基层事务;蔡厝港集选区的任梓铭过去十年参与波那维斯达区基层活动,担任公民咨询委员会秘书,2010年转调油池区向前部长姚照东学习;义顺集选区的郑德源从青少年时期就活跃于勿洛区基层组织,选前在义顺东区基层服务。不同时间的基层或公共服务经验对新候选人来讲是从政的起点,对人民行动党来讲也慢慢成为它推荐新候选人的一项要求和惯例。原国务资政吴作栋说,人民行动党这次推出的新候选人,背景和所属领域都比过去更宽广,精英味少了,基层味多了,这一组人将更具新加坡代表性[6]。这一届大选人民行动党推出的新候选人要么在基层服务过,要么在基层活动过,要么跟随以前的议员学习或实习过,都为自己将来的从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是人民行动党以后进行自我更新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7.人民行动党新候选人语言分析

在新加坡特殊的政治生态和语言生态环境下,政治人物的语言能力与其被民众的认可度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候选人精通的语言少,他就只能与相同的语言系统的民众取得联系,“如果只是精通英语,身为华人却不能用华语与华族民众交谈,那就跟普通民众有了隔阂,老百姓跟他没有共同语言,不当他‘自己人’,也不会跟他‘心连心’,那张神圣的选票怎么会投给他呢”[7]?所以,多语言能力已经成为人民行动党选拔新人的标准之一。

在2011年大选中,人民行动党的新人基本都会说华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除了这两种语言外,有一半多的候选人会讲一到两种的方言,主要为广东话、潮州话和福建话;而其他的候选人除了这两种主要的语言外,要么会讲印尼语,要么会讲马来语。义顺集选区的郑德源会讲华语、英语、马来语、潮州话、福建话、广东话;宏茂桥集选区的洪鼎基会讲华语、英语、福州话、福建话、潮州话、广东话;丹戎巴葛集选区的陈振声、白沙—榜鹅集选区的颜添宝、蔡厝港集选区的任梓铭等都会讲五种语言和方言。

人民行动党新候选人会讲多种语言一方面反映了新加坡多种语言的背景或政策,另一方面对其本人来讲,也是进行基层工作以及为自己赢得支持的一个本领。“白沙—榜鹅集选区的三名新候选人再纳、颜添宝和普杰立昨晚都用至少两种语言发言,而普杰立更是‘小秀’了几句华语作自我介绍”[8]。为适应新加坡社会发展要求,对从政者的要求也渐渐多样,语言的多样化就是一个。由此可以看出,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适应了社会的发展,也表明了行动党为其自我更新在不断努力着。

8.人民行动党新候选人表现分析

2011年大选中,人民行动党推出的新候选人的表现不仅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且向选民们展现着人民行动党的新面貌新气象,同时也表明了行动党进行自我更新的决心和所做的努力。

33岁的朱倍庆刚任后港基层第二顾问,勤察民情,三星期访300户,除了每周一晚间“以茶会友”,他每周两三天会花三四小时进行家访,周末也会到巴刹活动;选举前夕,他在基层组织人员的陪同下,已走访近300户人家[9]。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的沈颖,“在社区服务了将近九年,沈颖逐渐认识到社区加政治平台,确实可以发挥一些独特作用;她也发现,和公务员的工作比起来,她更喜欢做社区的事情”[10]。马林百列集选区的陈川仁,“把甘榜菜市的宗乡社团、宗教团体和志愿福利团体组织起来,重新协调和分配资源,希望为菜市居民带来更全面的服务,并加强社区的凝聚力”[11]。在这次大选中,人民行动党的新候选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自己的能力,诉说着人民行动党自我更新的一举一动。

从选举结果来看,人民行动党的23名候选人,当选21人,当选率91.3%;后港单选区的新候选人朱倍庆和阿裕尼集选区的王乙康落选。可以说,这次大选人民行动党选拔新人是成功的,基本完成了自我更新的要求和任务。

三 2011年大选中人民行动党自我更新的特点分析

李显龙总理在大选揭晓后明确表示,“这次大选是新加坡历史的分水岭,标志着我国政治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12]。通过分析2011年新加坡国会大选中人民行动党新推出的候选人的状况,可以窥见人民行动党在这次自我更新中的特点。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在这次大选中实现了一次大的跨越和发展。

1.沿袭行动党以前的传统,在议员和部长层面先后自我更新

沿袭行动党以前的传统,既是2011年新加坡国会大选中行动党自我更新的一个特点,也是行动党以前和将来自我更新的一个特点。人民行动党有着自我更新的传统和意识,而所谓的沿袭行动党以前的传统就是行动党有主动进行自我更新的意识和决心。李光耀说:“我的策略是要帮助你们国会议员去发掘、挑出和培养那些天生的基层领袖。这些人必须是可靠的。”[13]176以“茶会”、面试、对话会、考试、见面会为形式的选拔过程正是行动党历来自我更新的程序,2011年的大选,新候选人大多也都是经历过这一过程才正式被推荐出来的。

大选后的5月18日,新加坡新一届政府正式成立,内阁由原来的21个部门减少到15个,其中14个部门的部长都进行了重新换血。在新加坡政坛享有盛誉的原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原国务资政吴作栋双双宣布隐退,不再在内阁中担任职务,李显龙委任国务资政吴作栋为荣誉国务资政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高级顾问,内阁资政李光耀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高级顾问。李显龙说,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一方面是为了减轻一些领导人兼职过多的负担,另一方面是推进政治领导层的更新,以实现在2020年由第四代领导班子接棒的目标。部长重新换血、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国务资政吴作栋隐退,尤其是实现内阁的实权资政向荣誉资政的转变这一退位机制,体现的是人民行动党为自我更新而进行的改革,这当然也是回应选民诉求、重获民众的委托和信任的需要。行动党政府通过内阁大改组完成政治领导层的自我更新,不仅是这届大选行动党对选民的回应,而且在人民行动党以后的自我更新中应该适时采取类似的做法。因此,适时进行改革是人民行动党自我更新的保障,也是行动党为人民而行动的保证。

2.以唯才是用原则选拔优秀人才

唯才是用一直是人民行动党自我更新一个特点,不仅在2011年大选中有所体现,也是今后大选行动党要贯彻的原则。人民行动党在选拔精英的过程中首先注重的是才,其次才是“德”。如果不具备行动党所具备的才,光有“德”是进入不了行动党的法眼的[14]。在2011年国会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对新人的选拔也正是坚持唯才是用的原则。“陈佩玲现象”引起阵阵风波,但从另一种角度反映出人民行动党唯才是用的原则。这次自我更新没有过于注重候选人父辈的政治谱系。王乙康的父亲王连丁及普杰立医生的父亲多米尼克·普都遮里都是当年社会主义阵线成员,人民行动党并未因其父辈是行动党的“宿敌”而将他们拒于门外,表现出了行动党唯才是用的选拔原则,展示了人民行动党捐弃前嫌、宽容政敌的理念。当然,也有一些新候选人“根红苗正”。朱倍庆的三叔朱为强曾是行动党议员,李智陞是前部长李玉全的儿子,而王鼎昆则是即将引退议员王雅兴之子。新候选人中王乙康、洪鼎基、朱倍庆、任梓铭、陈秉禾、郑德源和再纳都在职总担任职务,最多工运领袖与最多政治二代一样在某种角度上反映的就是人民行动党在自我更新中对唯才是用原则的坚持。

23位新候选人的背景、学历、职业和基层工作经验都体现了行动党对优秀人才的要求。“如果人民选错了人,就没有今天的新加坡。所以,这次大选我们所派出的是特别优秀的新候选人。”[15]这是李光耀针对人民行动党的24名新人作出的评价。他在行动党青年团庆祝成立25周年大会讲话时指出,在这批新候选人当中,至少有五人具有出任内阁部长的潜质,假以时日,约一半的新人也可能受委担任政治职务[16]。教育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黄永宏医生透露,这次大选中人民行动党的新候选人,可能受委出任部长及其他政治职位的人选应是历来最多的一次[17]。从这些言论中多少可以看出,人民行动党所选拔的候选人都是实实在在优秀的新人。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2011年大选使人民行动党遭受自独立以来的最大选举危机,也使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合法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人民的支持率下降。工人党等反对党在这次大选中树立了新形象,并首次攻下集选区,迫使人民行动党在以后的自我更新中必须坚持走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这条道路。尤其是这次大选中,阿裕尼集选区的“沦陷”,使人民行动党内阁失去了杨荣文、陈惠华、再诺这样的优秀人才,王乙康等新的优秀人才又未能中选。同时,另一些优秀人才又加入了反对党。前总理吴作栋前首席私人秘书陈如斯,加入了民主党;被视为“超级王牌”的陈硕茂,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显赫的工作履历,实力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位人民行动党的候选人,又加入了工人党。这些因素使人民行动党在今后自我更新中选拔优秀人才时面临更多挑战。

3.新候选人具有代表性,更注重基层工作

人民行动党是号称新加坡具有代表性的政党,他的代表性就是由其议员体现出来的,每次大选行动党都会推出代表不同阶层、领域的代表。2011年大选中,人民行动党推出的新候选人也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来自不同年龄层,也来自不同背景。这些候选人是不问出身、奋发向上的新加坡故事的一部分,相信他们不同的背景能使他们成为国会上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人民的代议士,不忽略任何人所关心的事物”[18]。从政党政治意义上说,执政党只有代表最广泛的社会利益,获得利益主体最广泛的支持,才会延续其执政地位。人民行动党作为新加坡现代化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自然就面临一个扩大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的问题。这次大选中推出的新人分布于各个阶层、各种职业,有利于人民行动党成为在内阁中拥有各种利益主体的代言人资格和地位。

2011年新加坡大选中人民行动党丢失一个单选区和一个集选区,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其基层工作上的失利,尤其阿裕尼集选区的失利更是如此。“针对人民行动党在本届大选中的得票率下跌,不少观察员在选后的分析报告中指出,执政党本届大选无法很好地了解及纾缓民怨,是因为基层领袖报喜不报忧导致的”[19];“李总理认为这次大选的结果,的确能很清楚地看到行动党的一些问题。有些是事前忽略了,也有很多地方的工作原本应该做得更好,现在必须自我检讨,甚至彻底地改革做法”[20]。基层工作的要求将对人民行动党的支持产生重大的影响,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应该始终坚持以基层工作为重点、以民众的诉求为导向的更新,基层工作的好坏将影响着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的好坏,基层工作的好坏影响着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基层工作使行动党真正为人民而行动。

自我更新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但同时又是一个艰难的“凤凰涅槃”的过程。自我更新不仅保持了新加坡的社会政治稳定和人民行动党政府政策的连续性,而且使得人民行动党长期稳定地保持执政地位。2011年大选是新加坡的政治分水岭,同样这次大选也使得行动党的自我更新传统和体系更加成熟和稳健了,将对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产生深远的影响,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必然会引起行动党的深思及政策调整。当然,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还将面临诸多挑战[21]。未来几年中,人民行动党领导层将面临第四次更新,自我更新将成为其超越自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永恒课题。

[1]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蔡添成,顾功垒.私人原因退选 陈秉禾问心无愧[N].联合早报,2011-04-28.

[3]李熙爱,陈惠华.女性在国会理想比率是30%[N].联合早报,2011-04-24.

[4]严崇涛.新加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一位老常任秘书的回顾和反思[M].新加坡: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2007.

[5]国大肯特岗部长论坛 李总理:行动党找新人 不会只看党内[N].联合早报,2011-04-06.

[6]沈泽玮,曾昭鹏.吴资政记者会 行动党新候选人 精英味少了基层味多了[N].联合早报,2011-04-19.

[7]韩山元.应重新诠释“精英”[N].联合早报,2013-01-29.

[8]白沙榜鹅行动党三新秀 都用至少两种语言演说[N].联合早报,2011-04-29.

[9]刚任后港基层第二顾问 朱倍庆勤察民情 3星期访300户[N].联合早报,2011-03-04.

[10]谢燕燕,杜艳嫦.不信口号 力求务实 沈颖脱颖而出[N].联合早报,2011-04-21.

[11]郑景祥,陈川仁.要重新打造 甘榜菜市社区精神[N].联合早报,2011-04-30.

[12]白士德.总得票率60.14% 行动党蝉联执政[N].联合早报,2011-05-08.

[13]新加坡联合早报.李光耀40年政论选[M].新加坡: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1993.

[14]孙景峰,陈倩琳.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形象建设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3).

[15]李资政首次谈大选:行动党这次的新人特别优秀[N].联合早报,2011-04-24.

[16]郭丽娟.总理点评新候选人 至少五新人有部长潜质[N].联合早报,2011-04-18.

[17]蔡添成,黄永宏.具有“部长潜力”新人 这届人数比2001年多[N].联合早报,2011-04-15.

[18]张志贤.行动党新人具代表性[N].联合早报,2011-03-21.

[19]行动党与民众脱节 只报喜不报忧 基层组织失效?[N].联合早报,2011-05-16.

[20]周殊钦.总理:加强议员、基层与居民沟通 行动党要更准确解读基层反馈[N].联合早报,2011-05-30.

[21]孙景峰,王新磊.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的内在运行逻辑[J].探索,2014,(4).

The General Election in 2011 and the Self-renewal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of Singapore

SUN Jing-feng,YU Bao-jun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Henan 453007,China)

Self-renewal is one of the magic weapons to maintain the eternal vitality for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of Singapore.Since the 21th century,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has speeded up the pace of self-renewal.A number of candidates are launched in every election.In the general election of 2011,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stayed in power.With the nature of electing the supreme leader of both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that election prepared for the future formation of Singapore’s highest leadership in that the newly launched leader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s is likely to be the next prime minister of the nation.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elections,the self-renewal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this time ha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whether in the quantity,age,academic background,and occupation of the candidates or the high-level changes of the Party.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itself has the consciousness and tradition of self-renewal and has established a set of self-renewal system,both stated and implied.In fact,every election is a practice and proof of the Party’s self-renewal.As can be seen from the general election in 2011,the tradition and system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s self-renewal is more mature and stable.

the year of 2011;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of Singapore;self-renewal

D733.924

A

1000-5315(2015)02-0036-07

[责任编辑:张 卉]

2014-10-13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领导层的自我更新思想与实践”(2014-gh-762)。

孙景峰(1966—),男,河南许昌人,法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

于保军(1991—),男,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行动党李光耀联合早报
中国知识分子观念中的李光耀图谱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
新计划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李光耀生病住院
一党独大,仍要随需而变
李光耀:新加坡资政访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