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材数字化出版转型研究

2015-04-11 11:25林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转型数字化

林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江苏无锡 214153)

数字化转型是我国传统出版的发展趋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7号)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要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也就是说,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纸质教材向数字化教材转型已经成为政府主导的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出版业难以阻挡的新的发展趋势[1]。高职教育与生产实际结合最为密切,对生动、易学,内容和形式皆丰富的数字化教材的需求更为迫切。从本质上看,高职教材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就是传统高职教材的经营活动、出版内容及盈利模式与数字化科技进行对接、融合及重构,对外表现为高职教材数字出版的业态形式。随着“慕课(MOOCS)”“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的出现,高职院校对传统纸质教材数字化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时至今日,国内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进程还仅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因此,高职教材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业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

1 高职教材数字出版的价值阐释

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价值引领和最终目标。高职教材的内容既要体现出专业学科知识的传承,也要涉及生产实际中的职业环境、职业技能,更要体现企业文化、职业素质等内在层面的精神熏陶。高职教材的数字化出版,无疑能够满足包括能力培养所需的技术动作示范在内的独具表现性的需要。所谓数字化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内容经过选择、编辑和数字化制作转换成数字化信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传播,通过商品形式进行交易,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出版方式[2]。毋庸置疑,仅就教育价值本身而言,数字出版的高职教材无疑比传统纸质教材更具优势。首先,数字出版的高职教材海量的知识容量和周密的学科逻辑,提供了师生按兴趣通过知识点的延伸和扩展,展开深入而广泛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互动交流的个性化阅读方式;其次,数字出版的高职教材的多媒体综合的特点,克服了传统高职教材的知识呈现形式过于单一的缺撼,利于学生认知能力与情感因素的协调发展;再次,学生通过对数字化高职教学资源的选取与利用等环节的实践所自然生成的DIY学习理念,使学生的学习从以教师主讲的单向指导模式转换成为一次建设性、发现性的学习,从而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教师传播知识变成学生自己重新创造知识[3],这种自主自发的认知行为正是我国高职教育所积极倡导的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当然,具有上述效能的数字化高职教材,决非是简单地将纸质教材光盘化就能实现的,只能是以数字出版的方式对高职教材进行完全数字化改造。高职教材出版向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技术教育价值,不仅契合于政府主导的产业升级政策,更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 国际上教材数字出版的实践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美国为例,近年来,美国传统纸质教材出版业整体滑坡,但是以数字化教材出版著称的培生教育集团(Pearson),其数字化教材出版不降反升,业务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培生教育集团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在培生教育集团的带动下,在出版巨头云集的美国,用数字出版的方式对教材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探索成果已经初现。如培生教育集团联合加拿大最大的独立大专教育集团——Eminata(Eminata Group)推出了北美最大电子教材项目,Eminata集团旗下的各院校学生统一使用iPad获取课程内容已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同时为了方便师生们的自学,还提供了大量的与教材内容配套使用的交互式网上课程供其选择[4]。再如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CSU)与自然出版集团(NPG)共同推进《生物学原理(Principles of Biology)》教材的完全数字化,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最新的数字出版方式将首先引进到加州州立大学的三个校区,在2011年秋季开学时又推广至其他的高校。同学和老师们只需花费49美元,就能通过笔记本、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网页浏览器获取《生物学原理》这本数字化教材,并且学生们有权自行彩印。为了方便学生的自我学习,CSU和NPG还承诺开设交互式学习课程,许可发放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特定学校的所有注册学生都能获取;二是通过校园图书店获取;三是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方式获取[5]。从上述实例中,可以获取到某些灵感和启示。首先,出版单位与教育部门联手合作,贯通了数字版教材从制造到销售的产业链;其次,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以人们常用的电子设备作为终端设备,如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iPad等,省去了打造新阅读器的资金投入,同时也为数字教材的广泛传播创造了契机;再次,《生物学原理》数字化教材的版权处理方式,也具有借鉴意义;最后,例子中的教材出版企业除了提供内容产品以外,也同时扮演着产品服务的角色,显然已从单纯的内容提供商向更符合数字出版利益分配的信息运营商发生了转变。

3 高职教材向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分析

3.1 早做规划,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无论是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原因,还是高职教育的内在需求,都对加快推进高职教材向数字化转型提出了要求,快速而有序地推动高职数字化教材的出版,使真正符合现代高职教育需要的数字化高职教材尽早问世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高职教材数字化转型,应尽早规划,提高认识,准确定位,做好传统高职教材的数字化内容资源的转化和储备。要借鉴美国培生教育集团(Pearson)集教育与出版为一体的数字化教材出版经验,在现行体制下,以高职教材的出版单位为主体,联合高职院校和技术提供商、网络平台运营商共同组成数字化教材出版利益共同体,从组织形式上保障高职数字化教材的顺利出版。在教材内容选取、整合和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听取高职院校的意见和建议,因为高职院校也是最终的教材使用方,高职院校有极大的热情参与数字教材制作。与技术提供商、网络平台运营商合作,可以解决数字化出版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时贯通高职教材数字出版的各产业之间的行业链接或屏障。由于传统出版长期做的是内容,售卖的也是内容,数字化技术超出了其行业的能力范畴,因此,在数字化技术的问题上,应充分发挥技术商的作用,这不仅可以加快高职教材出版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更有利于高职教材的出版单位熟悉流程,积累经验,以求尽早达到“上手状态”。笔者注意到高等教育出版社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立“中国高职高专数字化教材研发基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与河北机电职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等,这都是很好的现象。从未来发展的前景看,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各行业壁垒日趋模糊,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态势初见端倪。高职教材的出版单位应在最初寻求技术合作的阶段之后,重点建设自身的核心内容资源的教学数据库,如数字化的高职教材资源库建设。也就是说,核心内容资源的建设、开发及运营应始终掌握在出版单位自己的手中。同样,这也是早做规划的题中之义。

3.2 筹措资金,积极营销,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

高职教材出版向数字化转型时,投入很大,前期成本很高,如果止步或坐等的话,市场竞争加剧,机遇稍纵即逝,悔之晚矣。高职教材的出版单位可以通过多方融资方式,确保高职教材出版向数字化转型的前期资金投入量。比如,可利用政府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中支持出版企业发展的相关规定进行融资,也可向银行贷款,涉及大型数字化设备的可以考虑用金融租赁的方式获取使用权。国家为了鼓励投资、鼓励技术进步,专门为金融租赁提供了优惠政策,如直接投资减税、加速折旧形成的所得税减免、财政补贴等,这些政策有助于出版单位解决或缓解资金缺口的压力。除了前期的资金投入,高职教材的出版单位还需借鉴国外已有经验,积极探索高职数字教材出版的最终赢利模式。与纸质高职教材的传统销售赢利不同,数字版高职教材的赢利在于各个具体的教育机构的采用,或是公开平台上读者对相关内容的个人购买行为[6],其中,数字版高职教材的合理定价是关键。出版单位可以采取需求导向定价,在推广阶段,价格定得低些,以后再慢慢提高。原则上讲,数字版高职教材要做到比纸质版高职教材成本低,这样出版单位有积极性,使用单位也能接受,才能推而广之。因为无需印刷,高职数字教材省去了纸张和印制费用,只要持续使用,出版单位的后期回报还是可观的。从国外经验看,数字教材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服务要求,提供网上支付形式的点对点服务同样也是数字版高职教材的主要盈利方式。出版单位应以学生为目标顾客群体,采用集中性营销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营销。主要体现为,加强数字版高职教材的宣传和服务支持,在高职院校的支持下,培养和提高数字教材的使用率与粘着度。通过加大以数字版教材使用和服务为核心的目标营销力度,进一步提高高职数字教材的市场占有率,加快现金回流速度,从而贯通出版单位从前期投入到最终赢利的资金流动链,为高职教材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

3.3 试点推广,重在服务,逐步树立数字教材品牌形象

高职教材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宜通过试点推广,待取得一定经验后再全面铺开。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或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在使用数字化高职教材所需要掌握的数字网络技术以及教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上必定存在着差异,因此,高职教材的数字化转型要做到逐步推进、有序进行,不能搞“一刀切”。从国外经验可知,美国自然出版集团(NPG)联合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CSU),培生教育集团(Pearson)联合加拿大最大的独立大专教育集团(Eminata),在数字教材制作、使用,出版单位经济运营中,也是以点到面,逐步推广的,最终两者均取得了成功。通过试点推广的方式,可以提高数字版教材的市场适应性和接受度。出版单位通过实时网络调查,或是开设的高职教材在线论坛的关注度分析等,了解与分析学生对于数字版高职教材的关注点的变化,由此及时调整教材内容,使其在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更赏心悦目,易于接受,从而累积产品的良好口碑,夯实数字版高职教材的市场基础。此外,在具体运营中,高职数字教材宜采用开放获取的方式向用户推广,师生可以便利地通过校园局域网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而所需费用则由高校教务部门与出版企业议定后一次性支付。师生还可通过许可认证的方式,进入高职教材出版单位开设的高职教材在线论坛获得增值服务,比如,在线课程指导、专家答疑、保健养生问答、运动小百科、精彩赛事回放等。数字版高职教材出版单位应秉承数字出版的运营理念,逐步确立便利获取、服务至上的品牌形象,切实加快高职教材出版单位从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商,乃至信息运营商的身份转换。事实上,传统出版领域内各相关行业之间的行业壁垒,在数字出版过程中并非如想象中那么难以突破,这既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

4 结语

高职教材出版向数字化转型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涉及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重要问题。机遇来临,时不我待,直面挑战,勇于担当。出版社与高职院校应联起手来,走中国特色的数字化高职教材出版之路,共同推进高职教材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为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高职教材出版单位抢占数字出版的市场先机奠定扎实的基础。

[1]张云峰.也谈教材出版的数字化转型问题[J].科技与出版,2012(11):49-50.

[2]李阳.高职教材数字化出版趋势与挑战[J].职业技术教育,2013(23):85-87.

[3]马新年.数字化教材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J].计算机时代,2013(4):46-47.

[4]张宏.教材出版:现状与未来[J].编辑与策划,2012(9):57-61.

[5]网络数字化教材出现了[EB/OL].[2015-06-12].http://www.36kr.com/p/30507html/2011-6-21.

[6]尤建忠.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担当[J].出版参考,2012(10):8-10.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转型数字化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中国最美的书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