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教学研究述评*

2015-04-11 12:56刘希良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

刘希良

(长沙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0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教学研究述评*

刘希良

(长沙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022)

当前“马原”课专题教学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有益成果,涉及何为“马原”专题教学、为何要进行“马原”专题教学、如何进行“马原”专题教学、如何改进“马原”专题教学等方面。但还存在讨论重复、雷同,创新不够等问题。对此,要加大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和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的研究,要把坚持群众路线与避免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结合起来,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回答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要立足于全媒体时代背景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教学;研究述评

专题教学是欧美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实施,进入21世纪之后开始大面积推广运用。在此形势下,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05方案”)明确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该要求,靳辉明当年就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课教学,可否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观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发展前景三个层次设立8—10个专题[1]。2006年,吴倬就“马原”专题教学作了深入探讨,首次提出一个包含8个专题的详细方案[2]。2007年,随着“05方案”的正式实施,“马原”专题教学研究也得到了加强和深化,目前已成为该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总的来看,当前“马原”课专题教学研究已取得有益成果,涉及何为专题教学、为何要进行专题教学、如何进行专题教学、如何改进专题教学等方面。

一、何为“马原”课专题教学

就“马原”专题教学进行界定,阐明其内涵和外延,是展开讨论和研究的必要前提。为此,许多论者就其定义、类型和特点作了探讨。

1.“马原”专题教学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马原”专题教学是一种问题式教学。其代表性观点认为,“专题”是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问题,专题式教学法又称问题式教学法。“马原”专题教学就是在立足于教材和学科要点的前提下,重构教材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时政热点、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性讲解[3]。二是认为“马原”专题教学是一种主题式教学。其代表性观点认为,所谓专题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的要求,打破传统按章节体系授课的教学方式,对教材内容重新梳理、整合,形成既有重点又有难点、前后理论知识相联系同时又具独立性的主题模块式教学方式[4]。相比之下,前者更为流行,不过两者都认为“马原”专题教学是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建设需要而提出的一种优选教学法,其实质是一种研究式教学[5]。

2.“马原”专题教学的类型。不同论者从不同角度对该课程的专题教学作了分类。从教学方式上,分为专题讲授、专题讨论、专题视频、专题实践等[6];从教学内容上,分为理论精讲型、价值引导型、问题解析型等专题[7];从问题属性上,分为热点问题型、重点问题型、疑点问题型等专题[8];从教学结构上,分为理论向度专题、实践教学专题、目标向度专题等[9]。

3.“马原”专题教学的特点。不同论者有不同概括,其中徐俊蕾的概括最简洁全面。她将专题教学的特点概括为专、精、深、活、新、实六点。所谓“专”是指专题内容讲解通透而非面面俱到;“精”指讲课内容的针对性和精简;“深”指讲课内容的深刻性和前卫性;“活”指选题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新”指专题内容和材料选择的新颖性;“实”指专题讲课必须既要结合实际,又要解决实际问题[10]。

二、为何要进行“马原”课专题教学

“马原”课专题教学有何必要和现实意义?前一问题关涉“马原”专题教学的科学性,而后一问题关涉“马原”专题教学的价值性。本问题也是“马原”专题教学的前提性问题。对此,大多数论者都明确认为,“马原”专题教学十分必要。

1.“马原”专题教学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从“马原”作为一门思政课看,它是贯彻落实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05方案”的要求。从“马原”教学实施的时代背景看,它“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教学改革的需要”[11],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需要。

2.“马原”专题教学有助于解决教学问题。一是有助于创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学从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化。二是有助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化解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课时少与内容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与课程整体性特点、专任教师少与教学班级多、学生连贯思维方式与教材内容编排等矛盾。三是有效克服教材的逻辑性不足、内容相对滞后等先天不足[12],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时代性。四是能为该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3.“马原”专题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从教师看:一是有助于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深度,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二是有助于教师发挥学科专长,完善讲授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有助于教师灵活安排教学计划,充分利用诸多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四是有助于教师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更好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看:一是有助于学生把握该课的重点难点,体会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二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三是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和解答理论和现实问题,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马原”专题教学是加强教学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增强教学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因而十分必要,值得认真研究和大力推广。

三、如何进行“马原”课专题教学

既然“马原”专题教学十分必要,那么如何立足于本校办学特色,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展“马原”专题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呢?对此,不同论者就一系列问题作了讨论。

1.“马原”专题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是教学理念要求。郭凤志认为,专题式教学离不开正确理念的引导,教育理念对如何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起着决定性作用[13]。二是专题设计要求。吴倬认为,专题设计在内容上应该做到科学性、时代感和针对性的统一,在结构上要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体系,在理论上要符合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规律,在实践上要与教材和教参的学习、经典著作选读、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与论文撰写等学习环节相配合[2];朱廷岚等认为,专题设计应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题,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4]。三是教学实施要求。韩文华等认为,“马原”专题教学在备课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专题并进行集体备课;上课方面,教师要树立研究型教学理念,将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考核方面,要多种考试方式并举[3]。此外,牛银凤认为,应在教学开始前和教学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邮件和QQ等调研摸底形式,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15]。刘佳涛认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构建专题教学信息平台,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专题教学实效,开展实践教学,拓展专题教学空间[16]。宗永平认为,教学中必须注重“马原”内容的基础性、整体性、系统性,注重经典文本的引用[17]。瞿敬平认为,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和课程基本内容,应建立专题教学效果评估、追踪和反馈机制[4]。

2.“马原”专题教学的基本原则。首先是专题设计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包括树立思政理论课一体化的整体意识;合理整合各章节基本内容;设计目标要体现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设计结构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逻辑体系,设计的依据是统编教材;设计方案要优秀而又完整。第二,科学性原则,包括把“育人为本”的着力点放在提升理论认知和理论思维的培养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第三,针对性原则,如专题内容要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等。其次是专题教学原则。其代表性观点是,“马原”专题教学应优化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问题创设[18]。再次是专题划分原则。刘洋等人认为,专题划分原则有依据教学内容划分、依据问题划分、依据实际需要划分三种[19]。

3.“马原”专题教学的总体目标。一般认为,“马原”课程教学总目标是把握“一个主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贯穿“一条主线”,即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突出“一个重点”,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吴文定提出,实施专题教学的目标是拟在创建“思维型教学文化”,通过师生间的共振共鸣来实现“马原”课教与学的和谐[18]。

4.“马原”专题教学的基本要素。这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少。郭凤志认为,它包括具体教育目标、问题设定、相对独立的理论主题、教法配置、选用案例等[13]。张玉琛等认为,它包含热点问题、“90后”大学生、院校办学特色三个方面[20]。

5.“马原”专题教学设计方法。在问题切入上,盛新娣等认为有三种方法:一是以生活实践类问题导入所要讲述的理论,问题服务于理论讲解;二是将实践中的问题直接作为各专题的主题或标题,理论服务于问题阐释;三是将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专题设计的导向和引线,隐含于理论阐述之中,使问题与理论相互牵引[21]。在教学策略上,宗永平认为有四种:一是在专题教学中添加专题与其他学科、专题与专题之间的联系;二是加大专题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是建立富于弹性的课程评价制度;四是采用新媒体技术作为专题教学的手段[22]。在教学步骤上,金莉将其归纳为评估、追踪、反馈三步:课前对学生学习与教师授课和专题设计等进行调查,对教学情况进行估计;课后对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教师上课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根据学生对教学和教师的评价以及专家的听课情况进行反馈调节,促进专题教学的完善[23]。在教学组织实施上,刘贵占认为:一是要确立专题教学顺序,建立专题教学组,实行教师分组教学;二是要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专题讲授法等多种方法[8]。在专题任务分担上,大都认可两种方式:一是由各具所长的多名教师共同承担,二是所有专题由一位教师承担。

6.“马原”专题教学的设计方案。这方面的意见最不统一,每位论者提出的设计方案都不同。仔细来看,专题方案的设计实际上涉及论者与教材的“视界融合”问题。尽管教材开头就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明确界定和阐释,各位论者在设计专题时都努力以教材的界定为依据,但专题设计方案的不同说明,不同论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例如,郭凤志将“马原”设计成14个专题:马克思主义与青年大学生成长,世界观与人的存在方式,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辩证法的生存智慧和人生态度,反映、选择、建构与人的认识能力提高,认识中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谜的破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人类社会形态的运行规律,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宣言》到《资本论》,经济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历史走向,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种设计基本上是立足于主体,围绕人的存在、生存问题展开的,实际上是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种人学,可视为生存本体论范式的专题设计[13]。王丹设计了7个专题——“马克思主义是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世界的本质及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及其在社会发展规律中的作用,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资本主义表现形式,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表现形式”。这种设计主要是立足于客体,围绕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展开的,实际上是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门科学,可视为社会发展范式的专题设计[12]。

7.“马原”专题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这包括:在专题设计方面,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要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水平;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深化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理解;专题设计应符合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大学生特质,每个专题都相对独立,又整体贯通,避免只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导致过“专”;要注意各专题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完善和落实互动式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教师和学生关系过疏,避免只有教师的专题讲授而没有学生的参与;要使理论阐释的深刻性和语言表述的通俗性相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多样;要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处理好知识传授与素质拓展的关系,教学内容既要覆盖教材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保证学生学有所获,又要视野开阔,贴近现实,增进理论认同,力求学生学有所用;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在保证精准、科学的前提下,遵循典型性鲜活性原则;教学管理理念要更新,要争取管理者支持,解决好教学班级的管理问题。在实践教学方面,要认真组织好实践环节,落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要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空间的延伸与补充,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网络教学的配合协同。在教学效果方面,要开展对教育对象的研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要探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规律,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在考试考核方面,要改革考试方式,强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改进考核方式方法,要以新媒体技术为专题式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要建立富于弹性的课程评价制度。朱廷岚等提出,考核评价管理可采用多次小考评分制度[14]。

四、如何改进“马原”课专题教学

虽然近年来“马原”专题教学得到了广泛讨论和实施,成效显著,但论者普遍认为,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马原”专题教学存在的问题。金莉认为,“马原”专题教学面临的主要是教师素质和考核方式的问题[23]。宗永平认为,“马原”专题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完整,与实践联系少,教学手段不先进,课程评价制度缺乏弹性等问题[22]。张茂林认为,“马原”专题教学没有很好地解决专题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有的过分倚重教材,换汤不换药;有的严重脱离教材,变成社会思潮课[24]。

2.“马原”专题教学的改进建议。一是要加大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素质和综合水平;要加强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加大讲授内容间的交流,督促教师相互听课观摩,相互学习。二是要进一步探讨并着力解决好如何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实现理论阐释的深刻性和语言表述的通俗性相结合等问题。三是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结合专题化教学特点,不断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五、结论

综观“马原”专题教学的相关研究,可见讨论的问题几乎已涵盖各个方面,这对于深入推进“马原”专题教学来说是十分有益的。但当前的研究除了论者提到的上述问题外,似乎还存在不少讨论重复雷同,创新不够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一是要加大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看作两张皮,而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体系,创新专题设计和教学实践。二是要加大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的研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研究,以中国梦、“三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等新成果统领“马原”专题教学创新和课程深化改革。三是既要坚持群众路线,努力做到“三贴近”,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式讲马克思主义,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功能,避免庸俗化。四是要紧跟时代发展,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之进行创造性回答。五是要立足于全媒体时代背景,推动新旧媒体全面融合,一方面时刻关注报刊、电视、广播等旧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时事新闻和相关研究进展,将其综合利用创新教学素材;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世界大学城、MOOC学院等网络资源,通过MOOC、SPOC和微课等形式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时效性和实效性。

[1] 靳辉明.关于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8):14-19.

[2] 吴 倬.关于开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思路与措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63-69.

[3] 韩文华,王成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基本要求简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00-102.

[4] 瞿敬平.专题式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J].黑河学刊,2012(7):116-117.

[5] 王奎清.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专题教学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129-132.

[6] 王玉平.浅谈专题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6):74-76.

[7] 刘贵占,陈 坤.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新探[J].教育探索,2013(5):126-127.

[8] 刘贵占.专题式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3(5):92-94.

[9] 唐宝志.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基本向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6):237-238.

[10] 徐俊蕾.浅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教学[J].考试周刊,2009(15):200-201.

[11] 李 超.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教学[J].中国德育,2007(3):51-53.

[12] 王 丹.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式教学[J].文教资料,2010(27):195-196.

[13] 郭凤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70-73.

[14] 朱廷岚,曹素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式教学探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2):58-61.

[15] 牛银凤.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问题式专题教学法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7):174-175.

[16] 刘佳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施专题教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9):276-278.

[17] 宗永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化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3-14.

[18] 吴文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教学探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34-36.

[19] 刘 洋,周文翠.专题教学法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3):60-63.

[20] 张玉琛,裴孝金,阎光耀,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专题式教学的新思路探索[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104-106.

[21] 盛新娣,艾光辉.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内容设计的几个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2(4):60-65.

[22] 宗永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的成效、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45-46.

[23] 金 莉.专题式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5):182-183.

[24] 张茂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体例探究——基于知识传授与素质拓展相统一的视角[J].河南教育:高教,2014(6):38-39.

Review on the Research about Theme-based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BasicPrinciplesofMarxism

Liu Xiliang

(TheTeaching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hangshaUniversity,Changsha410022,China)

Currently,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theme-based teaching of the courseIntroductiontoBasicPrinciplesofMarxismin many respects,which involve its definition,the reasons,the ways and the improvement approaches. However,problems such as repeated discussions and inadequate innovation still remain. In this regard,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the scientific view of Marxism and the new development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at have been achieved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combine the adherence to the mass line with the avoidance of Marxist vulgarization,use Marxist principles to creatively answer the hot issues,difficulties and doubtful questions in society,and innovate teaching way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omni-media times.

IntroductiontoBasicPrinciplesofMarxism;theme-based teaching;research review

*2014年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提升的化育机制研究”(XJK014BGD085);2015年长沙学院校级重点课题“媒体融合趋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马原’专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15-07-01

刘希良(1976-),男,湖南益阳人,长沙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10.011

G642

A

1008-6285(2015)10-0050-05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