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

2015-04-11 12:56李庆朋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辅导辅导员心理

陈 琪,李庆朋

(1.太原工业学院 思政部与法学系,山西 太原 030008;2.广东白云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

陈 琪1,李庆朋2

(1.太原工业学院 思政部与法学系,山西 太原 030008;2.广东白云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在价值多元背景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高校辅导员作为青年成才的引路人之一,在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破解大学生心理困扰,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强化高校辅导员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需从增强辅导员心理疏导意识的培养、加强辅导员心理疏导理论学习和培训、加强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培训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着手。通过多方面相互配合,以期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保障,实现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困境;心理疏导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价值的多元化,大学生已不再生活在纯真的象牙塔中,而是变得更加 “务实”和功利。伴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内在认知的偏差,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由幕后走向了台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紧密的一线工作人员,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主体,其在大学生心理疏导中的作用及地位进一步凸显。自2004年以来,在社会、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等的多重压力下,关于大学生自杀及他杀的案件时有报道:从马加爵杀人案,到复旦大学投毒案、南航口角杀人案,再到中山大学自缢案等等,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以一个个血淋淋案件的形式,震撼着人们的神经。新形势下出现的高校危机事件是对高校辅导员辅导能力的重大考验,同时赋予了辅导员更大的使命和担当,也对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强烈的理想诉求。高校辅导员如何保持心理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如何把握心理干预的程度,以及如何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疏导等都极为重要。

一、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一)“生命诚可贵”,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中国梦”的践行者,也是民族的希望。其“有为”的前提是生命的存在,然而个别大学生却轻视生命。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指出,当代中国每10万人当中有23个自杀;柏志全委员引用了最近一份对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10.71%的大学生表示当遭遇挫折时想到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决,28.6%的大学生“偶尔有”或“经常有”自杀的念头(比例高于国内其他报告),5.79%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解决一切痛苦的办法[1]。可见,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应放在素质教育之首。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能够增强大学生群体对生命的重视和敬畏,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疏导研究是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防范潜在威胁的安全阀

“有一个强大的心脏才能有一个辉煌的人生。”然而当前大学生犹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狂风暴雨的吹打。当大学生面临心理困惑时,需要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对大学生先疏再导,帮助大学生突破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抗击打”能力;帮助大学生走出思想误区,进而防范大学生由于思想偏差而出现的偏激行为。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是新形势下辅导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精通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增强心理辅导能力,成为新形势下辅导员的必备知识与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可见,加强心理疏导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新形势下辅导员的又一重大职责和义务。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教育部提出了辅导员要实行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即“三化”建设,对辅导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既是“通才”“杂家”,又是学生心理工作方面的专家。辅导员要想更好地了解、掌握学生的动向,就必须精通心理学的知识,熟练运用心理疏导等沟通交流方法,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神”。总之,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是辅导员需要具备的能力,也有助于辅导员向“三化”转变。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内外因辨析

(一)外在因素

1.国家层面: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利益的多元化以及价值观的多样化。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一切向钱看”“为人民币服务”等不良风气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大学生变得更加现实和功利,外在的诱惑和不良的社会风气引发大学生观念的转变,导致信仰的缺失、心理的失衡和人生价值的迷失,容易引发一系列心理困惑。

2.社会层面: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带来了学历的贬值,大学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和较激烈的竞争。纵观校园自杀案件,很大比例在于就业受挫带来的心灰意冷,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下前途迷茫,心理难以承受其重而导致的。社会多重压力下导致大学生幸福感的降低和心理困惑的增加,焦虑、彷徨、浮躁现象增多,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

3.学校层面:学校已不是纯粹的象牙塔,高校也不再实行“纯封闭”式的管理,较为宽松的环境下,社会不良风气在学校地蔓延和渗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的伤害。加之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不少大学生疲于应付各种人际关系)、较重的学业和生活压力、恋爱和性方面的困惑等,都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家庭层面:家庭氛围对大学生影响较为直接且持久,家长教育管理方式、言传身教方式、对学生的溺爱程度等都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如部分大学生来自农村地区,是整个家族的希望和寄托,承担着跳出农门、“出人头地”的强大使命,过重的责任感带来心理压力的增大;部分家庭父母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及家庭教育方式,都给大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

(二)内在因素

当前社会,一方面,新一代大学生生活条件的优越带来了普遍的“娇弱”,家庭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充裕,导致部分大学生过惯了丰衣足食的生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于进取的韧劲,自我认同感降低,较为孤僻和敏感,心理如“温室里的花朵”般脆弱。另一方面,大学生经受的磨难极少,导致心理承受力减弱。“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大学生只有敢于吃苦、乐于吃苦、不怕吃苦,经历过风吹雨打才能磨练出强劲的“抗击打”能力。但是当前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极为不足,如某高校大三学生因平时父母过于溺爱,性格跋扈、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仅与父亲吵了一次架被父亲骂了几句便投河自尽。此例尽管极端,但可见某些大学生心理何等脆弱。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和干预极具必要性。

三、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的路径研究

(一)增强辅导员心理疏导意识的培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疏导意识进而才能增强辅导员的心理疏导能力。辅导员要根据新形势、学生群体的需要,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的重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勤于、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增强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的敏锐性。辅导员既要“普遍撒网”,将心理观察、心理辅导面向所带的全体学生,提高辐射面;又要“重点培养”,根据特殊的群体和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关照”。

(二)加强辅导员心理疏导理论的学习

辅导员要变成理论上的杂家、行动上的专家,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成为“半个心理专家”。一方面,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学基本理论,将所有跟辅导员工作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做到系统了解,同时要掌握心理咨询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的培训,要利用会议、讲座等多种渠道,为辅导员提供理论学习的平台,帮助其夯实理论基础。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培训体系的建设

理论的价值贵在践行,心理辅导理论也必须要在学生辅导实践中才能发挥效力。辅导员要增强心理疏导能力培养,重视培养和锻炼辅导员心理辅导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将能力的培训体系化、规范化。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分析普遍存在的校园负面人际关系,如嫉妒、过分小团体化、言语暴力等问题,找出其中蕴含的不合理信念,重建对人际关系的正确认知。同时,高校要将心理辅导能力的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实施递进式培训,为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体系建设提供平台。

(四)构建辅导员心理疏导的长效机制,用制度保驾护航

“无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制度是保障,要想让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现常态化,发挥有效性,就必须构建长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专业培训。构建起“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心理保健网和“测评—筛查—干预”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性制度,通过完善的长效机制为辅导员的心理疏导能力全面提升提供支撑,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 大学生自杀率升高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EB/OL].(2008-01-21)http://news.sohu.com/20080121/n254779765.shtml.

[2] 任 静.浅论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必要性及途径[J].世界桥,2009(11):94-95.

[3] 崔诣晨,杨振华,裘开园.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训体系的建设———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3(1):25-27.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Part of Counselors and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Chen Qi1,Li Qingpeng2

(1.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Law,TaiyuanInstituteofTechnology,Taiyuan030008,China;2.CollegeofElectricity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GuangdongBaiyunUniversity,Guangzhou510450,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lue pluralism,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llege counselors,as one part of the youth guides who ensur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ngthen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deciphering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To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part of college counselors needs to be conducted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onsciousness,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counselors′ study of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ir training,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system for college counselor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Through cooperating in many aspects,it is hopeful to carry out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in order to provide psychological health care for college students,and to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counselors;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difficulties;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2015-05-12

陈 琪( 1988-),女,山西长治人,太原工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10.016

G444

A

1008-6285(2015)10-0069-03

猜你喜欢
辅导辅导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感受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