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浅析

2015-04-11 13:01丁云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医学院校大学生

丁云鹏

(山西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浅析

丁云鹏

(山西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医学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医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和个人职业发展问题日趋凸显。同时,医学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发展滞后。究其原因,存在着理念、组织管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医学生创业教育符合我国医疗改革、医学生就业、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现实需要,因此,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多方支持。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2014年夏季,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郑重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新创业是一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础,创业教育则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重要基石。医学院校创业教育作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特殊分支,通过培养医学生的创业意识、素质和技能,拓宽医学生就业渠道,解决医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医学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年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医学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创业教育契合医学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时代要求

现代医学理念和技术的发展使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日益扩大,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疾病防治,更多地开始关注身心健康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优质资源在大中城市过度集中、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匮乏、供需结构性矛盾等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2014年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在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同时,大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学领域的新理念、新成果不断渗入保健、美容、疗养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无疑为医学院校学生在未来的医学行业中创业提供了极大机遇。医学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能够有力促进医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勇于开拓,提前适应开放的人才竞争市场。同时,亦可将最新的医学理念植入社会,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创业教育是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的渠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适龄人口普及高等教育的浪潮中,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医学类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也水涨船高,自2012年起就已突破50万[2]。数量的剧增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参差不齐,加上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医学生毕业后即有“饭碗”的惯例被彻底打破,反之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培养方式单一、就业方向局限,创业教育始终落后于其他学科。很多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人才的过程中只注重灌输医学理论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和理念的培养,导致医学生医术合格,但宽阔视野和创新精神严重缺乏。医学院校应与时俱进,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除从事传统医疗外,还需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使医学毕业生资源在社会中充分配置,避免医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创业教育是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途径

传统观念认为,医学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专业医学人才。然而,现代社会医学就业市场早已被重新洗牌,这就需要医学生树立创业观念,走出传统就业领域。其实,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对所有医学生而言,无论将来创业或不创业,创新力都是高校毕业生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兼具过硬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医学毕业生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用武之地。因此,创业教育对现代医学生而言是一门必修课。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取得了一些进展,尤其是省部级高校易得到社会相关方面的支持,提升较快。对于医学院校,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创业教育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观念落后,重视不足

在过去相当长时期中,我国医疗机构大多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很少。加之,医学专业特有的复杂性和严肃性,使得医学教师根深蒂固地认为医学生应当以医学技能为重,不应与商科类的创业行为有过多交集。因而,许多医学院校的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或是单纯将创业教育视为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一条捷径。这种缺乏远见和功利性的价值取向,都是对医学生创业教育的狭隘理解。对医学生的创业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开拓性的素质培养活动,并不是教导医学生“弃医从商”。创业素质对其进入其他工作岗位也大有裨益。

(二)组织管理不到位,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

当前医学院校创业教育落后于其他学科院校。在教学软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国内医学院校普遍未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没有系统的师资培训机制,创业教师大都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兼任。由于他们自身缺乏系统理论和实战经验,沿用“讲授—接受”的教学模式,难免陷入纸上谈兵的局面;聘请的校外企业家、创业者,往往因其缺乏教学经验,效果甚微。

2.课程体系建设滞后。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未将创业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因而没有成体系的课程和教学大纲,多数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存在,内容仍停留在心理、技巧、政策等方面。这与国外丰富多样的创业课程形成鲜明反差。如美国本土1600余所大学为在校生提供了2200门以上的创业课程,277个与创业有关的职位,44种相关的学术刊物,还有100个以上的创业中心[3]。

(三)创业教育局限于学校,缺乏实践指导

我国医学院校普遍与附属医院在教学、科研方面合作密切,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尚未确立。在开展医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与社会医疗生产机构、企业联系不够,使得创业教育少有与医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指导,缺乏体验性和操作性。很多医学生在校内充满热情地参加了“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或校内组织的其他创业技能比赛,由于学校不具备创业基金和创业基地等保障条件,多数学生只是为比赛而比赛,无法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最终致使整个医学生群体对创业活动本身产生怀疑,不利于医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

(四)社会环境的制约

目前,我国医学生创业还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医学生一提及创业就自然想到开诊所、推销药品等,考虑自己一没钱、二没经验,便草草放弃。创业本身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创业者无一例外会面临政策、人脉、资金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医疗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关系他人生命健康的严肃性行业。一方面,需要创业医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具备应有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还需要学校教育、政府政策、社会各方的重视和支持,这将对医学生的职业发展甚至创业成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创业教育是一个由教学内容、实践指导、配套服务等因素构成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方面完善。

(一)落实政策支持并使在校医学生充分了解

近几年,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更加细化的政策法规,但由于种种原因,落实并不十分到位。作为校方应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或采取相应的措施手段使医学生充分了解,充分受益。

(二)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

在“新医改”背景下,社会公众对健康的概念已不局限于生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扩展到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各方面。基于此,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不局限于防病治病,更需要医学生能够结合大众的医疗需求打开视野、大胆创新。医学院校的教育理念应从过去培养医学专门人才转变为塑造有专业医学背景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明确医学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等综合能力。提高创业教育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注重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浪潮下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依托校园文化,激发医学生创业意识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开放、影响力显著的动态系统,也是大学生发掘自身潜能的重要窗口。因而,营造健康、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对加强医学生创业教育至关重要。医学院校可以举办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创业大赛,培养医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精神;设立创业基金,以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设立专门机构,向学生提供与创业教育相关的配套服务;深入发掘校友资源中的创业成功典范,邀请他们回母校做相关的创业专业报告,加大宣传力度,使医学生认识创业、了解创业,激发潜能,打开视野和思路,意识到创业对医学生并非遥不可及[4]。

(四)培养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由于医学院校学生专业性强、团队意识薄弱、创业实践空间狭小,因而医学院校需积极在创业教育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打造一支既了解医学行业又具备创业知识、技能的师资团队。其中既包括专业理论教师、创业技能培训师,也包括创业成功人士甚至医疗机构的管理者、企业家,整合各类人力资源,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另一方面,要增设创业教育课程,使用规范化的教材,增加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信息化、综合化、系统化、实践化等原则。明确创业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包括知识结构、意识、能力、心理品质等。低年级学生进行创业基础知识学习;中年级学生进行创业技能和团队建设培养;高年级学生要在课余实现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力量将优秀项目进行研发和推广。

(五)搭建实践平台,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活动,是医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应重视并组织好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到生产实习、专业劳动,以此培养其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学校、社会、企业、机构之间的合作,为医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帮助;通过义诊、社区服务、机构挂职等,提升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医德修养,并按照社会的现实需要修正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综上所述,医学生创业培养是我国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长期任务,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需要长期磨练。同时,更需要来自国家、社会、学校的多方支持,此举将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医学生的充分就业和职业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郭琪.就业促进视角下的医学生创业教育[J].教育理论研究,2015(7):96-9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EB/OL].[2014-08-12].http:∥www.moh.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4/04/20140430131845405.pdf.

[3] 孟赵,陶庆宇,张楠.医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高等教育,2015(4):45.

[4] 王云鹏,时建伟,刘恭辉.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09(3):116-118.

*太原工业学院院级人文专项“从专业教育着手寓道于业——校园文化回归本位之路”(2015RWZX13)之成果。

Brief Analysis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DING Yunpeng

(TheSecondClinicalMedicalSchoolofShanxiMedicalUniversity,Taiyuan0300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of China′s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higher education,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that medical students face and some issues about individu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ve emerged. Meanwhile,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in medical colleges is lagging behind, not to mention many problems in other respects, such as the concept,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In fact, medical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practical needs of medical reform, medical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so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quires the support of the state, society and schools.

[Key words]medical colleges;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12-0084-03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12.023

[作者简介]丁云鹏(1987-),男,山西闻喜人,山西医科大学教师。

[收稿日期]2015-10-09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医学院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之歌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