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在老年急腹症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2015-04-12 01:49曾繁增钟志强朱蔷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6期
关键词:腹腔腹腔镜急性

曾繁增 钟志强 朱蔷

老年急腹症为一种常见多发的老年疾病,其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再加上老年患者身体机制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应用发展,临床提出给予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其切口小,可同时进行诊断与治疗,防止疾病漏诊。本次研究中,分析研究腹腔镜手术在老年急腹症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8分,排除严重心力衰竭、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腹胀、既往多次实施腹部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0~88岁,平均(74.0±1.2)岁;疾病类型:胃十二指肠穿孔10例,急性胰腺炎15例,肠梗阻13例,胆石症患者12例,急性阑尾炎10例。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2~84岁,平均(73.0±1.0)岁;疾病类型:胃十二指肠穿孔15例,急性胰腺炎12例,肠梗阻11例,胆石症患者9例,急性阑尾炎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辅助检查 给予患者大便、尿液以及血液等常规检查,结合CT、B超、血尿淀粉酶或部分患者经手术作出诊断,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恶心、休克以及急性腹痛等。手术适应证:观察患者基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比较稳定,无明显并发症;基本情况差,病情严重或早期出现休克,但短期内改善;并发症处于可控范围,短期准备后可实施剖腹探查;一般情况差,严重休克,意识模糊,合并严重的水电解质失调,腹内病变比较严重,应在术前做准备同时,实施剖腹探查。禁忌证:既往存在多次腹部手术史;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腹胀、严重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心力衰竭;推测合并广泛腹腔粘连。

1.3 方法

1.3.1 基础治疗 先实施常规基础治疗,抑制胰腺分泌:胃肠减压、禁食,使用抑制胰酶活性以及胰酶分泌的药物;给予患者液体复苏、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早期给予患者对致病菌敏感的可穿透血胰屏障的抗生素,采取感染防治,若有必要可给予患者解痉、镇痛等治疗。

1.3.2 手术治疗

1.3.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彻底清除腹部坏死组织,多管引流,术后冲洗腹腔。

1.3.2.2 观察组 入院后,先评估重要脏器功能,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价手术实施难度,是否需在实施急诊后延期实施腹腔镜手术,并做好伴随疾病的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实施气管内插管全麻,先在腹腔镜下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并依据具体的病情实施镜下治疗。若有必要手助腹腔镜手术,或实施中转开腹手术。具体疾病的治疗方法如下,(1)急性胆囊炎:在患者发病72 h就诊,入院后先对患者实施急诊术前准备。首先探查全腹,观察均可见胆囊大、大网膜包裹、胆囊充血水肿,观察部分有颈部结石嵌顿,脓性胆汁。术前注意做好粘连解剖,避免伤及周边脏器,尤其是三角关系,防止伤及肝外胆管,术前常规置管引流。依据胆囊结石位置、部位、管长度以及直径、粘连程度综合对手术难度进行判断,不能盲目自信、追求低中转率,掌握合适的中转时机,术后病理告知为急性炎症;(2)消化性溃疡:在患者入院后实施急诊手术,确诊后,手术有修补加高选择性迷失神经切断术、单纯缝合修补术,同时对腹腔镜进行冲洗,置管引流;(3)急性阑尾炎:发病后2~24 h就诊治疗,实施急诊手术,针对老年患者可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尤其是并发腹膜炎阑尾穿孔患者,因并发症少,阑尾切除阴性率低,术后所做的切口疼痛轻微,切口感染发生率低,具有早日康复、术后粘连肠梗阻少的优势,对异位阑尾造成的作用大。术后经病理显示为坏疽性阑尾炎或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腹部外伤:老年患者在外伤发生后,实施手术会将导致原有创伤加重而引发各种病理生理变化,应明确手术适应证。因腹腔镜治疗具有局限性,应选择适合的病例实施手术治疗;(5)肠梗阻:采用直视下建立气腹,选择第一个穿刺孔位置很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应遵循宁伤腹壁、不伤肠管的原则分离腹壁以及肠管粘连,尽量使用超声刀。梗阻时,可鉴别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因肠梗阻时,长臂扩张变脆、变薄,容易出现损伤,导致大量肠液溢出;不明显腹胀者,采用手术治疗时间段;若粘连比较广泛,需实施开腹手术治疗;(6)急性重症胰腺炎:一般在发病8~24 h入院接受治疗,首先清除腹腔内渗,之后将胃结肠韧带切开,显露出胰腺,电钩小心切开胰腺被膜,并采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对胰腺周围以及腹腔进行反复冲洗,分别置管引流在相应部位,术后采用生理盐水加甲硝唑、庆大霉素灌洗液冲洗腹腔,每天的灌洗量约为5000 mL,灌洗时间为6~8 d。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约30%~50%合并腹腔积液、小网膜囊、胰周,经腹腔镜灌洗引流不需切开清除含大量血管活性物质、肠道移位细菌、大量胰酶的渗液,并引流冲洗,减少腹腔炎性介质;采用含抗生素的灌洗液灌洗,可有效防止腹腔脓肿形成以及发生炎性反应,因此术后需结合其他综合方法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医院自行设计的量表评价护理满意情况,可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可、不满意四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体征、症状彻底消失,检查血常规恢复正常,胃肠功能恢复良好,为显著改善;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血尿淀粉酶基本正常,为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或病情恶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著改善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8.0863,P=0.004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腹痛消失、肛门排便、腹胀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x-±s) d

2.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x-±s)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2083,P=0.0225),见表 4。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对照组中,发热8例,腹痛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18/60);观察组中腹痛1例,发热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3/60),对症治疗后恢复。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2.9870,P=0.0003)。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加剧,相对应的老年患者的各种疾病发生率也不断增加。因老年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一部分患者急腹症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明确这一特点对于疾病后期的诊疗相当重要[2-3]。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重要脏器机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容易出现老年性痴呆、记忆力减退以及耳聋等症状,因此统计患者的病史时,要认真准确;老年人容易并发多种疾病,最为常见的是心血管疾病以及呼系统疾病,常因急腹症发作而伴随其他疾病的急性发作,而容易混淆对疾病的判断,对疾病预后影响较大;老年患者因各项身体机制处于衰退状态,反应迟钝,无明显升高的白细胞数及体温升高情况[4-5]。

腹腔镜手术为临床公认的有效治疗急腹症的手术方法,研究认为72 h内为最佳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时机,高龄并不是手术实施禁忌证[6]。合并严重心肺血管疾病患者,有长期反复发作的急性炎症病史,入院后高体温者、高血象为实施手术的禁忌证。为了提高手术实施成功率,临床应准确评估、处理高危患者急腹症前是否并发相关疾病。在手术实施前准确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以此为标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并对症治疗[7-8]。

因本次研究的患者为老年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且疼痛严重,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腹腔镜技术是临床新兴的一种微创技术,因其显著的优势,而被临床所广泛接受。腹腔镜可明确、全面诊断急腹症,且仅需20 min左右,安全性高,并发症少,避免因诊断延误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9-10]。腹腔镜提供开阔的视野,方便诊断,为后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提供有效依据;腹腔镜实施后造成的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在临床手术中,因腹腔镜实施价格低,更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尤其是肥胖的老年患者,若采用剖腹手术治疗可能会受到厚厚脂肪层的影响,且增加诊断疾病以及病源的难度。但腹腔镜手术则完全避免这一问题,在疾病诊断初期,腹腔镜手术可利用小切口检查腹腔内病症,最大限度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11-13]。

但腹腔镜实施诊治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腹腔镜手术实施后导致的并发症如空气栓塞、因CO2吸收而导致的高碳酸症对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患者造成的创伤大[14]。因此,临床可采用降低气腹流速,并间断性放气,压力不能高于1.33 kPa,缩短手术时间,依据具体患者的具体病情,术中可由内科医师监护治疗;腹腔镜实施难度大于开腹手术,且手术时间长;在术中有必要时需采用超声刀等其他器械;因不能触诊深部组织尤其是腹膜后脏器,并不能完全将腹腔镜取代开腹手术[1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腹痛消失、肛门排便、腹胀消失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老年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术中出血量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早日恢复。经调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表明腹腔镜手术更能获得患者的支持,更有利于促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临床对老年患者疾病的认知不断加深,通过仔细分析老年患者的急腹症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法,并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能够不断完善手术水平,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1]冒维海,陈义荣,张春锋.急腹症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16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6):3568-3569.

[2]施丽娟.急救护理干预对211例急腹症患者的心理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7):3868.

[3]郑燕萍.手术室巡回护士急腹症手术优质配合经验总结[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679-1680.

[4]李德红.多种超声技术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7):127.

[5]杜俊义.腹腔镜诊治普外科急腹症135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8):3136-3138.

[6]金汝芬.外科急腹症病人早期的急救和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4):214-215.

[7]陈加良,余霞玉,刘岘.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血管病变所致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4):2136-2139.

[8]刘福松.老年人急腹症的围手术期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7):54-55.

[9]卢政钢.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144-145.

[10]梅红,邹进军,宫少青.超声对腹腔占位性病变伴急腹症诊断价值的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29):6507-6508.

[11]田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急腹症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54-57.

[12]敬杰.急诊护理对急腹症患者并发症预防效果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3):11-12.

[13]潘见峰,倪迎喜.急腹症患者临床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2):93-94.

[14]李中华.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5):63-64.

[15] Ingrid M,Chakib A,Emmanuelle B P,et al.Journal club:acute abdominal pain in elderly patients:effect of radiologist awareness of clinicobiologic information on CT accuracy[J].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2013,201(6):1171-1179.

猜你喜欢
腹腔腹腔镜急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