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脾症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的一例

2015-04-13 15:20郭香婷许贤照傅丽玲
海南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上腹脾脏实性

郭香婷,许贤照,傅丽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多脾症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的一例

郭香婷,许贤照,傅丽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多脾症;误诊;肾上腺肿瘤

多脾症在脾脏先天异常中较为罕见,常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内脏异常等,较少单独存在,当其单独存在并且无临床症状时常常被超声医生漏诊、误诊而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多脾症误诊病例,分析总结其误诊的原因,提高对多脾症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54岁,因“血压升高1年,加重伴头晕1周”于2014年7月20日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74/112 mmHg(1 mmHg=0.133 kPa);彩超检查:左上腹可见多个实性中等回声团块,紧密相连,较大者约4.6 cm×3.2 cm,边界欠清,内回声尚均匀。受肿块影响,正常脾脏显示不清,左肾受压下移。CDFI:实性中等回声团块内可见管状血流伸入;超声提示:左肾上腺多发实性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图1)。上腹部CT增强扫描:左膈下可见多个大小相近的脾结节,密度均匀,较大者约4.4 cm×3.0 cm,结节之间窄蒂相连,上述结节平扫及强化方式与正常脾脏一致;CT诊断:多脾症(图2)。

图1 左上腹肿块血流显象图,肿块内可见管状血流伸入

图2 上腹部CT增强扫描图,左膈 下可见多个脾结节(箭头)

2 讨 论

多脾症在脾脏的先天发育异常中较少见,其特点表现为脾脏数目增多,个数不定,形态大小相近,可表现为结节状或球形状,密度大致均匀,CT增强扫描表现与正常脾脏相同;相互之间可见窄蒂相连[1];需注意与副脾、脾门肿大淋巴结及左肾上腺肿瘤等疾病相鉴别;副脾是指除有一个正常形态大小的脾脏外,另可见一个至多个与脾脏回声相延续的结节,内部回声与脾脏相似。脾门肿大淋巴结一般回声较脾脏的低,内部回声欠均匀,不与脾脏回声相延续[2]。左肾上腺肿瘤一般见于脾肾间隙,脾脏形态大小正常,部分肿块较大无法显示正常脾脏时可以借助腹部CT、MRI等进一步确诊。分析本例误诊的原因为:(1)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波动明显,左肾上腺区发现肿块时容易诱导检查医生往肾上腺相关疾病方面考虑而导致误诊;(2)患者高龄,腹腔气体较多,且肿块体积较大,占据左上腹,致使正常脾脏显示不清,左肾下移而导致误诊;(3)多脾症在临床上较少见,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内脏异常等,而本例患者为单纯性多脾症,无其他内脏异常,超声医生经验不足,较容易漏诊、误诊。

因此,我们提议超声医生应完善腹部超声检查,提高对多脾症的认识,在遇到类似情况出现时,应注意与副脾、脾门肿大淋巴结及左肾上腺肿瘤等疾病相鉴别,必要时借助CT、MRI等进一步确诊。

[1]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86-87.

[2]龚 兰.多脾症表现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10):795.

R657.6

D

1003—6350(2015)17—2641—01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7.0961

2015-01-23)

郭香婷。E-mail:718767772@qq.com

猜你喜欢
上腹脾脏实性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和胃化湿汤治疗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观察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右上腹瘢痕粘连下左上腹两新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改进策略
《犬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图版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