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音乐承载力

2015-04-13 07:13郑晨予
江西社会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承载力创作国家

■郑晨予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全方位开展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研究探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的中国,更是亟待塑造与传播新的大国国家形象。然而,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承载力体系架构中,音乐承载力往往被忽略。

一、确立音乐承载力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重要承载地位

针对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研究,国际上多从不同领域和专业进行切入与探讨,横跨市场营销、信息科学、管理学、旅游、国际关系、公共关系、国际传播、媒体、文化学等多个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结合各自专长,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概括说主要呈现出五大流派:来源国效应流派、方法论流派、国家品牌化流派、目的地品牌化流派、公共外交流派。

从上述五大流派的研究路径深入探寻发现,国际上对音乐与国家形象的相关性研究虽已初现萌芽,但一般还是停留在研究音乐对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1]的促进上。例如音乐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爵士乐在冷战中的运用[3]等。总体来看,多数对音乐之于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践上的运用力度不够,尤其是对音乐作为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其承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尚无人涉及。笔者以为,与科技一样,音乐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一代又一代音乐人的薪火相传,一波又一波音乐流派的传承发展,是人类创作力之于时间长河辉映出的开拓生机。对于音乐之于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作用和音乐承载力建设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应当赋予音乐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应有地位和恰如其分的学术定位。从音乐承载力来看,其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的重要承载意义至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一)音乐承载着国家思维与创新的最高水平

音乐的创作,与建筑一样,是带着锁链的跳舞,是遵循规则的灵动。一方面可以任想象力自由驰骋肆意挥洒,另一方面则需尊崇客观规律协调稳步推进。灵感与规律,尊重传统与开拓创新,是每一个创作者都必须处理好的一对辩证统一关系。例如,在节奏创作中,一方面可以自由地进行各种混合拍子(odd meter)的变化创新,但另一方面却是需要保证作品符合整体的律动规律。在和声创作中,一方面可以使用和声位移(harmonic displacement)或调式互换(modal interchange)等多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展现创作者精巧的设计思维,但另一方面却需要保证作品在和声方面满足其横向和纵向的合理性。在旋律创作中,一方面创作者甚至可以将旋律恣意悬浮在和弦进行(chord progression)之上,而不去考虑和弦内音(chord tones)的使用,但在另一方面却应尽量符合听觉规律,在设定的调式内活动。正如违背规律搭建的建筑易倒塌,没有创新的建筑又显沉闷而无生气一样,在这个问题上的拿捏处理是需要极高的智慧和哲学思辨能力的。Xenakis[4]进一步认为,音乐创作与一些特殊领域科学一样,在对其进行抽象化和正规化之后,即质变升华进入数学的研究领域。从简单到繁复,从繁复到简单,从形象到抽象,从抽象到形象,最终音乐作品美轮美奂的立体呈现,可使人的思维与创新蕴含的高超智慧登峰造极。在全球范围内大行其道的摇滚乐的真正魅力,正是在于其被合理铰链拴住下不断灵动的闪光巧思。一个国家的音乐创作若充溢着令人忍不住击节叫好、拍案惊奇、感动流涕的各种巧思,很难不令国家形象的传播受众对这个国家的思维和创新水准刮目相看。

(二)音乐承载着国家的开放与融合的特性品质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在面对强势音乐“入侵式”冲击时所展现出来的特性和品质,堪比军事上的雄壮凛然,金融上的厚重老道。首先,在遭受“音乐入侵”时,一个国家的本地音乐的应变纵深有多少?是被“一波流”打垮击溃,还是且战且退,“战略防御”?其次,这种应变同时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包容度和开放度。本地音乐是否能兼容并蓄,同化内化,择善而从,将“入侵音乐”中蕴含的先进创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有机地融合进自身的创作血液中,进而与其形成交相辉映各领风骚的“战略相持”局面?当前,中国本地音乐正处于大量接纳和吸收世界不同音乐风格流派的奋斗阶段,这恰恰说明了中国音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从中展现出中国国家形象的全球化视野和与时俱进的品格。再次,正所谓有来无往非礼也,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本地音乐在融会贯通之后,是否有能力开创全新的风格流派,开枝散叶形成全球或地区范围内的强势影响力,甚至反哺“入侵音乐”,进行“战略反攻”?

在这一方面,英国做了值得借鉴的示范。20世纪四五十年代,北美非裔美国音乐人携带着他们饱含深情营养多汁的蓝调音乐访欧,挟裹受众的心灵,一度成为英伦三岛的主流声响。英国本地的音乐人且战且退,暗下决心,虚心学习,在充分汲取了非裔美国音乐的根源乳汁后,1969年英国摇滚乐横空出世,Led Zeppelin,Deep Purple,Black Sabbath,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Pink Floyd,Queen,David Bowie,The Stooges等一批大师同时绽放,世界震动,“英伦入侵”般地反哺美国音乐。不止于此,十多年过后,在美国摇滚乐陷入发展方向的迷惘时,英国的新浪潮音乐再次透过大西洋拍打过来,二次反哺美国音乐。英国在受到北美“音乐入侵”后展现出的特性和品质,使人对其不敢小觑,甚至肃然起敬。

(三)音乐承载着国家的实力与活力的强弱消长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家特性,其活力、张力、国力与潜力的不同在音乐承载其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过程中一览无遗。在这当中,大国音乐所发挥的作用则更为明显。在21世纪这个新世纪,同为大国的美国的做法颇具有代表性。与韩国举全国之力孕育开发独一风格的韩流音乐不同,美国已不再以国家为单位,转而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细分为更小的音乐重镇来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纽约的百老汇大乐团,芝加哥的蓝调,底特律的嘻哈和电子音乐,西雅图的硬摇滚,旧金山的重金属,洛杉矶的好莱坞电影音乐,纳什维尔的乡村音乐,新奥尔良的爵士乐,奥斯丁的现场音乐,举不胜举,不一而足,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足以与一个国家的音乐一较高下的实力。一方面,其各自音乐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彰显着大国的张力,另一方面,其各自在摇滚、爵士、蓝调、灵魂乐、乡村乐、节奏蓝调、嘻哈、流行、电子等各个方面不断有世界级的音乐人和音乐作品涌现,此起彼伏继往开来,引领世界音乐的前进和发展,彰显出大国的活力。此外,它们还各自与数个不同产业跨领域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合作共振。洛杉矶好莱坞生态系统中音乐与电影的交融,奥斯丁西南偏西南大会(SXSW)生态系统中音乐与科技的携手,无一不彰显出将其实现的大国国力。最后,坐拥数个北美音乐重镇,对于美国而言相当于建立了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储备。当产生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多样需求时,它将能够迅速提供相应的人才和资源,在实际上提升了国家潜力。

音乐承载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具有诸多优势,既能立足当下取得短期效益,又可放眼未来收获长期效应。这是由音乐的持续影响力所决定的。当一个国家的某个音乐流派和风格真正触动了传播受众国的音乐人们,被他们所接纳、惊喜、赞叹、学习,并融会贯通到当地的音乐创作中,便如同洒下了长期塑造与传播来源国国家形象的火种。本地音乐人们创作的基于来源国音乐流派和风格的作品,或汲取其养分开创的新的音乐流派和风格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持续影响力的火种并不是按照常规的地理远近或时间先后散发的,而是可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球范围内承载长期的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音乐的流派和风格走到哪里,打动到哪里,哪里就是共振发扬的网络节点。

二、破除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对音乐承载力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

不得不承认,中国在音乐承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问题上,仍存在一些误区和误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音乐承载力优势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既要探本溯源又要正本清源,切实破除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

(一)破除对中国音乐“不自信”的认识误区

一是对“中国声音”的不自信,认为中国音乐不被世界主流所接受;认为与西洋强势音乐相比,中国音乐总体水准不高;认为中国风格的音乐流派仅属世界音乐中的小众流派。当然,我们不能无视西洋音乐的总体高水准和巨大影响力,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中国音乐独特魅力的客观判断。事实上,中国声音是世界渴求的声音。中国音乐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人文思想成果集大成之“六经”中,“乐经”乃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音乐自成体系且別具一格,具有个性独特的意境彰显和美学追求,中国人追求音乐旋律的悠扬空灵和一咏三叹。中国古代音乐造诣高深者,其对音乐美学意境的营造演绎可谓出神入化。中国音乐其发源发轫之基本元素与世界主流音乐殊途同归,甚至时至今日仍然可以同频共振。中国民族调式中的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中本身就包含在古典乐体系和爵士乐体系当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大小调五声音阶(major/minor pentatonic scale)。在世界主流的音乐流派中,更是与爱尔兰的凯尔特音乐(频繁地运用五声音阶)和北美的蓝调音乐(五声音阶加上蓝调音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再加上,通过在角徵或羽宫之间分别添加一至两个偏音构成六声和七声调式,如蓝调音符的添加一般,给旋律和和弦体系带来创作上无与伦比的变化和空间。

二是对中国的创作和创新能力不自信。音乐的创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汲取的养料非常重要。中国文化与生俱来就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吸纳性,从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到五四运动的风起云涌,中国文化正是在破与立的迭代递进中兼收并蓄而脱胎换骨。音乐也不例外。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音乐秉承“拿来主义”,在学习借鉴和推陈出新中提升音乐创造力,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人,眼界打得更开了,耳朵塞得更满了,可供使用的工具更多了,开创的心气和干劲更足了。这一批音乐创作人才终将脱离学习和模仿的阶段,做出拥有自我特色的、引领世界潮流的、启发世界上其他音乐人的作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21世纪初,以美国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兴盛时期。这几十年美英的音乐人把认为能够玩的创意和巧思都尝遍了,如今进入了倦怠期,正是中国音乐人“风景这边独好”的大好时机。

(二)破除对音乐承载力“被低估”的实践误区

一些人认为,音乐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承载作用不如其他方面,在质的规定性方面,是弱势而不是强势的。其实不然。恰恰相反。音乐自身拥有强大的形象塑造魅力,声响在时间的维度铺陈开来,饱蘸浓墨在频率的纸卷上挥洒勾勒,各种闪耀着思维光芒的结构编排、创意巧思纷至沓来,应接不暇。“按对按钮”(push the right buttons)是提升传播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方式,而音乐恰巧是按对按钮的华丽闪光。只要做在点上,受众的感动即喷薄而出,由塑造的声响形象从耳膜直通内心恣意绽放。此外,音乐可以与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其他载体无缝对接、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产生数量级上的传播效果和效果的提升。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电影与音乐的互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与由John Williams作曲,Itzak Perlman演奏的同名主题曲以“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之势感动世界受众。在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文字、图像、声音、影像都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音乐与其中任一或多个元素的共振,将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除此之外,音乐自身亦拥有强势的传播力。如:音乐表演现场的血脉贲张,音乐人与观众的互通呼吸,共搏心跳。在创作中,艺术家们往往因为投入而得以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感官和注意力都集中和专注在了作品本身。一方面,专注聆听音乐能将听者带入这样的沉浸状态。另一方面,音乐又能站在感官的聚光灯之外,不占据受众生产生活的注意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无孔不入的背景声响,既能形成与受众的人、事、物相联系的条件反射,又能不时地将传播受众的注意力引向声音本身。我们常常发现人们在回忆起某一个时期的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物件时,总会提起某支歌曲,在听到某支歌曲的同时又陷入回忆。在生产生活时,以音乐陪伴,在乐曲进行到某一个时刻时,突然从正在进行的活动中抽离,发觉到声响的美好。这些,都是背景音乐的特性在起作用。

破除对音乐承载力“被低估”的实践误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针对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面临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实践中积极引入和充分发挥音乐承载力的重要作用:

一是,针对中国国家形象在塑造与传播的过程中,未能获得公平公正对待的问题,以音乐助正之。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间软实力的相互竞争。在各国一直考虑其国家利益或意识形态的背景下,中国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不时受到不平等或不公正的对待。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却又亟须客观公正的竞争舞台。

与竞技体育类似,音乐能为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提供一个独特的平等公正的竞争平台。其核心为以作品来说话的精神。事实上,古典音乐作品创作水准的高下曾一度被欧洲各国用来作为衡量文明程度的指标。为什么能够拿作品来说话?因为音乐的创作是没有门槛的,它不分阶级,跨越时间与空间。无论是18世纪德克萨斯州棉花地中的非裔美国奴隶,还是20世纪纽约上东区的金融大鳄和律师,抑或千禧时代加利福尼亚州湾区的硅谷互联网创业者,都可以创作音乐。在这个维度里,这是一场公平的竞赛。

二是,针对国家形象在塑造与传播过程中未能融入世界主流,引发共鸣,打动受众的问题,以音乐助融之。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地球村中充满了竞争与合作、碰撞与融合的辩证法。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一方面需要“不为人后”的“独树一帜”,另一方面又需要“春风化雨”般的“神会心契”。然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如何与世界主流融汇、贯通到成功打动传播受众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音乐,则可以从独特角度为这一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它与生俱来,婴儿在母亲的身体里时便聆听着心跳,不需要教化就能欣赏;它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受肤色、语言、种族的影响。即使是对国家有刻板印象或意识形态冲突等问题的传播受众,也不妨碍欣赏;更为重要的是,它是直击人心,拷问心灵的艺术,甚至能在哲学的高度达到相互理解和共鸣。这种相互理解与共鸣是强烈、自主且印象深刻的,一旦成功生成则不易被外界干扰动摇,于无形中冲淡和化解他国的心理防线和人为壁垒。

三是,针对中国已是崛起的大国,与之地位相称的大国形象却尚未完全树立的问题,以音乐助树之。

音乐对塑造和传播大国形象有着重要意义。音乐是没有门槛的,音乐又是最有门槛的。从音乐人的微观层面上来看,创作和演绎音乐需要耗费大量的闲时间、闲心力和闲钱,不断地练习、学习、实践和反思,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累积和花销。从国家的宏观层面上来看,国家音乐的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战略的策划设计,融合科技创新的助力推进,其他创意产业的协作共振,以及与他国的合作交流,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资源整合运作的能力。在这一方面,韩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其将韩流音乐确定为国家战略,专注于以电子音乐为主体的创作,在主流社交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上传播,借力舞蹈、设计、戏剧等创意行业,虚心向世界学习交流与合作。如今的韩国已培育出一批以Teddy Park,Double Sidekick,Shinsadong Tiger,Brave Brothers等为代表的世界级音乐人,打造出一批引领世界潮流的团体和相应作品,承载韩国国家形象。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音乐领域进行全面投入,多点开花,而不局限在单一音乐流派和风格上,才更符合塑造与传播大国形象的目标和定位。富强的中国拥有强大的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运作音乐承载大国形象的时机已然成熟。

三、着力构筑和重塑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音乐承载力

从增强和提升中国音乐承载力的战略大局出发,研究探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音乐承载力,应当立足于国际化博弈和全球化视野,以内生外化驱动和人文科技创新为基点。毫无疑问,增强与提升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音乐承载力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宏观的战略设计,针对性的对策制定,以及具体的运作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笔者仅就此提出一些集约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确立前提基础:认清和确立中国音乐内核优势

确立中国音乐内核的优势引领定位至关重要。传统上,西方音乐更重视和弦与节奏,强调多声部复调音乐(polyphony)的交响重奏,而东方音乐则更重视旋律,强调单声部音乐(monophony)丝竹管弦的齐奏。这恰恰反映了东西方处世哲学的不同。西方关注某一个群体中的团队配合,协作中给出尊重的空间,各自闪光。而东方则从个体的视角出发,强调天人合一,关怀单一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关注单一个体的自由与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恰恰与当前崇尚个性奔放的世界主流价值观一致。

此外,中国音乐重旋律恰如龙之双眼,给了音乐创作以灵魂的内核。坐拥旋律,通过为其编配和弦(harmonization)及编曲(arranging),与当今世界音乐主流,大行其道的爵士乐体系嫁接、融合与共振,极有可能创作出被全世界所接受的登顶之作或大共鸣之作。中国音乐在这一方面的创作正是方兴未艾,大有可为。而对于已编配和弦的旋律,仍可以对其进行重配和声(reharmonization),老树新芽,旧貌新颜,始终作引领世界音乐前进方向的弄潮儿。

立足于古为今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提升音乐承载力有着方法论式的指导意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提升话语权和与国际游戏规则博弈等问题。既要坚持在音乐领域内大国崛起,敢于善于发出中国声音,又要注意在音乐领域内合作交流,与世界和而不同,处理好“以我为主确定游戏规则”与“适应世界游戏规则”的对立统一。

更为具体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虽重视旋律,但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是“重文轻武”式的不以曲为意。宋词和元曲都选择以曲作为格式和框架,先有词牌与曲牌的曲,再填词创作。曲是务实固定的,而词却是务虚变换的。以变化无穷的词务虚写意,创作出光怪陆离的意象意境,是对国家音乐形象的再塑造,也是提升音乐承载力独具一格的途径方法。

(二)构建架构体系:从系统性重塑和战略性引导来构建音乐承载力的架构体系

音乐承载力自成多个维度的体系架构,是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展现了音乐承载力的具体构成。音乐承载力的构建前提是确立音乐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一前提之下,音乐承载力体系架构的主要立足点和支撑点分为三大方面:

第一,音乐承载力的载体架构——包含本国的核心音乐理念;属于音乐朴素本质的创作、演绎、教育和鉴赏;属于音乐触角延伸的宣传、活动、平台、交流与合作,以及从音乐提升出的品牌和模式。

第二,音乐承载力的功能架构——包含用于实现音乐政治功能的导向功能模块,用于孕育音乐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功能模块,用于与不同领域产业资源整合,综合出新,以及合作联动的融合功能模块和共振功能模块。

第三,音乐承载力的支撑架构——包含音乐的组织保证、政策支持、人才培植和科技推动。

(三)注重学习借鉴:加快洋为中用之步伐

图1 音乐承载力的体系架构

广泛的群众基础及有效的人才培育是提升音乐承载力的“厚积”手段。在这方面,美国音乐提供了两点很好的借鉴:一是追求使用最为专业的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长, 也正是因为工具的使用。这种追求看似会使自身素养还未达到水准之上的音乐人浪费专业资源,但正是由于专业工具的加入,音乐人从思维到习惯到体验都不可同日而语。追求专业的“偏执”亦激发了其发现世界最好资源的灵敏嗅觉。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喜欢美国音乐的孩子对领域内的前沿如数家珍,这是非常可贵的群众基础。与使用专业工具带来的生产力提升相较,其配备的花费是具有高性价比的。

二是采取速成的入门法则,这与美国的速食文化一脉相承。先不深究原因原理,直接上手前人总结的规律,立即就能实现想达到的各种功能和效果,专注于作品的创作,这直接缩短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起飞所需的“起跑长度”,培养和激发了创作的兴趣和信心。美国在人才培育时非常重视两个词,一个叫作直接动手能力(hacking),一个叫作入门流程书(tutorial),这是速成法则的一体两面。事实上,速成的入门法则也符合当今世界强势传播力的“易入门,重直观,强冲击,深内涵”的构建准则。通过速成的入门法则完成“看山是山”式的直观的冲击力作品创作,回过头再进行“看山不是山”的反刍和提高,最终体会到发掘音乐中创作的奥义,进入到“看山还是山”的创作新境界,这也是提升音乐承载力的“薄发”。

此外,美国将音乐分散到各大创意优势产业与之各自共振,以及韩国将各个创意产业的力量集中到某一音乐流派的运作,也是提升音乐承载力值得参考的方式方法。

(四)引入再生动力:借足科技东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科技对提升音乐承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算法作曲(algorithmic composition)技术能够助力音乐人,处理好音乐创作中尊重传统与开拓创新,规律与灵感的辩证统一关系。传统和规律对应着计算机科学中的模式,而创新与灵感对应着计算机科学中的随机。通过对往昔作品进行信息提取,可发掘创作人由直观思考和广泛聆听作品所不能发现的高维创作模式和遗漏的巧思细节。同时,由计算机的随机亦可为创作人提供出乎意料别具一格的灵感素材。

第二,众筹(crowd-sourcing)技术能为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国际一线水准音乐人才向心力弱的问题提供帮助。通过人机交互的众筹平台,将复杂的音乐创作系统工程自动划分成一个个小的模块,由具有不同背景和能力的音乐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放大中国音乐创作人的群体智慧。

第三,新媒体艺术领域于全球迅猛发展,正成为创意的新热点。它不仅为音乐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和表现的工具,以及实现新的可能性的创作空间,其自身更是作为艺术与科技的交叉点,为音乐与其他创意产业的合作共振,搭建起了隐形的桥梁和纽带。让音乐在新媒体艺术领域大放异彩,正是抓住了世界未来的主流创作趋势,独辟蹊径地提升音乐承载力。

第四,科技除了可在塑造方面强化音乐承载力之外,在传播方面亦能很好地提升音乐承载力。在社交媒体、移动媒体和互动媒体逐渐成为主流传播载体的新媒体时代,依靠科技可搭建新的音乐传播平台,运作形成中国的音乐主流话语权;依靠科技可孕育新的音乐传播手段,全天候地抢占受众的音乐内容接收窗口;依靠科技可生发新的音乐传播模式,以数据挖掘为基础,发掘关键节点,搜寻关键路径,提升音乐传播效率。

[1]Leonard,M.,etal.Public Diplomacy.London:Foreign Policy Centre,2002.

[2]陈玉聃.音乐的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文化视角[J].外交评论,2011,(3).

[3]曾琳智.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运用及影响探究——以美国爵士乐在冷战中的运用为例[J].国际观察,2013,(3).

[4]Xenakis,I.Formalized Music:Thoughtand Mathematicsin Composition.(2nd edition).Hillsdale:Pendragon Press,2001.

猜你喜欢
承载力创作国家
《一墙之隔》创作谈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创作随笔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
潜艇极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创作心得
对受压加劲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