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顺义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2015-04-14 05:54朱红霞李彦丽郑玉明张新会张松建
海南医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顺义区肠道病毒流感病毒

朱红霞,李彦丽,郑玉明,张新会,张松建

(1.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北京101300;2.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地方病控制科,北京101300)

·疾病监控·

2011-2013年顺义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朱红霞1,李彦丽1,郑玉明1,张新会1,张松建2

(1.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北京101300;2.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地方病控制科,北京101300)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11-201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构成及流行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集顺义区医院发热门诊、儿科、呼吸科三个监测科室门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292份,利用多重RT-PCR和PCR方法进行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博卡病毒和肠道病毒检测,结合病例流行病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2份咽拭子中检出95份阳性样本,阳性率为32.53%(95/292)。病毒病原谱构成前三位为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检出阳性率全年均有检出,其中2月、6月、7月、10月、11月病原检出率大于50%,11月检出率最高,为72.00%,其余月份检出率较低,9月最低,为10.34%。不同年龄组病毒感染的病原谱也不同,其中0~4岁组以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5~14岁组以鼻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为主;15~24岁组、25~59岁组均以甲型流感和副流感为主;60岁以上组以副流感病毒为主。结论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为顺义区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不同月份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率不同,并且不同年龄组易感的病毒也不同。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流行特征

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病率高、传播快、对人民健康危害巨大。为了解顺义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现况、主要病原体活动水平及流行动态变化规律,进一步做好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自2011年1月起,以顺义区医院作为疾病监测哨点,开展了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调查。本文对顺义地区2011-201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构成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随机选取顺义区医院发热门诊、呼吸科、儿科三个监测科室就诊的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鼻塞、流涕、咳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例的咽拭子,2011-2013年期间按每月采集5~10件样本,每周均衡分布,共采集咽拭子292份,同时收集患者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

1.2 试剂与仪器 样本核酸提取试剂为德国GIAGEN公司的QIAamp viral RNAmini kit试剂盒;RT-PCR检测试剂为美国PROMEGA公司的GO TAQ聚合酶;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均为美国伯乐公司制造;荧光PCR仪为罗氏480,使用的荧光检测试剂是ABI公司的AgPath-ID One-Step RT-PCR Kit。

1.3 核酸检测 由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检测分成7套PCR检测体系:(1)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2)呼吸道合胞病毒采用多重巢式PCR检测;(3)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肠道病毒也采用多重巢式PCR检测;(4)冠状病毒采用RT-PCR检测;(5)腺病毒采用PCR检测;(6)博卡病毒采用巢式降落PCR检测;(7)偏肺病毒采用RT-PCR检测。

1.4 核酸电泳 取5 μl PCR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120 V,30min。凝胶成像仪观察bp条带分析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病原谱检测结果292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标本中阳性标本95份,占32.53%。因其中17份检测出两种以上病毒,共计检出阳性结果115个。对所有阳性病原体进行分析,其病原谱组成前三位的优势病毒为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见表1。

表1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构成

2.2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时间分布 通过对不同月份采集样本的检测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月、6月、7月、10月、11月病毒阳性检出率大于50%。经χ2检验,各月病毒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4,P<0.05),11月最高,为72.00%,9月最低为10.34%;冬春季与夏秋季病毒阳性率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413,P<0.01),冬春季(72/154)高于夏秋季(43/138)。1~4月前三位优势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5~9月优势病毒为副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10~12月主要优势病毒为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见表2。

表2 不同月份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构成(份)

2.3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的年龄分布 对不同年龄组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0~4岁组检出阳性率最高为69.64%(39/56),60岁以上组最低为18.18%(4/22)。经χ2检验,各年龄组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81,P<0.01)。对不同年龄组病例病毒阳性构成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的优势病毒不同:0~4岁组以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5~14岁组鼻病毒和肠道病毒为主要优势;15~24岁组甲型流感和副流感占主要优势;25~59岁组甲型流感和副流感为主;60以上副流感病毒为主。各年龄组病例病毒阳性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χ2=80.066,P<0.01),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构成[例(%)]

2.4 混合感染情况 单件标本同时检出两种以上病原体为混合感染,共17件样本检测为混合感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5.82%。0~4岁组10例(17.86%),5~14岁组5例(12.19%),25~59岁组2例(1.80%),这些混合感染的病例中,同时感染两种病毒的15例,同时感染3种病毒和4种病毒的各1例。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为副流感病毒混合肠道病毒6株,副流感病毒混合鼻病毒1株,副流感病毒混合腺病毒1株,鼻病毒混合肠道病毒3株,鼻病毒混合腺病毒1株,鼻病毒混合甲型呼吸道合胞病毒1株,腺病毒混合甲型流感病毒1株;3种病毒混合感染1株为副流感、甲型流感和鼻病毒感染;4种病毒混合感染1株为鼻病毒、肠道病毒、偏肺病毒、乙型流感混合感染。

3 讨 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十分复杂,定期监测并掌握辖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对辖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警预测及人群防控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有研究显示,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构成前三位的为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1]。本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顺义区2011-201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为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这与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有明显不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为北京市分析的数据来自冬春季,而顺义区监测的时间段为全年。

从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的时间分布看,顺义区1~4月份前三位优势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5~9月份优势病毒为副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10~12月主要优势病毒为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可以看出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几乎贯穿于全年的始终,甲、乙型流感病毒冬春季节为高发,与以往监测报道结果相一致[2]。夏秋季节以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鼻病毒流行为主,提示夏秋季节应关注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鼻病毒的预防与诊疗。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组病例感染的主要病毒种类不同。其中0~4岁婴幼儿组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构成比较高,这与国内的许多报道不一致[3-4],这提示应关注婴幼儿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防治。5~14岁儿童组以鼻病毒和肠道病毒为主,15~24岁青少年组甲型流感和副流感占优势,25~59岁成人组则以甲型流感和副流感为主。60岁以上病毒检出阳性率较低,可能原因为年龄较大者对各种病毒具有特异性抵抗力不易感染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混合感染情况多见于儿童,尤其是0~4岁小年龄组占17.86%,原因可能是小儿呼吸道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抵抗力低所致。同时本研究也发现了少量的新发病毒,如偏肺病毒和博卡病毒,由于发现的数量较少,与2011-2013年龚成等[5]对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人偏肺病毒流行状况分析相比,还不能掌握其真实的流行规律。

综上所述,顺义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发现10种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不同月份、不同年龄组易感病毒有不同特点,应继续加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流行特征的监测。

[1]黄 芳,石伟先,崔淑娟,等.北京地区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流行特征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1,18(4):97-100.

[2]段 玮,王全意,王小梅,等.2006-2007年北京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09,3(1):11-13.

[3]卢桂兰,彭晓旻,梁慧杰,等.儿童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患者的病毒载量及相关临床症状研究[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1,18(2):36-40.

[4]杨 鹏,张 奕,石伟先,等.医务人员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效果评价的整群随机临床试验研究[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1,18(3):65-70.

[5]龚 成,石伟先,崔淑娟,等.2011-2013年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人偏肺病毒流行状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2):219-220.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n virus etiology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from2011 to2013 in Shunyi District of Beijing.

ZHU Hong-xia1,LI Yan-li1,ZHENG Yu-ming1,ZHANG Xin-hui1,ZHANG Song-jian2.1.Department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Shunyi District Hospital,Beijing101300,CHINA;2.Department of Endemic Disease Control,Shunyi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1013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virus distribu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from2011 to2013 in Shunyi District of Beijing so as to provide the data for the preventive strategy,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A total of292 throat swab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Fever Outpatient Department,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and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i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Hospital.By multiples RT-PCR and PCR,influena A virus,influenza B virus,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parainfluenza virus,adenovirus,metapnermovirus,rhinovirus,coronavirus,human bocavirus and enteric virus were detec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A total of95 positive results were obtained from the292 samples,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32.53%(95/292).The dominated viruses in the pathogen spectrum were parainfluenza virus,rhinovirus and influena A virus.The positive ratio for the virus detection was high in Feb.,Jun.,Jul.,Oct.,Nov.,and it was the highest in Nov.(72.00%)and the lowest in Sep.(10.34%).The dominated viruses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months and in different age groups,with rhinovirus and parainfluenza virus for the0~4 years age group,rhinovirus and enteric virus for5~14 years age group,influena A virus and parainfluenza virus for the15~24 years age group and25~59 years age group,and parainfluenza virus for the more than60 years age group.ConclusionParainfluenza virus,rhinovirus and nfluena A virus are the main pathogens leading to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during winter and spring in Shunyi District,and the pathogens have specific epidemiolog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detection tim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Virus;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R56

A

1003—6350(2015)20—3092—03

2015-03-28)

10.3969/j.issn.1003-6350.2015.20.1125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2 ZX10004206)

朱红霞。E-mail:zhx2988@126.com

猜你喜欢
顺义区肠道病毒流感病毒
顺义区总工会慰问支援防疫医护人员
顺义区总工会积极慰问抗疫一线职工
走进“北京最美乡村”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中美科学家发现猪流感病毒H1N1已传播给狗 重组成新病毒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北京市顺义区许连生名师工作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