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的创新与突破——兼评聂珍钊教授《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2015-04-14 11:24刘茂生蓝云春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导论文学批评伦理学

刘茂生,蓝云春

(1.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在中国当代文化普遍失语于世界学界,文学批评长期处于理论话语缺失、理论脱离实际、且伦理缺失的语境下,自2004年首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来,聂珍钊教授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丰富和完善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和批评理论体系,为在世界文学批评界建立当代中国学术立场做出了贡献。《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①文中所有引文均出自《文学论理学批评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仅在引文后标注页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导论》)是其十年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该著作首次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解决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实践中的一系列基本学术问题,学术价值重大,被列入我国“十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且已入选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首先,《导论》一书理论建树成果丰硕,为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原创性批评理论构建了理论和话语体系,使其成为了科学的方法,实现了对西方伦理批评的超越。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被引进至中国,我国在接受和运用西方理论的过程中忽略了自己的理论建设,是丧失与西方学术界平等对话权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在2004年“中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作为对吴元迈先生呼吁 “注重自己的理论思考、探讨与建树”的回应,聂珍钊教授首次提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批评理论。该理论在借鉴西方伦理学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主张“从伦理视角阅读、分析、阐释和评价文学”([1]-1)。

美国伦理批评自20世纪80年代起已逐渐成为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至今为止,“伦理批评在西方只是一个广义的概念”(3),其遭到质疑和反对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未 “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尤其缺少明确的方法论”(3)。美国伦理批评未尽的任务在《导论》中得以完成。该书两编中的第一编“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研究”对文学起源、文学本质等问题进行了重新阐释,并系统介绍了该批评的基本理论。《导论》在对古今中外文学、美学、词源学等著作研读的基础上旁征博引、破立结合,对“文学定义”、“文学经典化”、“文学文本论”、“文学物质论”、“文学教诲论”做了深入分析。文学起源于“人类最初表达伦理的需要”(16),文学的“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13),“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其伦理价值”(142),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13)。除此以外,书后所附“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解释”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53个术语进行了定义,如伦理环境、伦理选择、伦理混乱、伦理禁忌等,概念清晰、表述准确、详略得当,颇具参考价值。

其次,《导论》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践范例,从全新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解读,新观点、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代表了中国学者努力打造学术精品并试图与世界接轨和“对话”的治学精神。聂珍钊教授充分认识到 “就文学批评而言,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应用”(130),而且,同西方学术界平等对话的重要前提是我们要有研究作家作品的学术专家和学术权威([2]-17)。《导论》充分体现了著者对理论应用和作品研究的重视,有助于促进我国文学批评中长期以来理论脱离实际、不研究文学等问题的解决。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具有“不研究中国文学实践,也不研究外国文学,一味从理论到理论”的倾向(292),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提出正是 “希望借此解决我国文学批评中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8)。因此,《导论》不仅在第一编通过深入剖析经典文学范例进一步阐述了相关概念和问题,更专设了第二编“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践运用”,打破经典文学研究的固有思维模式,对数部中外文学作品进行了解读。

例如,以柏拉图为代表的道德批评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伦理学批评均关注文学伦理性质,厘清两者关系很重要。为此,《导论》第六章第三节“经典文学的范例剖析”分别采用了道德批评和伦理学批评方法对《哈姆雷特》进行解读,旨在说明两种批评方法的差异,分析透彻,结论水到渠成:“道德批评重在评价行动自身和行动的结果”,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 “重在探讨行动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因,重在分析、阐释和理解”(133)。《哈姆雷特》中那段举世闻名的“To be or not to be”的内心独白已有众多解读。然而,结合当时独特的伦理环境,从“伦理禁忌”切入对这个复杂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形成新的认识:这段内心独白并非表达哈姆雷特关乎生死的抉择,而是“他面对伦理两难无法做出选择的思考”(293)。聂珍钊教授在和当今莎士比亚研究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大卫﹒贝文顿教授和温蒂﹒奥姆斯特德教授探讨这一问题时,他的精辟见解受到了两位教授的一致鼓舞和赞许。此类新观点在《导论》中比比皆是,是“中国学者独立思想品格”([3]-173)和作者逻辑思维缜密性的最佳注脚。

《导论》第二编从文学伦理学视角重读古今中外经典,对作品有了全新的理解,对于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国际战略具有示范意义。该部分所选经典文本包括 《俄狄浦斯王》、《德伯家的苔丝》、《老人与海》和中国五四时期的诗歌。这些作品的解读已非常丰富。根据文学的伦理特性,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它们进行评价和阐释,观点焕然一新。例如,命运学说和“恋母情节”学说是评论界用来解读《俄狄浦斯王》的两个重要视角,影响深远。然而,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伦理禁忌”和“伦理意识”重新解读该作,认为这是一部俄狄浦斯“在伦理和道德上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和自我救赎的悲剧”(185),自始至终起作用的是他的“伦理意识”。当把《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置于人与自然两种不同伦理秩序中”,《导论》也有了新发现:老人放弃人类社会的伦理规则去接受动物世界的伦理时,把自己当成了一条按照丛林法则生活的鱼,成为了生存竞争的失败者;带给我们的诸多伦理启示包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能伦理越位,不能毫无限度地入侵大自然留给其他生物的领域”(213-215)。可以看出,新方法带来的新见解为认识文学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可能。

第三,《导论》在理论介绍和范例剖析时都同时吸收了中西文学养分,让文学伦理学批评根植于中西文学沃土,说明该批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蓬勃生命力,也是著者试图纠正中西文学批评方法失衡局面,实现“对话”的重要举措。西方引进的文学批评可以用来分析中国的文学作品,由中国学者首倡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同样适用于中西文学。《导论》为了说明文学自古以来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经验保存下来并与他人共享,形成生活规范”、“提供教诲”(7),所举例子既有中国的卜辞和诗歌,也有西方的史诗。在分析“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时,除了以《道林.格雷的画像》等西方作品为例,还分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聊斋志异》,说明理性意志(人性因子)约束自由意志(兽性因子)是“祛恶存善、修行成人”的关键所在(47-49)。

《导论》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中国学术话语产物”的实用“导论”,既有理论的高度创新,又有范例的深入剖析,体现“中国学者独立学术立场”的同时使得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更易理解和操作,对于在国内外推介该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学届嘹亮的“声音”、促进世界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前,“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心”的成立已成为促进国际交流、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同时,“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三届,每届均吸引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专家和学者参加,文学伦理学批评已真正登上了文学批评的国际大舞台,并发出了中国学者嘹亮的“声音”。

[1]聂珍钊.文学论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5(5):16-24.

[3]刘茂生.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的可能空间——兼评《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J],外国文学研究, 2006(6):171-173.

猜你喜欢
导论文学批评伦理学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