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2015-04-14 13:35李秀昆
中国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影响

李秀昆

【摘 要】本文分析了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取得的成效,探索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更好适应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会计工作;影响

一、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取得的成效分析

1.实现了会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使得会计工作更具规范性,缩小了其与企业会计工作之间的差距。举例来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开始注重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概念的运用,不断改革自身的会计操作方法,这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构建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使之能够平稳过渡。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建设不断向企业的会计制度建设靠拢和学习,增强自身在会计核算、对外投资、融资租赁等方面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能够平稳发展、健康发展,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更加准确和真实。

2.提升了会计工作可比性

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会计如何实现会计工作的可比性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和会计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事业单位之间统一会计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的加强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让各个行业的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工作时具有统一的基础,夯实了会计制度建设,推动了会计制度和原则的基本思想和知识储备。

3.提升了会计工作适应性

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更深层次上思考了政府预算管理工作,加大了对政府财政制度改革和结算制度改革的适应性,让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应对政府政策的变革。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也能够更好地和其他政策配套,进而开展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积极作用在政府预算管理方面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4.提升了会计工作的配套性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在近年来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实现了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收支管理工作的配套。国家财政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也加大了其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配套性,这使得国家的财政管理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推行。

5.降低了制度运行成本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能够行之有效地降低会计制度运行成本。会计制度如果能够明了清晰,那么学习会计制度的成本、培训人员的成本、执行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成本都会大大降低。此外,制度在执行时更具有公信力,可以滿足各个层次会计人员执行会计工作的具体需要。会计运行成本的降低能够促进会计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理论知识和丰富,为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行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扩充了企业的人才队伍和知识储备。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改革措施

1.重新定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事业单位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切实适应新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就必须对自身具体会计工作和面临的外部工作环境有准确的认识和定位。首先,事业单位要明确自身会计工作的目标是什么,自身会计工作的职能有何特殊之处。笔者认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点依然是政府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明确去向,这也是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程序的重点。另外,事业单位应该适应自身市场行为越来越多的倾向,加强对经营活动、投机性投资的核算和管理,适应强度更大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决策工作,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保持在完善财务管理指标、加强多样化的会计信息收集上。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加强对会计信息的有效监督、树立正确的会计工作理念和财务管理理念,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的进一步细化。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唯有站在市场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定位和深刻反思,才能保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健康发展、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良好运行。

2.加强会计规范化体系建设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范化建设是会计体系规范化建设的两个主要方面。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特点的具体分析是会计体系规范化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国事业大内工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具有国有性质,大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都是非盈利性质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目标并不是最大限度获取盈利,这和企业性质的会计工作目标大相径庭。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这是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具有的共同性。事业单位规范化体系建设不仅仅要在某一行业内执行,而是要在整个事业单位体系中推行。第二,为了使得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化需求,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事业单位改革应该将重点放在会计核算指标和口径协调上,实现会计核算口径一致,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创新。因为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都千篇一律,甚至同一个单位在不同时期的会计工作内容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对于某些特定业务,应该适当放宽会计核算规范化操作中的人性化成分,如允许在制度允许的合理性、科学性范围内引入会计职业判断以及会计估计等操作方法,从而减轻实际可能造成的会计风险发生几率,例如在坏账准备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其他资产风险发生的防控手段。再如在计提折旧方面,一般来说事业单位不进行折旧,但实际工作中同样存在资产消耗等问题,所以可以通过设置折旧科目与累计折旧科目的形式实现事业单位服务质量与财务管理能力的真实反映。总之,对于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建设工作而言,只要是能够积极提升财政资金管控效力,能够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改良手段,都值得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王明涵.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探索[J].会计之友,2011.

[2]周小川.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J].会计之友,2012.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新时期做好会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