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

2015-04-14 13:35丁建斌
中国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事业单位问题

丁建斌

【摘 要】2012年12月19日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给了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新的行为准则,而在改革之后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核算仍然需要尽快改进与提高。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已经愈加健全,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有效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2012年12月19日,财政部出台了新版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制度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做出了较多新的规定,也对一些规范进行了完善。笔者试图结合现状,并根据新制度的要求进行相关的探讨。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需要加强对新准则和制度的学习

新制度改革之后,增加了一些会计科目,相关资产的处理方法、资金收付的处理方法均发生了改变,亟需推广普及,但是现实不尽如人意。以青田为例,在调查中发现,有70%以上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于新制度的变化甚至新制度已经颁布并不知情或者清晰的了解,说明新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还做得很不充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任职相对固定,部分财务人员年龄偏大,或者不是会计专业出身,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差,这就可能导致某些事业单位在采用新制度过程中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部分事业单位的电子设备采购或者升级不及时,不能适应新系统的运行,也可能导致财务信息系统不能顺畅运行。

2.会计要素质量八大要求中的可比性亟待加强

可比性是指不同时期,同一单位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相互可比;同一时期不同单位所针对同一事项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可比。会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与统一的基础有助于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作用,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减少舞弊情况的发生,从而有效保障国有财产安全。而目前各个事业单位之间对相同事项的处理方法往往不同,使得同一类别的会计业务在不同事业单位之间出现了不同的方法,无法准确比较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情况。比如:对于固定资产的认定与折旧的计提,许多单位财务人员出于省事的原因,对同批购入资产,常常不区分价值高低,一概认定为固定资产或者一概作为办公用品处理;对于折旧计提,有的单位干脆沿用原有会计制度,不进行折旧计提,或者不区分资产类别,用同一种折旧计提方法处理所有资产折旧。这就导致了单位的会计报表根本无法准确反映单位的资产现状,也根本无法进行汇总和横向比较,严重影响了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判断,阻碍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健康运行。

3.事业单位中原始凭证管理存在不足

目前,事业单位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与及时性有待商榷,由此导致产生的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给国家的资产造成浪费和损失。比如,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或者存在着利益关系原因,使得凭证承载的信息的完整性收到影响,而凭证是记录会计信息的基础,从而对会计信息处理造成重大影响;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将自身的消费所产生的凭证作为报销凭据,也放入事业单位日常经营所产生的原始凭据中,从而虚增事业单位的支出,而且也触犯了法律;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节奏相对缓慢,没有满足及时性要求,即未及时对相关凭证进行核对和并且上交;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没有严格内控制度,将财务票据交由他人保管,造成单位资金管理失控。例如,某单位将行政事业单位往来票据交由不同的工作人员填开收取款项,常有工作人员图省事,先填好票据后去收款,但款项常常因故不能到账或者到账数额与收据填开金额不符,导致月末银行存款不能账实相符;更严重的是,在单位的年度例行审计中发现,有工作人员要求对方单位先将款项汇入其私人账户,用于个人投资理财,待收回资金后再交回单位账户,虽然该款项最终交回,单位未遭受重大损失,但该工作人员已经触犯刑法,被移交至检察院进行公诉。

4.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使用范围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固然权责发生制在会计业务的处理中更加合理也更能有助于比较不同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但是目前事业单位对于权责发生制的运用中,权责发生制到底应该如何使用,其使用的范围的宽窄都缺乏明确的定位,对于其使用的规范程度也缺乏严格的限定。而一旦权责发生制的应用不能与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有机结合的话,可能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使用反而不能有效反映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对于固定资产很少的事业单位,对其所有的工作均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毫无意义,因为其大部分资金的收支都是现收现支,權责发生制在这里难以派上用场,反而是收付实现制直截了当的反映了事业单位的现金收支状况,反映其现金管理状况的好坏。

三、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对策

1.要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加强新会计制度的学习,规范对于资产减去负债即净资产的处理

新制度对一些会计科目进行了补充规定,同时又增加了一些会计科目。新增的规定与科目适用的处理方法会与以往事业单位的处理方法不同,事业单位应该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以保持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防止因操作风险使事业单位的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对运营造成影响。事业单位可以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考核测评,让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事业单位也应该适时适量的补充新鲜血液,引进具有高素质财务能力的人员,保持财务系统的活力。在事业单位中,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对于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的相关资金的确认、记录以及计量混为一谈,往往由事业单位的领导依照其主管意愿拍脑袋决定。而随着新制度的实施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进行,应该严格将二者进行划分,并分别按照相关方法独立核算各项资金。

2.统一口径,对相同类型的会计事项统一会计处理方法

事业单位目前分为三类:行政职能类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各类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所属的类别对于同类事项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比如,由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相关事业单位均应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即,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并依据各种情形采用直接支付/授权支付等形式。在每年年末时,应该对期末余额按照具体额度进行注销。事业单位应按照该要求来准确反映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新业务信息。

3.加强对会计凭证管理

首先,必须在会计凭证管理方面履行严格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做到最基本的凭证的记录与保管相分离,原始凭证的收入之后应及时传递并制作会计凭证,会计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会计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总账。其次,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以防止出现滥用凭证私设小金库等情况的出现。通过以上两个措施,能有效抑制利用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满足事业单位人员个人消费情况的出现,减少国家资金的浪费,保障纳税人的利益。

4.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使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比如,对于有些运行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如果对其所有的业务都采用权责发生制,那么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固然合理,但是对于日常的收支业务则十分不便而且也没有必要。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类的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应该采用权责发生制,而对于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支出,尤其是人员的工资,应该继续使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处理。这样更能反映事业单位的真实情况。因此,建议财政主管部门对于权责发生制这一于事业单位的新生事物作出一些明确规定,或者以通知、指南的方式予以列举,使事业单位在运用这一会计计量基础更加具有客观性、针对性与可靠性。

四、结论

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出台,满足了当前新的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相信在解决了上述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后,事业单位可以更大程度地符合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相应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运营成果、预算管理的情况将被更完整、准确、适当的反映出来。

参考文献:

[1]叶友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不足与对策.2014(07).

[2]李晓梅.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2013(08).

[3]黄咏梅.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其衔接探讨2013(11).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事业单位问题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