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探讨

2015-04-14 14:41张娜
中国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事业单位对策

张娜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会计核算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最新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更加标准和完善,处理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问题,能更好地反映国家预算的实施和监督机构。本文将就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策

事业单位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旨在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社会组织。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工作秩序比较混乱,财务报表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浪费更是极大地阻碍了机构本身的发展,也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带来了一些深层隐患。因此,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來使会计制度规范化,并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发现现有的会计问题,以保证我国经济建设能够稳定健康地发展。

一、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改革的意义

事业单位是我国具有一定政府行政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结构,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是统计各项资金流动情况、辅助政府决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能全面监督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情况,透明财政内容,避免贪腐现象;也能规范资金使用情况,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目前,我国政府正处于政府职能改革的关键期,建立服务型政府是现代社会中我国政府的工作目标。事业单位是我国主要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在未来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会逐渐完善。加强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管理,能提高会计核算能力,增强事业单位财政规划能力,保证事业单位高效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不足严重降低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能力,笔者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单位的现状,总结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具体为以下几点:

1.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方面

针对工作本身,首先是基础工作内容方面不够规范,例如比较常见的,各项原始凭证的填写非常不符合要求导致账目混乱;或者记账日期与签报日期不符,不符合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原则所要求的实付实现制;又或者是记账凭证的开票人收款人填写不明确,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由于原始凭证出了问题,这将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难度增大,无法做到对开支方面的核实以及审查,很容易引起一些财政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其次是由于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无需考虑成本和盈亏事宜,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人员编制的随意性很大,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也比较马虎,在实际工作中甚至出现出纳会计不分家均由一人担任的情况,极易导致挪用公款现象,由此妨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2.会计核算与资金管理相脱节

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都采用账实分别管理的方式。账实分别管理是指事业单位财政部门管理管理各项财政开支,统筹资金流动,而具体的各种资产物资却由其他部门管理。这种方式能有效的抑制贪腐现象,但增加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难度。资金管理与实物相脱节,不利于会计人员核算各种资产物资信息,使会计管理上出现漏洞,比如说,一旦某项经济活动在入账方式和资金调动情况上出现偏差,会造成资产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个项目活动。

3.内部控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制约的财政监督机制,导致事业单位中赊账情况严重、会计制度管理混乱。部分部门无视国家政策,擅立收费条款、截留本应该上缴国库的资金;部分部门虚列收入,影响国家提出的“收支两条线”会计财政管理政策的实施;有些部分利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漏洞,挪用项目专项资金,降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能力。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策

1.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

首先针对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内容方面原始凭证的不规范填写,必须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责任和业务素质,在遵守《会计法》的基础下,力求工作满足收付实现制,做好清账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查核实工作,设立三级审查制度,对于通过审查的财务凭证必须做好收集保管工作,以便日后查账和进行年度预算工作的开展。此外,也要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从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两方面相结合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还有就是实现一人一岗的要求,保证每个员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坚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以加强员工间的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保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有一个良好环境。最后,要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统筹核算资金,对事业单位各项正常资金开销进行统计,经核算无误后,进行资金发放。针对事业单位中剩余的资金,在保证提供本地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将剩余资金统一上缴给国库,避免浪费现象。

2.建设健全会计核算工作相关体制

要强调内控理念,加强各事业单位对内控理念的理解和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便能更顺利地由上而下地推行内控制度,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领导方面必须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并不定期抽查式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突击检查,最大化防范不良行为的出现。各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对员工的职业行为到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细化规定,加强对重点岗位的控制和管理,使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做到有制度可依,避免工作方向的歧化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力度,以便可以及时对事业单位的日常开支各个方面进行审计,定期对财务内部情况进行评价管理,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财经行为。此外,事业单位机构更应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比如设立领导信箱,支持匿名检举,强调证据,使得日常工作中各方面都能做到相互牵制,规范资金的合理使用,加强对内部的财政管理,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可以合理合法。

3.加强固定资产核算

加强固定资产核算是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能力、提升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能 有效防止固定资产流失与浪费,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增值,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能力,更好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在加强固定资产核算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各类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购置与交付环节,及时调整资产处理审批办法,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要以信息技术推动固定资产管理行为,透明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行为,方便人民监督。其次,细化固定资产盘点措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中净资产指标与其亏盈情况。最后,要建立固定资产评价体系,提升会计固定资产核算在整个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位置,方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核算的认识与管理。

4.推行会计核算集中管理制度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新形势下一种新的核算管理方式,能有效提升财务预算管理能力、降低事业单位资金安全风险,是优化会计核算队伍的关键。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是事业单位进行自身经济调控的重点。在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其管理核心就是集合所有会计管理人才,通过统一调动会计管理人才,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能力。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以加强资金控制为目标,以加强财务收支监管为重点,在保留事业单位各个管理部门资金使用权的情况下展开集中审核,在核算工作中,要细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控制分析工作,以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为基础,正确处理会计核算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成本最小化与利益最大化。

四、结束语

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事业单位自身承担着众多社会服务性职能,它的会计核算是否完善不仅直接关乎着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乎着众多纳税人的利益。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对日常工作开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予以积极处理,以体制促进工作的切实开展,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早日建成。

参考文献:

[1]陈大凤.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J]. 财经界(学术版),2010(07).

[2]费冬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分析[J]. 中国外资,2012(07).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事业单位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