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化病人基本特征与团队日常管理方法探讨

2015-04-15 15:36缪建春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年5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志愿者

缪建春,杨 萍*,潘 慧,李 莹,沈 敏,陈 适

(中国医学科学院 1.北京协和医学院 教务处;2.北京协和医院 教育处;3.北京协和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培训部;4.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5.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北京 100730)



中国标准化病人基本特征与团队日常管理方法探讨

缪建春1,杨 萍1*,潘 慧2,李 莹3,沈 敏4,陈 适5

(中国医学科学院 1.北京协和医学院 教务处;2.北京协和医院 教育处;3.北京协和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培训部;4.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5.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北京 100730)

中国的标准化病人事业正处于应用推广阶段。越来越多医学院校意识到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开始着手创建标准化病人师资团队,探索标准化病人团队的志愿者招聘、培训与管理。通过分析国内已有标准化病人团队的志愿者基本特征,并结合标准化病人团队建设常见问题探讨其日常管理方法,为兄弟院校标准化病人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标准化病人;团队管理;医学教育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 SPs),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1]。在美国、日本等国家,SP事业经过近半个世纪发展,已职业化、产业化并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与考核中[2]。20世纪90年代,SP教学方法经由美国中华医学会(China Medical Board, CMB)医学教学改革项目引入中国,并在国内医学院校中开展试点[3]。经过近20年的推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医学院校意识到SP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除了当年CMB项目合作的医学院校有自己的SP师资团队、SP团队外,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也开始着手创建SP师资团队,探索SP团队的志愿者招聘、培训与管理[4]。

1 国内SP志愿者的基本特征

当前中国的SP事业正处于应用推广阶段,尚未职业化与行业化。许多医学院校通过使用教师或学生临时充任SP的方式开展应用尝试,而已有固定SP团队的院校,其SP团队从业人员也均为兼职志愿者[4]。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国内当前SP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1.1 对医学教育有较强烈的热情

相对于北美国家SP是足以谋生的职业,中国SP团队在当前阶段以志愿者的形式存在。这些SP们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学习医学、表演等基本常识,同时在兼职的背景下,工作强度大而报酬十分有限。对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的强烈热情是国内SP志愿者们共同特征,也是他们甘于奉献的源动力。

1.2 兼职从业,平均年龄较大

SP来源通常以社会招募为主,并以内部推荐、医院就诊患者纳入等为补充[5]。在人员构成上,SP大部分由空余时间较多的退休人员组成,小部分是时间灵活的高校教师及社会兼职人员。也有部分综合院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招募学生自愿者等充当SP[6]。但由于毕业等因素,学生来源的SP流动性大,无法成为稳定的SP来源。从整体上看,稳定的SP来源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平均年龄较大。

1.3 年轻SP可工作时间相对局限

由于志愿者们是兼职从事SP工作,因此年轻且时间充裕的SP志愿者人数少,可参与SP工作的时间也较有限。有时年轻SP的表现情况会受到其自身工作影响,如剧本准备不充分,表演和评估的质量有波动等。此外在医学院校SP教学考核应用中,SP的表演时间与使用的脚本内容是根据教学进度与课程安排来确定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年轻SP常由于时间与本职工作有冲突无法参加,而出现由中老年SP志愿者扮演年轻患者的情形。

1.4 人群同质性较低,能力提高不等

SP来自社会各行业,其年龄、知识结构与经验经历差异较大,对剧本的记忆、理解、表演能力、点评能力的掌握程度均有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同一批招募培训的SP在能力提高幅度上存在差异。而同一个志愿者对成为SP所需的各项能力要求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此外由于不同的SP志愿者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擅长表演的领域往往也不一样,例如有些SP比较擅长扮演唠叨患者,有些SP则擅长表演不配合的家属等。

2 SP团队日常管理方法探讨

2.1 将SP日常管理社会化

较高的运营维持成本一直是制约SP应用和推广的重要因素。北美等SP事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SP事业已实现社会化、产业化以降低维持成本。当前国内已有SP团队的院校,其SP的日常管理部门主要由教务处、医学模拟中心等教辅部门维持。由于SP志愿者人数较多且人群特征同质性低,院校日常管理SP团队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容易做到面面俱到。对此,国内已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SP团队管理社会化尝试。其将SP团队的部分日常管理委托有教学培训资质的公司,公司依据院校的教学需求择优选派SP志愿者,向SP师资团队反馈SP志愿者工作表现,并负责SP志愿者的日常劳务发放等。同时,其他教学医疗单位可向公司申请SP使用需求。SP团队日常运营管理社会化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势,有效控制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SP团队日常管理的精细化,提高使用效率。

2.2 引入SP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7]。在SP团队项目启动后,可分批招募和培训SP志愿者,并在日常管理与后续新招募培训SP志愿者中,引入经验较丰富的老资历SP开展同伴教育。这些老资历SP不仅能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解从事SP工作的心路历程,分享工作中的经验与感受,同时能为新SP解答各种常见的问题和困惑,迅速拉近与新招聘SP的距离,让新SP更快地融入到院校组织文化中。老资历SP志愿者开展同伴教育是SP团队管理的重要方法,也是SP团队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注重团队文化建设

国内SP团队由志愿者兼职组成,组织结构相对松散。而良好的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是SP团队能够正常运作并保障相应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在SP团队日常管理中,通过有意识地定期组织团队活动,例如节假日问候、为就诊困难的SP志愿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组织素质拓展活动、团拜会等,有利于提高SP志愿者们的归宿感与主人翁精神。同时将团队文化建设与日常SP业务培训相结合,增强了SP志愿者之间、SP与SP培训教师之间的情感凝聚与交流,从而营造出积极的团队文化,提高工作效率。

2.4 运用日常考评机制

在SP团队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即纳入院校SP人才库中的大部分SP志愿者们在定期的能力评估考核中均能达标通过,但在日常使用中个别SP会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常见的有:迟到早退、不能按课时结束、向医学生索要联系方式、不服从值班老师管理等。因此在SP团队的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对SP在日常应用中的表现进行追踪评价,通过日常考评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来综合评价SP的能力与表现。此外在日常培训及应用中,SP们的表演能力、评估能力提高程度也有差异,追踪评价也使医学院校能充分了解SP的特征与擅长,为择优选用SP提供客观依据。

2.5 按应用领域分类管理

SP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内容从临床诊断教学、问诊考核到特殊临床场景展示、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等,涵盖众多的医学教学领域与教学目标,而且能设计多种应用形式以契合实际教学需求,如临床情境教学、小组讨论、面试、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等。而且不同的教学应用对SP的能力、特征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因此在SP团队日常管理中,依据SP自身的特质与表演能力对SP团队开展分类管理和强化培训,有助于甄别遴选出最适合某类教学应用的SP,保障教学、考核质量。例如,复旦大学将SP们按所表演的疾病类型分类,分由对应的诊疗科室管理,如心内科分管的SP们专注于表演心内科疾病,肾内科分管SP们专注于表演肾内科的疾病;而北京协和医学院则按SP的特征与擅长,从人才库择优选用SP,并广泛应用在临床早接、入学面试以及医学日常教学和考试中。

[1] 王以朋,管远志. 标准化病人培训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15- 116.

[2] 路振富,郝素彬. 日本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情况及其启示[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9, 5: 32- 33.

[3] 张龙禄,吴星原,杨耀防,等. 临床技能实验室及标准化病人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3, 2: 18- 20.

[4] 倪彬. 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临床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 2012:9- 14.

[5] 缪建春,潘慧,沈敏,等.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中国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相关因素探讨[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 35: 141- 144.

[6] 于翠英,陈彦博,杨平,等. 学生标准化病人与电子标准化病人相结合在医学生岗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0: 78- 80.

[7] 王作振,闫宝华,王克利. 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状况[J]. 中国健康教育, 2004, 5: 46- 47.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aily team management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China

MIAO Jian-chun1, YANG Ping1*, PAN Hui2, LI Ying3, SHEN Ming4, CHEN Shi5

(1.Dean’s Office, PUMC; 2.Dept. of Education, PUMC Hospital; 3.Dept. of Training, PUMCH Tech. & Development Co., LTD; 4.Dept. of Rheumatism and Immunology, PUMC Hospital; 5. Dept. of Endocrinology, PUMC Hospital, Beijing 100730, China)

The career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China is on the way of popularizati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 has been awared by more and more medical schools which began to establish a standardized patient teaching team, and to explore the recruitment,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team of standardized patient volunteers. There are many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for the reference of the standardized patients’ career development to other medical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hospitals by analyzing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common problems and daily management of standardized patient teams which already exist in domestic.

standardized patients (SPs); team management; medical education

2015- 01- 19

:2015- 03- 16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zlgc0107)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pumchyangping@126.com

1001-6325(2015)05-0720-03

医学教育

R- 4

:A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