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含隐喻的方剂名称的英译探讨

2015-04-15 16:38张婷
关键词:译语剂型归化

张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中医含隐喻的方剂名称的英译探讨

张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中医含隐喻的方剂名称深刻地体现了中华璀璨的传统文化。针对目前这类隐喻方剂翻译的乱象,文章归纳出目前存在五部中医方剂词典中的不一致问题;并从中医方剂命名的内涵出发,对五部词典中隐喻方剂名的英译进行分析判别,提出“意象+剂型”的翻译方式,旨在引起更多的关注于中医方剂的翻译问题。

中医翻译;隐喻;方剂

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反映在方剂名称中便是修辞意象的频繁使用,这类方剂多数借喻于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事物、传说及哲学宗教来命名,含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生动的画面感传达与方剂成分或效能相关的思想和理念。对含隐喻的方剂名称的误译会直接导致源语言中文化意象的缺失。笔者选取五本中医英汉词典中含隐喻的方剂名译语进行比较,发现并总结其中的区别及其中存在的英译不一致现象。此外,针对七种典型的含隐喻方剂名进行分析判别,并提出针对这些典型方剂名的“意象+剂型”的翻译方法。

一、现行的含隐喻方剂名称英译存在的问题

1.译名有限。王乐鹏[1]以表格数据指出整个方剂名的翻译可供参考的译文极其有限,或者说现存整个方剂的翻译数量与实际应用的数量不成比例,因此译者难以根据某一具体规范实现统一的译文。有很多常见的方剂在常用的大词典中查找不到译语。如含隐喻的方剂名“仙方活命饮”的译文在欧明著的《中医处方词典》[2]未查询到。“龟鹿二仙胶”的译文也未在欧明著的《中医处方词典》[2]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3]中查询到。

2.同词典翻译方法不一致。同一个方剂名在不同的词典中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例如“舟车丸”的译语“Zhouju Pill”[2]采用的是音译法,“Boats and Carts Pill”[3][4]用的是直译法,“Pill for Relieving Ascites”[5]则用的是意译法。不同的翻译法导致译语的不同,容易使人误以为是不同的方剂,因此必须统一含隐喻的方剂名的翻译方法。

3.不同词典翻译方法一致,译语用词不一致。

同一个方剂名在不同词典中即使使用的是相同的翻译法,但是也会出现译语不一致的现象。如“玉女煎”的译语有“Jade Maid Decoction”[2],“Jade Lady Decoction”[3],“Jade Woman Decoction”[6]。这几种译语虽然都用了直译法,但是用词不一致,也同样会引起读者误会。

4.一部词典方剂名同一内容译语不一致。《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3]中的方剂词条中,“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中的“青龙汤”的译语不一致。这两种汤剂的区别只在于药量的多少,所以译语的区别只是翻译前面大小的区别,后面的“青龙汤”的译语应该一致,但是在这部词典中,“大青龙汤”译成“Major Blue Dragon Decoction”,而“小青龙汤”的译语是“Minor Green-Blue Dragon Decoction”。这两种译语在“青”的翻译上译语不同,这样容易使读者误解,也不利于在译名中传递中国的文化意象。

5.方剂剂型用语不一致。方剂中表示汤药的译语有出现“Decoction”,“Brew”,“Beverage”,“Drink”。表示丸剂的有“Pill”,“Elixir”。如“仙方活命饮”的译语有“Immortal Formula Life-Giving Decoction”[2],“Immortal Formula Life-Giving Bev-erage”[4]。“水陆二仙丹”的译语有“Land and Water Two Immortals Pill”[3],“Land and Water Two Immortals Elixir”[4]等等。用不同的译语翻译相同的剂型这一现象即使在同一部词典中也有出现。这些剂型译语不一致,直接导致方剂名译语的不统一。方剂剂型译语的统一是首要关键,因此方剂翻译中应首先统一剂型译语。

6.方剂译语格式不一致。同一方剂名即使使用相同的翻译方法,采用相同的对应词汇翻译,也会出现格式不一致的现象。如“六君子汤”的译语有“Six Gentlemen Decoction”[3][4],“Six-Gentleman Decoction”[6]。“鸡鸣散”的译语有“Cock-Crowing Powder”[2],“Cockcrow Powder”[4]等等。

7.统一标准未推广。2007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简称ISN)[3]共收录6 500个词条且涵盖范围广,有68个国家(地区)的200多位专家,70个中医药团体参加了ISN的制定工作,并在中国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召开4次国际会议,讨论、研究和修订ISN,大有一统江湖之势[7]。既然ISN拟作为中医翻译的统一标准,应该在制定后大力推广,可是依然在颁布后还出现不一致的译语,这样制定标准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

二、中医含隐喻的方剂名称的翻译方法

下面从方剂命名的内涵出发,结合中医术语的翻译原则,就一些中医常见的含隐喻的方剂名称英译进行探讨,试图探索更恰当准确的英译。

1.玉女煎。“玉女煎”是引用中国佛教神话传说中南海观音身旁的“玉女”用柳枝蘸水洒于大地使其清凉滋润,以此借喻此方有滋阴降火之功效。本方被翻译为“Jade Maid Decoction”[2],“Jade Lady Decoction”[3],“Jade Lady Brew”[4],“Jade Woman Decoction”[6]及“Decoction of Gypsum Fibrosum”[5]。五部词典出现五种译语。首先,从翻译方法上考虑,第一种到第四种译法用的是异化直译法,第五种用的是归化意译法。蒋基昌指出在中医方剂名英译中异化法译本较归化法译本更能体现中医英译的简洁性原则、民族性原则和回译性原则[8]。如果把“Decoction of Gypsum Fibrosum”回译为“石膏汤”,丝毫未体现该方剂名“玉女煎”的任何文化内涵。因此,笔者更赞同使用异化直译法来翻译含隐喻的方剂名称。针对使用异化直译法的四种译语,笔者认为“Brew”表示冲泡、酿造,不能表示中医意义上的煎熬的汤药,用“Decoction”来表示中医煎熬而制成的汤药更为恰当。

2.水陆二仙丹。“水陆二仙丹”是由生在水中的芡实和长在陆地的金樱子这两位药组成,并以其显著功效喻为“仙”。本方剂已被译为“Pill Containing Two Drugs”[2];“Land and Water Two Immor talsPill”[3];“Land andWater Two ImmortalsElixir”[4];“Water and Earth Immortals Special Pill”[6]。第一种译语采用的是归化翻译法,按照回译性原则,则被译成含两种药的丸,跟中文的译名相去甚远,而且含两种药物的丸有很多,此译语也容易引起误解。第三种译语用“Elixir”表示丸剂,而“Elixir”在词典中的含义是灵丹妙药、长生不老药,此意义与中医的丸剂不一致,充其量只能算其中的一种,有被包含和包含的意思,但不能等同,所以不能用“Elixir”表示丸剂。

3.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饮”是借托仙人所传之方喻其方之神,并借“活命”喻其有定痛回生之功效,故称为“仙方活命饮”。此方被译为“Immortal Formula Life-Giving Decoction”[3];“Immortal Formula Life-Giving Beverage”[4];“Sublime Formula Sustaining Life”[6]。第二种译语中的“Beverage”在词典中的解释是饮料,这是直接单单对“饮”字的直译,并未考虑其是一剂药。本着翻译方剂名的原则,则应该使用“Decoction”,因为“饮”在其方名中也是指中医意义上煎熬的方剂,意义等同于方剂名称中的“汤”。第三种译语“Sublime Formula Sustaining Life”比较不规范,在译语中并未译出此剂型,意义也不太符合此方的含义。笔者认为第一种译语比较贴切,所以在译含借喻的方剂名称时,笔者建议采用(意象+剂型)的格式,能体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4.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是借中国神话传说中四象中的青龙的寓意来比喻此剂有生长发散的作用。该方剂被译为“Big Blue Dragon Decoction”[2],“ Major Blue Dragon Decoction”[3], “ Major Green-Blue Dragon Decoction”[4]及“Major Green Dragon Decoction”[5][6]。这四种译语主要区别在于“大”和“青”的翻译。“大青龙汤”中的“大”与“小青龙汤”的“小”对应,是一对反义词。因这两种汤药的区别在于大青龙汤中的麻黄用量比小青龙汤的麻黄用量增加了一倍,其发汗作用更强。所以这两个方剂名称中的“大”“小”指的是药量的“多”和“少”,所以译文应用“Major”和“Minor”,不应该用“Big”和“Small”。而“青”是在中国文学中表示颜色的词,其实翻译成“Green”或是“Blue”都可,文学中的“青天”指的就是蓝天,其中的青就是蓝,或是青山“Green Hills”,青草“Green Grass”这些词中“青”直接翻译成“Green”。笔者认为方剂名称的标准统一迫在眉睫,统一用词,确定“青龙汤”的译语。

5.缩泉丸。“缩泉丸”的功效是温肾去寒,缩尿止遗。该方剂被译为“Urination-ReducingPill”[3],“Stream-Reducing Pill”[4]及“Shut the Sluice Pill”[6]。第三种译语按照翻译的回译性原则,则被译为关闭水闸的药丸,意义完全不符。第一种译语则是采用归化翻译法,意译出此方剂之功效,与其称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相违背。此方剂是借泉水喻尿液。本着(借喻名+剂型)的译法原则,应译“Stream”,而不是用“Urination”。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译语“Stream-Reducing Pill”。

6.疏凿饮子。“疏凿饮子”是借夏禹治水,疏江凿河的特点喻此方剂药效峻猛。该方剂已被译为“Decoction for Treating Edema”[2],“Decoction for Diuresis”[5],“Coursing and Piercing Drink”[4],“Purge Water Decoction”[6],“Dredging and Channeling Decoction”[3]。第一种译语和第二种译语仅译出此功效,未体现其功效之强大,见效之迅速。所以“疏”和“凿”二字必须在此方译名中译出,而其二字准确的翻译为“Dredge”和“Channel”。第三种和第四种对此二字的译文不太准确,且第三种译语也未体现剂型,与原则相悖。笔者更赞同第五种译语“Dredgingand Channeling Decoction”。

7.泰山磐石散。“泰山磐石散”中的磐石,即扁而厚重之大石,以其坚固稳定名之。此方借泰山上的磐石之稳定喻固胎的功效。译语有“Miscarriage Preventing Powder”[5],“Powder thatGives the Stability of Mount Tai”[6],“Rock of Mount Tai Fetus-Quieting Powder”[3],“PowderforCalmingFetus”[2],及“Rock of Taishan Fetus-Quieting Powder”[4]。第一种译语只译出功效,未体现文化内涵。第二种译语过于繁琐冗长。第三、第四和第五种译语把喻体和功效都译出,笔者建议译文为“MountTaiRock-Firm Powder”[9]。表示其功效的“Fetus-Quieting”可不用在译文中出现,可以在补译中进一步说明。

从翻译方法上看,由金魁和主编的《汉英医学大辞典》[5]中的中医含隐喻的方剂名称的翻译基本上采用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法虽然使译本更容易被西方读者理解,但是却直接删除该方的文化意象,缺乏文化性和回译性,使读者无法了解此方的源语命名方式和医学成因,引起读者的误解。而异化翻译法则能保留源语言中方剂名称的特点和文化,更能体现其深层内涵。《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医对照国际标准》[3]秉承对应性、简洁性和同一性原则,针对含隐喻的方剂名英译,多采用直译的异化翻译法,但某些词条则出现混乱。从列举的几个常见的含隐喻方剂名英译中可以看出其他几部词典也是结合了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1]王乐鹏,马淑然,荣光,单体亮.中医含颜色的方剂名称英译探讨[J].环球中医药,2014,7(7):549-551.

[2]欧明.汉英常用中医处方手册[M].香港: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1.

[3]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NigelWiseman.英汉汉英大词典[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5]金魁和.汉英医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左言富.新世纪汉英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7]谢舒婷.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国际标准方剂部分翻译标准之争[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10(5):53-56.

[8]蒋基昌.中医方剂名称英译的归化与异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8(8):1144-1145.

[9]蒋基昌,邓家刚,杨书兰.中医常用方剂名称英译错误探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8(8):794-796.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Namesof TCM Formulas Containing Metaphors

Zhang Ting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Fujian,350122)

Names of the TCM formulas containing metaphors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splendi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For the current chaos of formula translation,this paper sums up the existing translation inconsistencies in the five Chinesemedicine formulas dictionari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ased on its cultural meaning,and proposesa proper translationmethod “image+dosage form”in order to arousemore concernson the translation of TCM formulas.

translation of Chinesemedicine,metaphor,TCM formula

H059

A

1674-0416(2015)04-0118-03

[责任编辑:王靖宇]

2015-05-12

张婷,女,1981年生,福建福州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译语剂型归化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归化(双语加油站)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不同剂型药物需要注意用法区别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