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FOX6对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IL-17、MMP-9、CEA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2015-04-15 19:13黎耀东李武军张根盛王敏娟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1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大肠癌根治术

黎耀东 李武军 燕 普 蔡 瑜 张根盛 王敏娟 田 明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普通外科;2.全科医学科 陕西西安 710077)

本研究通过观察FOLFOX6对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IL-17、MMP-9、CEA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指导临床治疗与预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76例接受根治术的大肠癌患者为大肠癌组,并分为常规化疗组(CC组)和FOLFOX6组(FF组),每组均38名。选取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C组)。

1.2 研究方案:CC组采用 Mayo方案:亚叶酸钙(CF)按200mg/m2·d、氟尿嘧啶(5-FU)400mg/m2·d,静脉滴注第一天(d1)至第五天(d5),每四周重复一次,共6次。

FF组采用FOLFOX6治疗方案:奥沙利铂(按100mg/m2),化疗第1天(d1)静脉滴注,以微量泵维持3h;第1天(d1)使用亚叶酸钙(CF,按200mg/m2)静脉滴注,氟尿嘧啶(5-FU,按400mg/m2)静脉推注,再以5-FU(按2400mg/m2),持续滴注46h;每14d为一个治疗周期。

1.3 检测方法:静脉抽取血液标本5ml,恒温静置、离心,收取上清液分装。收集到的血清标本分别按照IL-17、MMP-9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数据,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各组血清IL-17、MMP-9、CEA表达水平与C组比较,CC组和FF组血清IL-17、MMP-9、CEA表达水平升高;与B1比较,CC组和FF组血清IL-17、MMP-9、CEA表达水平下降,且FF组较CC组更明显;大肠癌组血清IL-17、MMP-9、CEA的表达呈正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的很多细胞因子均明显较正常人升高,包括白介素家族(如IL-6、IL-8等)、和 MMPs家族等[1]。白细胞介素17(IL-17)由辅助性 T17(Th17)细胞分泌,是机体中十分重要的促炎因子,能显著影响多种肿瘤的发生[2]。有研究发现,它可能是首先激活其下游的靶基因,产生强烈的促炎反应,导致上皮细胞大量增殖、突变,出现肿瘤[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能够破坏基质膜、促进局部的肿瘤细胞向远处侵袭转移,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癌胚抗原(CEA)则是临床上评估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研究中,接受根治术的76例大肠癌患者,各组间血清IL-17、MMP-9、CEA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推断FOLFOX6具有阻断IL-17、MMP-9在大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1]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 高旭,刘佐军,李晓滨.大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4,9(5):372-375.

[3] Blake SJ,Teng MW.Role of IL-17and IL-22in autoimmunity and cancer[J].Actas Dermosifiliogr,2014,105Suppl 1:41-50.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大肠癌根治术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仙茅多糖对氟尿嘧啶增效减毒作用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