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5-04-15 17:25余存良,兰彩扬,范莹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寒区

寒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余存良,兰彩扬,范莹

(解放军95900部队保障部卫生科,开封475003)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寒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能力。方法结合赴寒区基地化训练的卫勤保障工作经验,研究分析寒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需解决的问题。结果寒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面临自然环境复杂而伤员救治困难、卫生减员率高而医疗后送困难、药材需求量大而及时补给困难、敌情威胁严重而人员集结困难;提出强化参加作战人员的训练伤防护能力、提高寒区空降作战伤病员后送效率、加强寒区空降作战战备药材储备、保证空降作战卫勤人员的持续性对策。

[关键词]寒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

[中图分类号]R 197.3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余存良,男,科长;电话:13839955169

YU Cun-liang,LAN Cai-yang,FAN Ying (Health Section of Support Department, Unit 95900 of PLA, Kaifeng475003)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health service support in airborne operations in cold area.MethodsAccording to our health service support experiences in training base, to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s of health service supports in airborne combat in cold area.ResultsThe main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health service support of airborne combat in cold area included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wounded in natural environment, high health attrition rate with great medical evacuation difficulties, large demand for medicinal material with difficult supply in time, server enemy threats with difficult personnel assembl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which included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military training injury of combat personnel, improving the casualty evacuation efficiency during airborne combat in cold area, reinforcing the medicinal material reserve, ensuring the continuity of airborne combat medical service staff.

[Key words]cold area;airborne combat;health service support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5,22(9):824-825,848.

空降作战卫勤保障要求高、难度大、不确定性因素多,要做好严寒条件下空降作战的卫勤保障工作,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伤病员如何得到及时救治和后送问题。结合本部赴寒区空降作战演习和基地化训练的卫勤保障经验[1],对寒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面临的困难作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寒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

1.1自然环境复杂伤员救治困难一方面寒区低温持续时间长,气候多变,常有暴风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情况,空降作战行动迅速,向寒区投送快,人体短时间内接触寒冷天气,肢体动作僵硬,加之官兵突降陌生地域作战,情况不熟悉,精神高度紧张,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一旦有大量伤病员发生,一线医疗救治将面临困难。另一方面通信联络差。空降时分批着陆,每个空降场相距数千米至数十千米,难以实现有线通信,而无线通信易受电磁干扰,各级救治机构之间无法保持联络,战场情况变化急剧,难及时准确地掌握物资消耗、人员伤亡和卫生装备损坏情况,加之各级救治机构又缺乏快速机动装备,一旦出现紧急病情或意外伤情,制约时效救治。

1.2卫生减员率高医疗后送困难一方面,作战样式特殊,减员率高。寒区空降作战样式特殊,减员率高,表现在,一是官兵携行武器装备以轻型装备为主,自身防卫能力差;二是空运阶段,攻击能力和自卫能力弱,易遭敌各种火力打击;三是伞降着落后,可能四面受敌,且不易得到压制火力的支援和掩护;四是陌生地域伞降易发生空降伤。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和阿纳姆的两次空降作战中,美、英军队师的战斗减员达20%~65%[2]。如此高的战斗减员,将使救治任务异常繁重。另一方面,无直接后方依托,伤病员后送困难。深入敌后作战,当批量伤员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发生时,由于地域陌生、地形复杂、远离后方,与地面部队会合前,伤病员只能通过空中进行后送,但需要有专门的卫生飞机,且对制空权、气象等条件提出特殊要求。

1.3药材耗损量大及时补给困难一是由于空降作战的减员率高,药材消耗量大,同时空降作战的销毁率较高。药品、器材空投试验表明,片剂、器械完好率100%,安瓿完好率87%,瓶装液体完好率78%[3]。考虑到在陌生地域部分药材空投后不易收集的因素,药材损失率应以××%计。在遇到特殊情况下,如敌使用生化武器袭击,则需要大量的防疫防护药品、器材和单品种药材。二是空降作战由于携行能力有限,大量药材需要依赖后续补给,严寒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滞后,卫生资源短缺,交通条件恶劣,所需药材短时间内难以就地筹措与补给[4];三是由于液体药品多在0℃~5℃以下冻结,虽大部分药品不影响质量,但因冻结体膨胀,会使部分药瓶破裂无法使用,空投、贮存和长距离运输补给难度大,且药材空投后散布的面积大,寻找、收集困难。

在雅特乐器厂产品展厅里,数百把造型各异、颜色不一的电吉他错落有致地挂在墙上,对外宣介着雅特的产品种类。“做自己的声音,让世界惊叹。雅特不做出口代工,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做自主品牌,我们要让更多的人,认识昌乐、认识鄌郚、认识雅特,目前雅特品牌在国内电声业界,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雅特乐器在制琴过程中,不断完善制作工艺,力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达到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将工匠精神的独具匠心和工于匠心运用到各个工序环节,崇尚完美,追求卓越。”雅特乐器厂总经理赵卫国。

1.4敌情威胁严重人员集结困难一方面,敌重视反空降作战,预有准备,可能面临作战对手兵力、火力的直接打击,受到分割包围,卫勤人员集结收拢的难度更大。如美军第82空降师在诺曼底空降作战时,其507团6月6日凌晨空降400人,由于受到德军的分割包围,到第2天中午才收拢155人。另一方面,半岛方向跨域夺控要点,通常使用数个空降场,各空降场之间相距数公里,由于受气象、地形、敌反空降火力等因素的影响,运输机编队可能会发生混乱,有的甚至降不到预定位置,人员、物资散步面积将大大增加,完成人员、物资收集脱离空降场的时间大大延长。因此,各级救治机构空降着落后,在人员分散、建制混乱的情况下,短时间很难成建制展开,难以形成保障能力。

2寒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对策

2.1强化参加作战人员的训练伤防护能力

2.1.1建立寒区空降作战训练伤防护指导机构由作训部门牵头,卫生部门参加,按照机关设训练伤防护领导小组、基层设训练伤指导小组和训练伤监督员,建立三级训练伤防护训练组织体系。其中,训练伤防护领导小组,以主管训练的首长为统领,由机关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由各级作训部门负责训练方案的科学制定,督促、检查与指导耐寒和冻伤防治训练;训练伤指导小组由基层军事主官任组长,卫生所长任副组长,干部骨干为成员,指导、检查和监控训练情况,落实耐寒和冻伤防治训练基本措施;训练监督员由一线卫生员负责,掌握训练动态。

2.1.2开展针对性寒区训练伤自救互救训练参照我军与外军的既有经验,把耐寒训练贯穿到冬季空降空投训练中,结合体能训练、冷水训练、冷空气训练等方法,提高耐寒习服能力[5]。训练过程中把握循序渐进原则,冷暴露环境温度由高到低,训练时间由短到长,体力负荷由小到大,注意个体差异,坚持常态化持续训练,真正做到身体和心理习服;把冻伤自救互救训练贯穿到战伤自救互救训练中,结合示范教学、观看录像、分组训练、考核讲评等方式,使作战人员灵活掌握冻伤的预防、防冻药材的使用和冻伤后的急救处理方法,提高作战人员的生存能力。

2.1.3提高一线救治和冻伤分级救治能力一是突出“伤后十分钟得到救治”的理念[6]。战伤救治规律表明,伤后10分钟是救治黄金时间[7],美军在越战中发生的阵亡,50%为大出血所致,其中20%如采取较好的急救措施可挽回生命;10%的伤员死于张力性气胸,如进行及时穿刺排气,这部分伤员有较高的存活几率。二是战时冻伤发生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及战斗类型密切相关,且在不同类型战斗中,冻伤损伤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冻伤发生后应注意实施两级救治,第一级是一线急救,一度冻伤注重自我保暖包扎,二、三度冻伤要局部快速融化复温,在做好保暖工作的基础上,迅速组织后送;第二级是救护所救治,利用快速复温的药品器材,做好冻伤快速融化复温,减少组织坏死,减轻伤残,并注意防止休克和战伤感染。

2.2提高寒区空降作战伤病员后送效率

2.2.1建立高效后送网空降作战要求卫勤保障必须缩短后送时间,加强时效性,提高早期救治质量,防止战伤并发症。通过构建卫勤指挥系统,将作战区域中心医院,各作战单元救护所和临近地方医疗单位统一纳入后送体系,建立军民一体、覆盖军区、持续高效的伤员立体后送网络。

2.2.2搭建空中后送平台空降作战由于作战方式、战场环境及伤员伤情的特殊性,应缩短救治阶梯,加强空运力量建设,组建以直升机为主体的卫勤空运力量,建立空中运输通道,组织越级保障,实施指向性后送,使伤病员得到尽快救治,提高后送救治效率。

2.2.3注重伤病员后送质量加强一线后送力量配置,除配足保暖设备、氧气和必要的急救室器材外,一线救治机构还要配备保暖袋和滑撬式担架,以满足雪地伤员后送;批量伤员后送时,要加强途中救治力量配置,考虑每幅担架配备×人担架员,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利用后送途中场站、民用机构中的伤员中转点,加强保暖措施,实施伤病员快速后送和途中的有效救护。

2.3加强寒区空降作战战备药材储备

2.3.1加快战备药材库房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利于作战”的原则,重点关注空降作战各级医疗机构战备库房建设,把防寒保暖设施、防治防冻药品器材和寒区作战特殊急救药材纳入战备库房建设整体规划,统筹计划,统一实施,配套使用,目标突出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战备库综合使用水平,构建精确高效的药材存储体系。

2.3.2加大寒区药材储备数量根据寒区作战地域环境特点、作战时间、作战兵力和任务强度等因素,依托战备预案统筹分析,预计需求的药材品种和数量,制定详细的寒区药材保障计划,并加大寒区后续空降药材储备,其中重点加大便于空投的防冻药材和急救药材的储备,在单兵携行标准上,可增加1支防冻膏和1个便携式化学反应式热敷袋;在战位急救箱的标配上,

可增加3支防冻膏和5个便携式化学反应式热敷袋。

2.3.3加强适用于寒区作战的卫生装备研究针对寒区交通复杂、通行困难等地形特点,改进和配套适应寒区空降作战的新型卫生急救、运输车辆装备,使之适合空投、功能实用、种类齐全、性能可靠;针对严寒特殊气候环境和空降作战特殊要求,研制配发寒区野外作战条件下的军队血、氧、液、防寒保暖装备及特需用药,如便携式防冻药品箱、保暖担架,以及伤员救护保暖防冻器材等一系列防寒装备。

2.4保证空降作战卫勤人员的持续性

2.4.1增加伴随卫勤保障力量在寒区空降作战中,每班要加强配置卫生士官和担架员,火线抢救组要加强×名军医、×名卫生士官和×名担架员,组成1个医疗分队;紧急救治手术组要加强×名军医、×名卫生士官和×名担架员,组成1个紧急救护所。作战时,应由上级加强1支空降卫勤力量,若采取小分队单独空降作战时,应加强1个医疗组。

2.4.2加强空降力量卫勤人才储备完善空降兵部队卫勤人员体制编制,提高现有卫生干部和卫生士官编制数量,按照超配20%~30%比例执行;建立基层卫勤人员的流动机制,选派医疗骨干和紧缺专业人才到上级体系医院交流学习;通过优先选拔任用,提前晋级晋衔和提高医疗补贴等激励手段,提高卫勤人员保留率和储备率。

2.4.3提高卫勤人员战救能力寒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作业强度大、心理压力大、环境危害因素多,在人才培养上,应注重培训思路,与部队作战任务相结合,提高卫勤人员战救能力。通过针对性学习、培训和任务区实践等手段,提高卫勤人员对寒区疾病的掌握和救治能力;根据寒区空降作战的特殊要求,应加大卫生人员的耐寒习服训练、寒区跳伞训练、卫生装备的捆绑和搜救训练、寒区伤员的搜救和后送训练,以及寒区野战救护所开设、撤收与转移训练等,增强卫勤人员战救能力。

【参考文献】

[1]兰彩扬,余存良,陈兆斌,等.某部赴寒区实战化训练卫生防病的做法与体会[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33(1):71.

[2]张树华,郭树森,李英.战时卫生勤务[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324.

[3]张树华,郭树森,李英.战时卫生勤务[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325.

[4]王俊新.寒区作战卫勤保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国防卫生论坛,2013,22(2):81.

[5]曹富松.东北严寒地区空降作战卫勤保障的难点与对策[J].国防卫生论坛,2013,22(4):210.

[6]刘胡波,刁天喜.美国军队卫勤保障[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70-113.

[7]叶奇,徐雷.联合作战伤病员医疗后送体制构建研究[J]. 解放军卫勤杂志,2014,16(3):129.

(2015-06-05收稿2015-08-10修回)

(本文编辑丁陶)

猜你喜欢
寒区
堆肥废气余热回用对寒区好氧堆肥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寒区苜蓿草地产量的影响
基于寒区背景下老龄群体冬季健身行为的体育干预机制研究
欢迎订阅《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欢迎订阅《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黑龙江大学与西伯利亚冻土所签署“中俄寒区水文和水利工程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
寒区某水电站大管径PCCP管施工过程
高原寒区公路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浅析
高原寒区野外驻训卫勤保障回顾性探讨
驻寒区某部士兵常见病调查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