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免费开放背景下北京市民公园休闲行为变化与特征

2015-04-16 09:20吴元芳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年5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市民免费

吴元芳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1]。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休闲是“在居民日常的自由时间里从事的、非必须性的、具备娱乐性质的活动”。休闲行为是解决生存问题之外的时间内发生的活动,本身就是生活质量提升的标志,是居民自由时间增长的表现[2]。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空间[3]。公园休闲行为是市民在公园内开展的休闲活动,是日常休闲活动中的一部分。

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是在其自身特性和功能的基础上以适应当代社会背景和城市发展需要的新举措。由封闭式管理空间到免费开放空间,城市公园的功能不断得到调整,其休闲职能得以加强。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城市公园免费开放更好地承载了社会公众对休闲公共资源的诉求,对市民休闲行为产生了影响。与免费开放之前相比,市民公园休闲行为发生了变化并出现了新的特征。市民公园休闲行为研究可以为进一步针对性地改善城市公园的服务管理、建设规划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并更好地满足民众休闲需求提供参考依据。

1 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及研究现状

在国内,现代意义的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始于2001年[4]。2006,2008年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相继发布文件提出: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城市休闲公园要充分体现公益性,实行免费开放;暂不具备免费开放条件的,应实行低票价。为响应这些政策,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陆续开放了城市公园。如北京市在2008年底,180个公园中有140个实行免费[4]。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共有公园319个,除少数历史文化类、遗址类、专门类公园外,有290个以上的公园免费开放。

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财政、社会和环境效益[5]。但在公园管理、规划、使用等方面却面临新挑战。公园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面临的问题逐步得以改善。相关学术研究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已有研究主要围绕公园免费开放存在的问题[6]、应对策略[7]、服务管理[8]、使用状况调查和满意度评价[3,5,9-12]、国外城市公园管理先进经验[13]等,为公园物质环境建设和管理政策制订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

以公园使用者休闲行为和需求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在近年才有所增多[14-16]。入园者行为的研究多以案例调查为主,对某一时间断面游客的个人属性特征、社会学特征、活动行为特征等进行陈述,很少有横向对比研究[17];不同类型公园入园者的休闲行为比较研究鲜有成果呈现,时间序列的跟踪调查研究较少[18],而西方这方面成果较多[19]。另外,在方法上多以抽样问卷调查、现场访谈为主,近年来逐渐有基于GIS等技术的研究[20],将公园的物质环境要素与城市空间要素结合,从城市公园空间结构[21]、布局和潜在可达性角度进行分析。黄潇婷等对收费公园游人行为空间与时间特征相结合的时空行为方法的使用[22],采用的是样本量有限的GPS或手机数据,主要探讨外地游客的公园游憩行为。

北京市城市公园数量多、种类齐全、市民休闲需求旺盛,2006年以来开放力度大,具有典型性,目前缺少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前后市民公园休闲行为的变化研究。本研究着重关注公园免费开放初期市民公园休闲行为发生的变化,以及开放近10年来呈现的新特征。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以城市公园免费开放为背景,以北京市城六区内的公园为研究对象。免费开放公园包含完全免费的,如紫竹院、什刹海等;单次门票1~3元,实行月、年票,且月票5元以下、年票10元以下者,如玉渊潭、陶然亭等。目前,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注册公园共有169个,其中,城六区有公园82个,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分别有14,15,20,8,9,16个,从中选取38个公园开展调查(图1)。

图1 调查公园的分布Fig.1 The distribution of investigated urban parks

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首先,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查阅统计年鉴、公园年鉴、园林管理网站、大众点评网等,并到各公园管理处收集信息,得到基础数据资料。其次,进行现场调查和深度访谈,分3个阶段:(1)2014年12月1—20日对38个公园进行基本调查,现场观察、咨询访问游客和公园管理人员,得到录音、笔录和图片资料,形成对市民公园休闲行为整体印象;(2)为对比公园免费开放前后的变化,2014年12月21—31日深入景山公园、玉渊潭、紫竹院、陶然亭公园,在每个公园随机访谈5名游客和2名公园管理人员;(3)针对公园免费开放以来市民公园休闲行为是否发生变化、呈现哪些新特征,2015年4月到景山公园、宣武艺园、月坛、莲花池公园等深度访谈游客20人、公园管理人员4人。在各阶段调查期间,对不确凿或需要进一步核实的信息,随时到相关公园进行补充调研或电话咨询。

3 免费开放后市民公园休闲行为变化

免费开放后,公园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交流、活动的场所[14],最明显的变化是入园人数激增。2006年,北京市提出公园全面免费开放政策,并于同年7月免费开放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公园,引起市民关注。为便于比较,根据景山公园、紫竹院等4个公园2005—2007年接待游客量,计算日均接待游客、公园中人均面积及其年增长率(表1)。以2005,2006,2007年分别代表免费开放前、免费当年、免费开放后3种情况,比较各公园入园人数的变化。4个公园2006年出现了游客数量井喷式增长,年增长率120%~352%不等。按照公园游客容量标准[1],2005年除景山公园外,其他公园人均面积都高于60 m2/人,2006年出现猛降,减少率达到55~78%,景山公园甚至低于15 m2/人的最低标准。2007年游客量继续增长,但增长幅度减缓,人均面积继续降低。

表1 免费开放前后部分调查公园接待游客量变化Tab.1 Th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visitors in some of urban parks before and after free ticket

除外地游客量变化,公园游客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附近社区居民、学生、青年人、打工者等低收入人员入园频率增加,有些公园是因附近中老年人的入园频次增加所致[18]。公园免费导致大量市民使用公园,改变了市民休闲行为,甚至影响其日常生活。从访谈中得知,对市民个体而言,附近公园收门票,即使价位不高,他们也不可能经常到公园开展日常休闲活动,若免费则不同。

在宣武艺园访谈到的1位来自湖南的白女士,她在北京帮女儿照看孩子,住在槐柏树前街小区。2006年7月之前,公园收2元门票,她很少到这个公园,而是去稍远一点的翠芳园,因那里不收门票。宣武艺园免票后,她每天到公园练歌、遛弯、聊天。附近很多人和她有类似情况。在紫竹院,1位温姓市民在公园免费后,只要没事就到公园,因其觉得家里憋闷,到公园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解闷,既能锻炼身体,又可结识很多朋友。

公园免费开放方便了人们的休闲,公园休闲成为很多市民常态化的生活,从入园频次可见一斑。现场考察发现,陶然亭、景山公园、玉渊潭、紫竹院等公园每天都人满为患,周末更甚,尤其每天上午7:00~11:00,下午2:00~5:00,晚上6:00~8:00。在有去公园锻炼活动记录的人群中,占总人数40%的离退休居民平均每月去公园锻炼活动的天数超过26 d[24]。在陶然亭、元大都城垣遗址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每周去公园1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8.9%,52.5%,43.3%[25]。

公园免费符合市民愿望,得到普遍认可,尤其公园附近市民公园休闲活动几近常态化,使得游园人数急剧增加。已有研究也得出公园近距离、高频率使用的结论[9,11,17-18,25-26]。免费开放后,政府积极对公园进行改建和管理政策调整,适应市民休闲新需求。市民享受免费带来利益的同时,对公园又有了新期待。玉渊潭1位市民认为免费是好事,有地方锻炼身体了,但有些人却在公园搞起经营活动,跳舞者互相之间因争地盘打架,有带宠物进园的也无人过问。青年湖公园3位老年人希望解决公园内设施少而简单、路面滑不便通行等问题。

4 市民公园休闲行为的新特征

4.1 公园中休闲人数增加且以中老年人为主

为了解公园免费开放后市民公园休闲行为的新特征,调查了部分公园统计数据并进行了深入访谈,同时查阅大众点评网中的公园评价信息。分析发现,公园免费开放近10年来,入园人数总体是不断增加的,但有波动,不同公园间也有差异(表1,表2)。据访谈景山公园和月坛公园管理人员得知,游客的波动是因国家假日政策、公园和交通管理政策调整等因素导致外地游客的变化,而经常来公园的附近市民数量却是增加的。

调查发现,公园休闲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已有文献对公园使用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研究有相似结论,即以50~80岁中老年人为主体[15,25,27]。这与城市人口老龄化加速[27]、老年人口绝对数量激增有关,同时与家庭趋于小规模化、退休人员无更多家务可做及老年人特殊身心健康状况有关,对他们来说休闲场所选择机会有限,公园是最好、最可供选择的健身场所。正因为老年群体规模日益增大、休闲时间增多、城市交通成本下降、公园免费降低入园成本等迎合了他们的心理,中老年人越来越成为公园使用的主体人群。

从北京城市公园空间分布格局看,所有类型公园的分布靠近市中心四环路之内,密度很大,集中了82%的各类公园[20],有内密外疏的总体特征[28],特别是综合型城市公园集中于中心城区5~15 km范围内[23],而北京市人口密度整体状况仍然是自中心城区向郊区递减[29]。人口老龄化率空间分布有相似规律,2010年老龄化率较高的依次是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和东城区[30]。所以,多因素共同影响下四环路内城区及其附近公园造访者多,且以老年人为主。

表2 部分免费城市公园近几年接待游客量Tab.2 The numbers of visitors in some of free urban parks in recent years

收集大众点评网中公园的点评信息后发现,多数对公园不满意的评语中对公园免费后人多、嘈杂、中老年人多等颇有微词。从对紫竹院的点评中摘取部分评价较低的评语(表3)。网友较为一致的反映是免费后公园环境因人多而变得嘈杂,大部分是公园附近中老年人在园中休闲,中青年人则有逃离这种休闲环境的倾向。

表3 大众点评网中关于紫竹院的部分评语Tab.3 Some of review comments about Zizhuyuan Park on dianping.com

4.2 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方式普受欢迎

年轻人多以散步穿行、在非固定场所和非固定时间的静态休闲及独自活动为主,中老年人则更多地是从事文化娱乐、体育锻炼类、在固定场所和时间内举行的群体活动[15]。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后,公园中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方式对老年人特别是退休者有特殊吸引力[25]。他们可以从中找回自信、组织归属感和成就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休闲意识呈现出新时代的特征,群众自发形成的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参与者越来越多,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后,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加高涨。

在景山公园,2006年建立公园之友,当时54个团队,每团队100~200人。访谈管理人员得知,10年前,景山公园只有几个合唱团,随后几年,规模不断增大,如海月合唱团,从最初的几十人到现在的几百人,多时达3 000~4 000人。团队数量不断增加,类型越来越多。这给公园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他们学习国外经验,创立了著名的“景山公园之友”的群体管理方式。

和景山公园类似,陶然亭、玉渊潭和紫竹院公园文体活动开展较好,无形中促进了各种集体活动的发展,并已形成公园各具特色的品牌和标识。陶然亭从2003年开始每年举行一届“陶然亭健康快步走”“陶然杯地书邀请赛”等群众性活动。景山公园从2004年开始有“合唱节”,举行“我们在一起”“大地飞歌”“歌声与微笑”等群众歌唱会,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参与平台。在陶然亭有“冬冬水兵艺族”“笔缘天地水笔书法”“奥林之声合唱团”“孟宇交谊舞培训班”等规模较大的团队,每个团队每天参加人数100~200人,有些入团人员有700~800人之众。管理人员说该公园常年有各种合唱团、舞蹈队活动。除非异常天气,舞蹈队每天上午来。合唱团轮流表演,如“北京阳光艺术团铜管乐队”周日、六上午开演,乐队指挥是70多岁的吕秉魁,退休前是原北京钢铁学院党委书记,很多观众慕他名而来。乐队从2008年10~20人逐渐发展到现在的80~90人。紫竹院的京剧、舞蹈、合唱团也极具影响力,公园管理人员对此感受颇深。因为在公园免费后,最大的变化就是这些群体活动的增加,公园因此热闹非凡,也常因嘈杂引起游客和周边居民之间的纠纷。

4.3 公园休闲行为方式日趋多元化

活动形式多元化正是居民休闲需求多元化的反映[9]。对比已有研究发现,早期的文献中被访者在公园中的活动方式主要有静坐或聊天、看护、利用器材健身或散步、打拳或遛鸟等[31]。随着大众生活方式、健身需求和休闲观念不断更新,公园中各种休闲方式应运而生,散步慢跑、垂钓观景、吹拉弹唱一应俱全;各种舞蹈、合唱团、拳术、琴棋书画粉墨登场;静态、动态的,集体、个体的,大规模、小团体无奇不有。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中涉及的休闲活动种类越来越多[32]。

4.4 市民对休闲公园的选择呈现个性化

由于需求多元化,市民对休闲公园的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市民对所到公园的评价可以透视其选择倾向。满意度越高说明对公园选择倾向越大。从大众点评网中查阅所调查38个公园的信息,按照点评级别为无星、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分别统计点评数,再把相邻两级汇成一类,依次形成低评(无星和一星)、中评(二、三星)、高评(四、五星),计算3个等次点评数占总点评数百分比。分别赋予低评、中评和高评30,60,90相对分值,计算公园平均评价得分(图2)。高评比率线显示,越靠横轴右侧,公园的高评率越高,平均评价得分基本与高评率分布趋势一致。总体来看,规模大、综合型、中心城区的公园,高评比率和平均评价得分偏高,市民总体对其满意度较高,更愿意前往开展休闲活动。而规模小、社区的或偏远的公园则相反,市民对其总体满意度偏低。低评比率线显示了市民对不同公园低评的差异,低评率越高,说明对其不满意的人所占比例越大。

图2 大众点评网中部分城市公园点评比率Fig.2 The ratio of the comments about some urban parks on dianping.com

深入阅读低评率高的公园差评内容,菖蒲河公园因其小、柳荫公园因其管理差、紫竹院因其人多。什刹海的低评因其环境恶化和文化消失,有网友感叹,再也找不回那和风吹柳、荷塘月下的感觉了,到处是乱乱糟糟的人群、吆五喝六的商贩、声嘶力竭的酒吧乐队、五音不全的街边卡拉,成了商业化下的大集市。

不同公园参与点评的人数差异较大,什刹海、地坛公园、景山公园、陶然亭、紫竹院、朝阳公园、玉渊潭总点评数1 442~3 570条。这些公园知名度高、市民使用较多,高评率均在63%以上,平均评价得分74.6~79.4;其他公园则低得多。高评和低评在不同公园的不一致反映了市民对公园选择的倾向。如对于会城门公园等社区公园,有人对其不置可否,高评率低;但去过的人,尤其是喜欢安静的人,对公园的环境和气氛很满意,其差评率也最低。而万寿公园、玲珑公园等社区公园在差评低的同时也拥有较高的高评率。在对游客的访谈中也可体现个性化导致公园选择倾向的差异。玉渊潭公园1位63岁退休教师王女士,与老伴经常带孙女到公园玩。他们的儿子和媳妇很少来,工作忙、压力大、喜欢安静,即便去公园,也倾向选择到郊区或郊野公园。

5 结论与讨论

城市公园是城市地域内珍贵的自然环境的缩影,满足市民休闲消遣的同时,也是市民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家园。其免费开放政策深得人心,适应了休闲时代的需求。免费开放后,市民公园休闲行为出现了新变化。入园人数激增,更多市民前往公园开展休闲活动,特别是附近的居民。公园使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市民公园休闲行为方式和组织方式呈现新特征,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普受欢迎,尤其受中老年人的青睐,他们甚至将参加组织活动当成退休后的职业。同时,人们生活日趋多元、个性化,对公园的选择倾向各异,公园休闲行为方式和需求多样,较为年轻的市民则有逃离开放公园人多嘈杂环境的倾向,选择偏远僻静的公园休闲。不同类型城市公园本身存在差异,在免费开放背景下,各公园中市民的休闲行为发生的变化不同。部分公园游憩压力大,有些则相对“冷清”。应考虑根据公园免费开放后的市民公园休闲行为新变化,有的放矢制定游园细则,有效引导市民文明休闲、安全健身、有序利用城市公园,充分发挥各类公园潜能,真正实现免费开放的美好愿景。

首先,北京市政府应在公园管理机制上解决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模糊、归属多样的问题,从全市范围内协调公园供给与市民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对有组织的中老年人参与较多的集体活动规范管理,限定时间和空间,避开周末或节假日游人高峰时段和人多的区域,避免彼此之间,或与其他游客、周边市民之间相互干扰。第三,全面提升不同类型公园的质量,根据公园类型及其现实状况,制定不同管理措施。加强数量最多且目前入园率相对较低的社区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部分文化遗址类公园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提高游客入园量。设计开展大众文化或展览展陈活动,大力宣传推介,吸引市民前往。鼓励市民就近利用公园,对超容量接待的公园适度分流。最后,加大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力度,在已有公园中加强维护和管理,城市和社区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和回应市民公园休闲行为新变化。

市民公园休闲行为的变化,受公园免费开放的影响,但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线性关系,是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休闲社会中,公园作为城市的一种功能用地,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居民休闲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今后在加强不同居民休闲时空行为研究的同时,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对公园场所资源时空间可用性的匹配进行研究,探讨城市公园供给与市民需求之间的关系。另外,对不同属性特征居民的公园休闲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城市休闲空间深层次社会问题;城区内公园和郊区公园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同类公园或典型公园跟踪对比研究等都有待加强和拓展。

致谢: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访学期间,导师柴彦威教授给予了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1]北京市园林局.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28.

[2]柴彦威.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18.

[3]方远平,毕斗斗,甘巧林.转型期居民对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的感知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2,27(8):78-87.

[4]李琼,任黎秀,梁楠楠,等.IP理论在城市免费公园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4):16l-l64.

[5]周玮,黄震方,殷红卫,等.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对游客感知价值维度的影响及效应分析——以南京中山陵为例[J].地理研究,2012,31(5):873-884.

[6]李敏.关于城市公园免费开放问题的思考[J].广东园林,2002(2):3-6.

[7]周荣华,郭凌,王志章.城市休闲背景下的开放式城市公园建设研究[J].学术交流,2013(6):180-183.

[8]李小马,刘常富.基于网络分析的沈阳城市公园可达性和服务[J].生态学报,2009,29(3):1554-1562.

[9]石金莲,王兵,李俊清.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应用案例研究——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2):67-70.

[10]肖星,杜坤.城市公园游憩者满意度研究——以广州为例[J].人文地理,2011,26(1):129-133.

[11]李琼.免费开放城市公园的居民满意度研究——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1.

[12]邢权兴,孙虎,管滨,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西安市免费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J].资源科学,2014,36(8):1645-1651.

[13]任晋锋.美国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策略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园林,2003,19(11):46-49.

[14]卜燕华,曾凡臣,任斌斌,等.北京开放性公园游人行为痕迹四季对比研究——以紫竹院公园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1,26(4):38-40.

[15]任斌斌,李延明,卜燕华,等.北京冬季开放性公园使用者游憩行为研究[J].中国园林,2012,28(4):58-61.

[16]邓昭华,刘垚,赵渺希,等.城市公园游憩行为的性别差异——以广州人民公园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109-114.

[17]张林.城市公园环境对居民游憩活动及游憩满意度的影响[D].北京:北京大学,2014.

[18]黄正联.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后的改造与管理策略探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19]江海燕,周春山.国外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分异研究[J].城市问题,2010(4):84-88.

[20]祝昊冉,冯健.北京城市公园的等级结构及其布局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4):76-83.

[21]刘大均,胡静,王娟.武汉城市公园系统空间结构分形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6):19-22.

[22]黄潇婷,柴彦威,赵莹,等.手机移动数据作为新数据源在旅游者研究中的应用探析[J].旅游学刊,2010,25(8):39-45.

[23]陶晓丽,陈明星,张文忠,等.城市公园的类型划分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分析——以北京市城市公园为例[J].地理研究,2013,32(10):1964-1976.

[24]李迪华,范闻捷.北京城市离退休居民与城市公园绿地关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3):33-35.

[25]荀琳.基于POE(使用状况评价)的城市公园使用者行为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26]陆敏,顾雪芝,姜辽.居民城市公园游憩涉入与地方依恋——以江苏省常州市红梅公园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2):122-129.

[27]苏婷.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北京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28]王女英,孙鸣喆,王慧,等.北京市城市公园时空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1):70-76.

[29]祝炜.北京市人口分布特点的密度梯级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26(2):43-50.

[30]易成栋,张纯,吴淑萍,等.2000—201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2):66-71.

[31]应四爱,王剑云.居住区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应用案例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4,32(3):343-348.

[32]李金和.昆明城市中心区开放式公园绿地使用状况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市民免费
该不该免费送货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