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机高空吊物坠落事故原因及防范

2015-04-16 06:14袁业贵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9期
关键词:吊钩物件钢丝绳

袁业贵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51)

塔机高空吊物坠落事故原因及防范

袁业贵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51)

分析塔机使用中常见的吊物坠落现象及原因,提出使用中应注意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提醒建筑施工单位在塔机使用过程中应确保吊运物件安全,做到严格管理,预防为主,防塔机事故于未然。

起重机;使用过程;吊物坠落;常见现象;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建筑施工已向着大型化、高层化、现代化、快速化的方向迅速发展。起重机施工运行中吊物高空坠落,是起重作业过程中易发事故,且极易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等重大经济损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好、管理好塔机,让塔机在建筑施工中更好地发挥出它的作用,造福于整个社会,是建筑业长期须解决的问题。而事故的发生则多种多样,有其多样性、复杂性。项目部往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与工程进度,而忽视了现场使用中的安全隐患,所以塔式起重机安全使用应从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抓起。笔者从事设备管理10多年来,总结一定的安全管理实践经验,现从生产系统的人、机、物、法、环多方面因素对起重机吊物高空坠落的事故原因试作如下分析:

1 人的因素

(1)塔吊司机、司索、吊装工未经特殊培训持证上岗。施工队伍素质差。施工企业的操作人员不但技术素质差,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差,有的甚至未经培训就无证上岗。所以我们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严格按规程操作。避免安全

事故的发生。

(2)施工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项目层层分包,致使设备管理失控。①存在安全隐患需整改时,出租单位认为应由总包单位负责,总包单位认为应由项目负责,项目部则认为应由队组及出租单位负责,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诿;②项目部自检、公司级检查处于形式化,检测机构把关不严;③项目现场使用上对安全不重视,为节省投入,对存在问题未及时落实整改;④资料方面不全,无验收检测报告,无运转、维修记录;⑤未作使用安全交底或交底内容未对现场特殊吊装、特殊环境作出针对性交底等等。

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强管理,贯彻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管生产的管安全,并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机械管理中各级负责人的责任,坚持先自行验收、经公司级验收,再报检测机构检测验收制度,多重把关,使设备投入使用前处于安全合格状态。在使用中加强检查维护工作,不能走过场,让存在的安全问题重复出现,或根本未进行整改。对未满足安全要求的,应严格执行制度,强制停工整改。

(3)塔机司机、指挥工冒险蛮干和违章作业。或劳动强度大,疲劳操作;精神不集中,违反操作规程;超重、超载;绑扎不牢或遇到险情,未采取有效措施,惊慌失措,扳错手柄等。

(4)违章修理使用。维修工安全意识不强,无相应维修能力;任意取消、代换重要零部件,如销轴、开口销、高强度螺丝,钢丝绳等;甚至随意气割加热、焊接巴杆、重要连接件、吊钩等,破坏结构完整性,造成受力改变,应力集中而造成事故。

所以,人为因素是重点控制对象,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工人,只有提高其素质,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使设备管理、安全生产形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转。对大型设备除了日常检查外,还要定期检查和定期检测,确保其安全性和完好性,禁止带病工作,不准超期服役。只有切实执行各项措施、制度、规范和标准,才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但就存在一些人在安全前面不信邪,在领导前面不在乎,把平常的检查整改当成耳边风,把安全监督视为找麻烦。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任其发展的态度。其实,有时就需要一句话提醒,伸个手帮个忙,提个建议,就可避免一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机的因素

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只注重赶工期,省成本,忽视了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致使设备经常带病工作,或买进本身有缺陷的设备,造成众多隐患,极易引发伤害;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不齐全、设置不当或失灵,无法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我们要求设备本质安全化,但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包括设计缺陷及检查维修滞后缺陷等。这几年来,国家对设计提出严格要求,对部分不合格或设计缺陷产品实行淘汰或改进,但市场上还有部分设计缺陷设备还在使用。像今年就有两三个厂家产品属国家已明令淘汰、技术落后的塔机被禁止使用。除设计本身外,另外维修上也是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2.1机械制动部分

(1)制动器调整不当,制动力不够。

(2)制动器主弹簧损坏、卡死、无制动效果。

(3)保养不到位,各活动关节卡死;制动片磨损严重;紧固件松动未及时调整;制动片上有油污等,制动后吊物严重下滑。

2.2电器部分

(1)制动接触器失灵,卡住,刹车打开。

(2)控制手柄失灵,接触时断时续。

(3)线路老化、短路、感应,接触器非正常得电。

2.3钢丝绳部分

(1)钢丝绳型号规格不符合规范要求,过大过小或捻向不符合要求。使用非塔吊专用绳。

(2)严重超载,使钢丝绳极限破坏,产生断绳。

(3)由于人的失误或超高限位失灵,吊钩冲顶,钢丝绳被拉断。

(4)钢丝绳已达到报废标准而未及时更换。

①磨损超标、断丝超标未更换。

②钢丝绳变形严重,麻芯外露,钢丝呈笼状。

③严重锈蚀。

④起吊中被磨断。

某工地塔吊未进行顶升,吊钩最高位置与楼面距离较近,在吊一空盘时司机用超高限位自动工作,只顾及回转,但超高限位失灵,最后引起吊钩冲顶,钢丝绳被拉断,吊盘高空跌落,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原因主要是:违章操作;超高限位失灵;钢丝绳磨损超标,断丝超标。

2.4吊钩部分

(1)无防脱钩装置或不起作用。

(2)吊钩早有裂缝,疲劳极限到达,产生断裂。或经过焊接,应力集中造成断裂。

(3)钩口被拉或磨损变形,开口过大,受力后索具滑出。

2.5安全装置

安全检查要经常化、制度化,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尤其是塔式起重机这种大型设备的防护装置更要重点关注,如变幅、高度、力矩、重量限制器等。确保各类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灵敏可靠。

3 吊物的因素

(1)吊物超大超重、形状不规则。

(2)物件有尖角、刃口,起吊过程剪断钢丝绳。

(3)吊物不平稳,空中摆荡,导致脱钩。

(4)吊物摆放或下降时被搁(挂),钢丝绳松脱。

(5)吊耳断裂。

4 方法技术因素

即吊物绑扎方法不当引起。在现场,我们发现工人很多情况下都是采取“兜”的方式而不是采取“锁”的方式吊装物件。致使物件松散,很容易发生事故。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1)吊具不合理。小吊具装高大吊物。

(2)吊物过高过大,重心不正,且捆绑不牢。

(3)选择吊点不当,随意捆绑。

(4)捆绑松散,物件起吊过程中滑移。

(5)重心不正,扭转倾斜。

(6)钢丝绳捆绑夹角过大,受力断裂或从吊钩滑出。

(7)斜拉斜吊。

某工地用斗车吊装箍筋到楼面,当其吊至15m处时,吊车摆动回转,箍筋从斗车内跌落地面。原因是:①吊具选用不当;②未采用四点起吊;③吊点不正,斗车倾斜;④绑扎不牢,物件松散;⑤操作不当,会转过快,吊物空中摆动厉害。

5 环境的影响

(1)指挥信号不清。

(2)有风雨天气影响,光线不够。

(3)工人注意力不集中,态度不负责。

通过一些事例分析,归纳起来就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二者兼而有之,是常见原因的一种或几种同时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将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会引起或扩大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动态发展过程。事故的形成和发展是时间的函数。我们应应用安全工程的理论,从设备的本质安全与人的本质安全入手,开发新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及理论,认真分析塔吊事故的发生机理,以达到预防和减少建筑塔吊事故发生的目的。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不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才能使不安全状态与不安全行为减少,才能有效对安全进行控制。

首先我们知道实现设备安全途径一般有:①设备本质安全化;②加强设备安全制度管理;③应用先进技术控制;④做好安全防护。所以,通过实践经验分析,我们应做好以下一些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做好设备管理台账,从购买、安装、使用、保养等方面严格控制。同时提高人员设备管理水平,执行检查、验收、检测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坚持安全第一原则,有安全隐患立即整改。经维修后应进行验收,并有维修记录。

(2)执行《塔机操作使用规程》,提高工人素质,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定期进行培训;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做好安全技术较底,要求每班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好设备运转记录,同时做到“五好”、“十不吊”,杜绝违章作业。

五好是指:精神集中好;上下通信联系好;设备检查维修好;物件綁扎提放好;统一协调指挥好。

十不吊是指:

①在臂架和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不准吊;

②起重指挥应由技术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担任,无指挥或信号不清不准吊;

③钢筋、型材、管材等细长的多根物件必须捆扎牢固,单头受力或捆扎不牢不准吊;

④多孔板、积灰斗、手推车未用四点吊时不准吊;

⑤吊砌块必须使用安全可靠的砌块夹件,吊砖必须使用砖笼,并堆放整齐;木砖、预埋件等零星物件要用盛器堆放稳妥,叠放不齐不准吊;

⑥楼板、大梁等吊物上站人不准吊;

⑦埋入地里的板柱、井电管等以及粘连、附着的不明物件、物品不准吊;

⑧无安全措施不准吊;

⑨六级以上强风不准吊;

⑩斜拉重物或超过机械允许荷载不准吊。

(3)做到日常例行检查,定期不定期检查,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相结合,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做好维修计划工作,定期检修、检测并及时更换有关零部件,严禁设备带病工作。

总之,通过执行《塔机操作使用规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检查维修,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工素质,做到严格管理,正确使用,遵守制度,不违章操作,对人、机、物、法、环各环节进行严密控制,对症下药,把塔机使用过程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逐一排除,彻底整改,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塔机使用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TU712+.4

A

1673-0038(2015)29-0236-02

2015-3-5

袁业贵(1974-),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吊钩物件钢丝绳
打开话匣子的好物件
老物件
旧元素,新物件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起重机吊钩定位装置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电梯钢丝绳更换方法的探讨
老物件,大乐趣
基于SolidWorks的吊钩有限元分析
关于将Φ13导引用防扭钢丝绳替换为Φ15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