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晚籼协优中1号在海南高产制种技术

2015-04-16 08:28邓飞,朱浩,蒋梅巧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稻飞虱父本母本

﹡通讯作者:陈晓阳(1965-),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水稻育种

摘 要:协优中1号是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不育系协青早A为母本,恢复系中组14为父本共同选育的杂交晚籼新品种,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表现熟期早、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米质优、制种容易等特点。主要介绍了协优中1号双亲的特征特性,结合海南制种实践,总结了其在海南的高产制种技术。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 9799(2015)01 - 0004 - 03

收稿日期:2014 - 12 - 16

基金项目: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09B);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2C004);金华市农业科技重点专项(2013-2-028); 浙江省农业科研重大专项(“8812”计划)(2012C12901-18)

作者简介:邓 飞(1985-),男,硕士,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育种

High-yield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for Late 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Xieyouzhong 1 in Hainan Province

DENG Fei, ZHU Hao, JIANG Mei-qiao, CHEN Xiao-yang *, YU Hai-fu

(Jinhu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hua, Zhejiang 321017)

Abstract: A new late 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Xieyouzhong 1,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a sterile line Xieqingzao A and a restorer line Zhongzu 14,was developed by Jinhu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Xieyouzhong 1 was registered and released in 2010 in Zhejiang province,which showed early-mature period,high and stable yield, strong rice blast resistance,high quality and high-yielding seed production.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male and female parents,and summarized its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in Hainan province.

Key words: hybrid rice; Xieyouzhong 1;high yield;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

协优中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金华市农科院共同选配的杂交晚稻新品种,于2010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0010),其亲本组合为:协青早A/中组14。经各级区试及大田示范试种,均比对照种汕优10号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协优中1号属于感温型的杂交晚籼类型,在浙江省气候条件下适宜作连作晚稻种植。具有分蘖力较强、有效穗数多、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高、后期熟性好、高产稳产、米质较优等特点。协优中1号具有制种产量高的特性,自2011年以来在海南陵水县的大面积制种产量均较高,单产达到2.25 t/hm 2,高产田块达到3.0 t/hm 2。根据多年的制种实践经验,协优中1号的双亲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父本中组14

父本“中组14”具有茎秆粗壮、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的特性,属于感温型的中籼类型。在海南春季制种,11月下旬播种,播始历期为107 d,株高85 cm左右,抽穗期对水分敏感性中等,叶片浓绿且挺拔,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抽穗整齐。中组14由于盛花期花粉量大,开花历期较长,易于母本受粉。抽穗扬花时期的延迟可通过穗分化初期施入氮肥来实现。

1.2 母本协青早A

母本“协青早A”是矮败籼型不育系,由安徽省广德县农科所选育。其株型紧凑,茎秆较粗壮,叶色嫩绿,剑叶挺立而略显宽长,分蘖力中等偏强,穗型中等,穗长21 cm,着粒松散,谷粒呈锤型略细长,叶鞘、叶耳均呈浅紫色,稃尖、柱头紫色略有顶芒,包颈率100%,包颈度27%,柱头外露率35%左右。在海南春季制种,12月下旬播种,播始历期为95 d左右,主茎叶片数13叶左右,对温度反应较敏感,对水分反应较迟钝。

2 高产制种技术

高产制种技术要点:单产超200 kg/667m 2的穗粒结构为父本有效穗6万~7万/667m 2,平均每穗颖花数136朵;母本有效穗18万~22万/667m 2,每穗异交结实粒数60粒以上,千粒重24 g,父母本颖花比1∶4左右。

2.1 田块选择

田块以选择保水保肥性能较好的泥田或沙质较轻的田块为宜。大风使母本穗部的湿度下降,影响协青早A柱头活力,对抽穗扬花期授粉影响较大,故应选择相对避风、水源充足的田块。

2.2 合理安排播差期

协优中1号在海南陵水县制种较易获得高产。根据连续几年的观察,播插安排上采用2期父本配1期母本的方式较适宜。第1期父本12月10号左右播种,播始历期107 d左右,主茎叶片数为17叶。父本2期间隔10~15 d,母本比第1期父本晚30 d左右为宜,叶龄差6.0叶。例如2009年海南制种第1期父本在12月10日播种,第2期父本在12月20日播种,比第1期晚10 d,母本在1月9日播种,比第1期父本晚30 d,父母本的始穗期大约在3月27日。因海南3月20日以后气温较稳定,有利于制种易获高产,所以始穗期安排在3月20日之后较宜。

2.3 培育分蘖壮秧

播种前父母本种子均采用4 000倍“402”浸种24 h消毒杀菌,催芽后播种。母本秧田播种量为10 kg/667m 2,秧苗于2叶1心期每667m 2喷多效唑100 g来控制株高促进分蘖。母本秧苗要培育成6个叶龄并且4个以上分蘖的壮秧。父本采用沙床播种两段育秧方式,2叶1心期移栽,密度采用10 cm×10 cm,秧苗要育成7个叶龄并且10个以上分蘖的壮秧。

2.4 合理密植,确定适宜的行比和行株距

由于父本中组14分蘖力较强,花期集中,花粉量大,母本协青早A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父母本行比可适当扩大,行比可设为2∶10,厢宽1.9 m。父本移栽方式采用大双行方式,第1、2期相间插植为一大双行,每穴插单本,行株距为20 cm×20 cm。父母本之间行距24 cm。母本行距为16.7 cm,株距13.3 cm,每穴插双本。

2.5 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父、母本花期相遇

大田施肥原则为:施足基肥,加大有机肥,配施磷钾肥。每667m 2施纯氮11~12 kg,磷肥(P 2O 5)12 kg,钾肥(K 2O)16 kg。具体为移栽前每667m 2施菜籽饼40~50 kg或人畜水肥1.5~2 t,翻耕入泥;耙面肥用碳酸氢铵30~35 kg,氯化钾7.5 kg,过磷酸钙25 kg;移栽7 d后施分蘖肥,每667m 2施尿素10 kg;幼穗分化后期施3~6 kg尿素作为穗肥来防止颖花和枝梗退化,提高异交结实率和谷粒饱满度。

水分管理一般按照常规水稻管理。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本孕穗~抽穗期要保持浅水层,利于父母本花期相遇。

2.6 采用综合措施,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

2.6.1 适时适度割叶 如遇母本协青早A叶片过长,例如氮肥施用过量造成叶片太长影响母本受粉,可以适度割去上部叶片,尤其是靠近父本边行的,以利于提高受粉机会。

2.6.2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母本协青早A对“九二○”较敏感,一般每667m 2用量掌握在12 ~14 g,当母本抽穗5%左右(割叶前)开始喷第1次。连续喷3 d,每天1次,08:00—10:00或16:00—18:00喷施,以利于母本穗颈伸长,提高受粉率。第1天每667m 2用量2 g,第2天(割叶的当天)用量4 g,第3天喷4 g,第4、5天各喷1 g,连续养花3 d,以延长母本柱头活力。同时抽穗后每667m 2可喷施用磷酸二氢钾1.5 kg,对水750 kg,用来延长功能叶寿命。

2.6.3 科学合理赶粉 父本中组14抽穗整齐,花粉量足,散粉速度较快;母本协青早A花时较早,午前花率较高,有利于父母本花时相遇。开花期坚持每天在10:30—12:30于父本散粉高峰期赶粉3次,改传统的拉绳赶粉为竹杆赶粉,轻推、重摇、慢回手。遇阴雨天抢雨停间隙或雨后现晴及时赶粉。

2.7 田间病虫害防治

田间病虫害防治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防二化螟、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为主。秧田期注重防治稻蓟马、稻飞虱,移栽前喷施1次农药,做到秧苗带药下田,防治稻飞虱、卷叶螟;分蘖盛期即移栽后半个月左右,应进行1次农药防治稻飞虱;幼穗分化期即移栽后1个月左右植株拔节期,应进行1次农药防治二化螟、卷叶螟、稻飞虱和稻瘟病;破口始穗时,应及时喷施药防治二化螟、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和稻瘟病。

2.8 严格防杂保纯,确保制种纯度

防杂保纯是整个制种过程的关键,确保种子纯度应该做到下面几点:首先选好田块,提倡连片制种,严格做好制种田的隔离,防止串花。其次在抽穗前对父母本要仔细去杂1~2次,可在喷施“九二○”前后,根据株型、叶(鞘)色、粒型和花粉颜色等严格去杂2~3次。最后收割前组织人员对母本认真检查1次,把杂株彻底清除1遍。

猜你喜欢
稻飞虱父本母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指数估算模型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