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2015-04-16 10:04宋文会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3期
关键词:塌方土层基坑

宋文会

(身份证号:130226196907231933)

浅谈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宋文会

(身份证号:13022619690723193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程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地基工程的施工,它是建造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部份,它的施工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完缺。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地基施工

1 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步重要工序,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往往就是由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来决定的,特别是我国作为一个土地面积辽阔的国家,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往往会随着地域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对工程建设中的地基施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对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的工程施工特别是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被很好的解决。总体而言,我国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任重而道远,只有加强了工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管理,才能切实的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想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是核心。

2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地基基础施工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目前的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地基建设中的塌方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地基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地基的塌方。在工程的地基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塌方问题,必然会使地基土受到扰动,进而影响到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不仅会对自身的工程建设造成危害,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在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并穿过不同的土层时,施工方如果不去根据不同土层的工程特性(地基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湿度、重度等)来确定地基基坑的边坡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法,就会使得边坡顶部受到堆载或外力的振动产生变形,由此引发塌方问题。或者是因为工程施工方在开挖土方时施工不当,在应该作支护的时候没有去做应有的保护,也会造成塌方。

2.2 地基缺乏保护

工程项目的地基建设中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地基缺乏足够的保护,特别是在长江以南多雨地区进行工程施工,如果不能解决好地下水的问题,就会对地基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地基的基础缺乏足够的保护,或者是防水、排水措施不到位,就可能会造成地基进水,这样就不仅会造成地基基础施工困难,同时对于地基的质量也会造成损害。特别是在多雨季节,一定要保证地基建设的基坑没有积水,对于被水浸泡的地基表层土要将其松软部分清除。

2.3 地基建设中的管理不善

在地基建设中,由于管理方的疏忽也可能会对地基质量造成影响。如果管理人员管理疏忽造成基坑开挖与设计不符,就会引起基坑的抗剪切力度不够,从而造成基坑的变形,影响地基建设的质量。

3 建筑地基施工方法分析

3.1 强夯法的质量控制

①测量定位。这是关系到强夯处理的整体效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上,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试夯确定的夯点布置图,逐一测放夯点位置。②强夯前要用推上机预压二遍,场地平整后,测量场地,夯点布置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确定点。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在表面铺0.5~2.0m中(粗)砂或砂石垫层,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具体按照现场确定方案),以防设备下陷和消散强夯产生的孔隙水压。③分段进行施工,从边缘夯向中央,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行下一遍夯击。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最后一遍夯完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有条件以采用小夯锤击为佳。④夯击时应按试验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衡,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夯击地段遇上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3.2 注浆法质量控制点分析

①现场钻孔情况应安排专人如实地记录在钻孔记录表上;②硅化加固的土层以上应保留lm厚的不加固土层,以防浆液上冒,必要时须夯填素土或打灰土层;③灌注浆液的压力一般在0.2~0.4MPa(始)和0.8~1.0MPa(终)范围;④土的加固程序,一般自上而下进行,如土的渗透系数随深度而增大时,则应自下而上进行。如相邻涂层的上质不同时,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应先进行加固;⑤应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顺序、注浆孔位、孔径、孔深以及注浆过程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要求,并将自己的检查结果与现在记录人员的记录相核对(可通过量测注浆管的长度的方法来检查注浆孔的孔深);⑥及时在编好号的孔位平面图上对已注浆孔进行标记并注明钻孔日期,避免漏孔情况出现;⑦如出现地面或附近建筑物变形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注浆,分析原因,调整注浆参数。

4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工程建筑地基基础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不同因素所具备的特点与形成规律也不尽相同。在实际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因分清主次因素,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在科学的层面上予以准确的诊断,对症下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U753

A

1673-0038(2015)33-0057-01

2015-7-25

猜你喜欢
塌方土层基坑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塌方治理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公路隧道塌方的预防和处理分析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
土层 沙与土 上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