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民粹”何以在澳門行不通?

2015-04-16 14:54吳澄風
澳门月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行動內地社會

吳澄風

3月1日,香港又有激進團體發起所謂的“光復元朗”行動,滋擾商戶。香港市民及一些社會團體對此行為表示極度憤慨,並要求警方嚴正執法。

香港反水客示威行動連續多個星期爆發衝突,一班港青不管三七廿一,見人拖住個篋就圍上去指罵,無辜港人也身受其害,女童甚至被嚇到哭喊,阿伯被推倒在地,途人遭追踢行李,相關行為已經過了火位,一向講文明的香港人自然群起斥之,正所謂:講還講,唔好鬱手!

水客、自由行問題,本澳同樣面對著,但居民反應與香港截然不同。究其因,本澳水貨集中在北區關閘一帶,水貨客南來北往,用不著坐巴士,都是拖著手拉車步行的,對市內交通影響較少。再者,澳門市區小,市民跨區購物很容易,某一區某些日用品缺貨,可以跑到其他區買,加上平日市民購買的與水客的貨源並不完全一樣,所以影響相對小。而且澳門沒有一簽多行,水客不少都是澳門人,大量內地人來澳掃貨,只限於某些時節,社會的包容度多少有點不同。這些特點有些是長時間形成的、有些是結構性的問題,澳門人能忍、香港人不能忍。

從人口結構方面來看,2011年澳門居民當中,澳門出生的佔四成一,內地出生的就佔四成六。在澳門這種小城市,這即意味著,要不是你的父母來自內地,你的丈夫、妻子,或者其他親戚都有很大機會來自內地。難道“本土派”為了搞他們“高尚”的“本土”,就要把骨肉親情,同窗同事朋友之誼,都拆散了嗎?如此的話,他們的行事邏輯,與上世紀某些實施族群隔離、族群清洗的政權,是一樣的。

歷史上,澳門在經歷“一二·三事件”後,“愛國愛澳”力量取得了勝利。相反,“愛國愛港”在反英抗暴失敗後就變成了恥辱的標記,加上香港在這近五十年來經歷了港英殖民當局刻意培育的“本土化”過程,香港人從這時候起,不但視自己為遠離共產黨統治的“倖存者”,更開始視內地同胞為“非我族類”。結果澳門人仍然把內地同胞視為人,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之,而沒有像香港“本土派”用“蝗蟲”等侮辱性字眼指稱對方,更不會用“澳葡旗”來挑起內地同胞敏感神經。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澳門的經濟結構。澳門產業結構單一,國際化程度仍低,從短中期角度看,只有旅遊博彩業可以為本地低技術人員帶來較佳的收入。一些人可能跟香港人交往久了,學到點“本土”皮毛,但他們須明白,澳門經濟發展、民生所需,都繼續需要祖國支援,澳門與內地融合更是大勢所趨,義之所至。即使他們想鬧事,也不會有他們想得到的效果,相反,只會被批評是破壞澳門形象、“倒自己米”。澳門的民主派政團應與港“本土派”劃清界線,為求一時選票增長而滿足民粹的快感,損害澳門整體利益及陣營形象,不值得。

猜你喜欢
行動內地社會
tuning up
行动起来
COMPLAINER’S CALAMITY
心痛不如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