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与“土肥和谐”越走越近

2015-04-17 00:21中腐协秘书处
腐植酸 2015年6期
关键词:土肥为题腐植酸

腐植酸与“土肥和谐”越走越近

2015年是联合国设立的首个“国际土壤年”。这一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这一年,农业部发布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这一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绿色化”上升为“五化”战略目标之一;这一年,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腐植酸纳入其中;这一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成为新常态。在此背景下,11月30日~12月3日,协会在山东泰安组织召开了“2015土壤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13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大会立足国际国内视角,以构建“土肥和谐”新关系为主题,通过腐植酸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深度交流,进一步提升了腐植酸肥料产业的发展水平。

一、2个主题报告让“腐植酸+”开创“肥料工业4.0”时代成为主旋律

(1) 在《让“腐植酸+”大中微量营养元素,开创“肥料工业4.0”时代新辉煌》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催生了“腐植酸+”集成大中微量营养元素的时代到来。腐植酸的创新理论、与肥料结合的优越条件、在构建“土肥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完全可以支撑“腐植酸+”集成大中微量营养元素,开创“肥料工业4.0”时代新辉煌。

(2) 在《纵观植物营养学说的时代特征——兼议创立“腐植酸·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的现实意义》报告中指出,时代在发展,生产力在变化,没有新理论指导,思想就混乱。为此,梳理不同时期的“植物营养学说”,构筑新时期“土肥和谐”新关系,即创立“腐植酸·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意义重大。同时,创立“腐植酸·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需要集合政府、产业、环境、学术、用户、法律等各界的智慧,只有协同才能完成。对此,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构“土肥和谐”新关系,以此为实现化肥零增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个主题报告,立足于土肥统合,着眼于环境友好,通过全新的理论,指明了中国肥料产业乃至世界肥料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2位权威人士同倡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大发展

来自农业部种植业司管理司副处长仲鹭勍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处处长辛景树,分别针对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并结合各自工作,指出了新形势下腐植酸环境友好肥料产业的发展良机。

仲鹭勍副处长在《化肥零增长行动给腐植酸肥料发展带来的机遇》报告中指出,当前农业转型升级和化肥零增长新形势下,国家系列利好政策为腐植酸肥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他建议,从产业定位、技术研发、产品推广、行业管理等4个方面,统筹思维,科学握控,让腐植酸肥料在服务中国农业大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

辛景树处长在《实施化肥零增长,助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报告中指出,面对目前耕地基础地力低下、土壤养分失衡、土壤板结酸化、局部地区重金属超标等问题,腐植酸肥料发挥重要作用。他建议,从“精、调、改、替”4个方面找准着力点,加大技术和产品创新力度,让腐植酸肥料在推进化肥零增长助力耕地质量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19位专家报告用智慧引领腐植酸行业健康发展

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知名企业的19位专家、学者和一线科研人员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角度,集结了腐植酸土肥研究的基础理论、工艺技术、产品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方军,以《活性腐植酸,土肥永相伴》为题,阐述了腐植酸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案例,实证了腐植酸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促进作物增产增效提质等方面的显著效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黄占斌以《腐植酸在矿区土壤改良和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为题,指出我国煤炭腐植酸资源储量2000多亿吨,腐植酸具有功能性强、经济性好的特性,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利用腐植酸修复矿区生态、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参与盐碱地改造等大有可为。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袁红莉以《腐植酸对土壤微生物的调控作用及产品开发关键问题》为题,指出土壤微生物维系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生产力,保障土壤健康并调控全球变化,腐植酸对土壤微生物具有刺激作用,对植物内生菌组成具有调控作用,二者的有效结合将提高腐植酸在生态农业中的重要功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朱昌雄以《农业清洁小流域构建思路及对策》为题,通过理论实证和典型案例分析,指出生物腐植酸肥料代替化肥是控制和修复农业面源污染的一个有效措施,其中以发酵垫料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腐植酸肥料在控制和治理养殖污染方面效果显著。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首席科学家于家伊以《生物腐植酸的养地技术创新与实践》为题,指出了土壤健康和土壤肥力的关键是有机质,而腐植酸是最优质的有机质。我国土壤有机质缺乏,每年产生43亿吨有机废物,充分利用这些有机废物,通过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腐植酸,还田养地,实现了“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双赢效果。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周霞萍以《腐植酸多功能抗霾产品的生产应用》为题,汇报了腐植酸多功能液态抗霾剂和腐植酸多功能固态抗霾膜在工业抗霾、农业抗霾、环境抗霾、生活抗霾中的防霾治霾作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上演“十面霾伏”之时,腐植酸多功能抗雾霾产品将大可作为。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清以《腐植酸水肥一体化的技术途径》为题,从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肥料的需求、腐植酸水溶肥的选择与施用、基于腐植酸肥料的套餐施肥技术等3个方面,指出了功能型与营养型相结合是未来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需求,而腐植酸水溶肥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肥,在水肥一体化市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前景广阔。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武丽萍以《全连续(黄)腐植酸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为题,从腐植酸产业发展形式及趋势、产品体系设计、(黄)腐植酸系列产品连续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腐植酸产业升级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十三五”腐植酸产业布局及目标预测等5个方面指出新时期通过煤炭腐植酸技术升级,可实现农业、工业、医药领域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其中医药开发预期目标可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赵秉强以《发展5000万吨增值肥料,为化肥增效减量做贡献》为题,通过增值肥料网络化效果验证,证明腐植酸在化肥增值改性中具有精微高效显著效果,并指出现在白尿素是常态,10年以后利用腐植酸改性的黑尿素将成为新常态。腐植酸将在推动中国传统化肥全面增值改性过程中,为化肥增效减量做出重要贡献。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孙志梅以《新的农业生产形势下腐植酸肥料的担当、机遇与挑战》为题,指出当前施肥不科学、传统肥料性能差导致我国资源、环境、土壤、粮食安全等问题突出,用实例验证腐植酸肥料田间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提出腐植酸肥料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中大有可为。

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研发部总经理郭良进以《泉林开辟生物源黄腐酸制备新途径》为题,对泉林“一草两业”产业模式进行了介绍。“两业”即“一业生态肥业,一业生物化工”。从现在乃至长远来看,生态肥业让“水溶性腐植酸+大中微量营养元素”开创“肥料工业4.0”新方向,与土壤、种植、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相关,可助力中国土壤可持续发展。

山东潍坊岛本微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高亮以《腐植酸在无性繁殖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调节中的作用机制》为题,用腐植酸肥料在生姜、马铃薯、大蒜、山药、红薯等5种无性繁殖作物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改善了这些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促进了产品器官的快速形成以及营养物质的有效积累,增产效果显著。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方冬冬代表王杰教授以《腐植酸的荧光性质及生物农药制备的研究》为题,通过腐植酸荧光表征、腐植酸甾类和萜类农药的分析与制备等方面的试验结果,指出纯化后的腐植酸荧光峰有较好的对称性,证明了腐植酸生物农药具有抑菌活性好、抑菌率高、利于植物吸收、与环境友好等特点,开发前景广阔。

郑州大学磷肥与复肥研究所教授张保林以《腐植酸·包裹型腐植酸和纳米腐植酸类肥料研究》为题,对腐植酸的资源特点及性能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包裹型腐植酸复混肥料和纳米腐植酸复混肥料的制备原理、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等,通过田间试验证实了2种腐植酸肥料在改良土壤、促进作物增产、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的显著效果。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王曰鑫以《腐植酸钾+水溶肥+土壤调理剂一体化生产系统及其产品应用》为题,指出滴灌技术是未来的方向,水肥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腐植酸钾水溶肥料是最好的水溶肥料,“腐植酸钾+三元复合肥=最好的复合肥”。“十三五”期间,腐植酸钾复合肥作为一种高效复合肥将迎来发展良机。

北京澳佳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乔生以《“腐植酸+”之“三虚”“三实”》为题,分别从“腐植酸+土壤,永续生态”“腐植酸+肥料,减肥增效”“腐植酸+作物,抗逆提质”3个方面和“全国农技中心试验,全面开花”“中科院南土所试验,权威验证”“央视七套追踪试验,备受关注”3个方面,通过虚实结合,充分论证了腐植酸功能肥料“予土肥是集成,予生态是跨界,予企业是共赢”。

全国腐植酸肥料标准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邹德乙教授以《腐殖酸和黄腐酸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为题,指出标准化对行业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国家标准化改革对腐植酸产业发展是最大的支持。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制定科学的标准,以促进腐植酸行业健康快速稳步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杨镜奎以《如何提高腐植酸样品采集、分析及应用等信息的有效关联性》为题,从复杂样品结构及性能研究的综合分析技术思路、腐植酸样品采集的信息内容规范、腐植酸样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的优化关联、腐植酸样品应用潜力扩展等4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强调在腐植酸开发应用过程中,要搞清楚是单一物质作用,或是多种物质组合作用,以便于提高效率, 或防范出现意外问题。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腐植酸质量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彩凤教授以《功能性腐植酸有机肥初探》为题,指出了由于腐植酸原料来源、用量、加工方式不同,导致腐植酸功能差异较大,这为功能性腐植酸肥料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作为土壤改良剂、生物刺激素、保鲜剂等,都可深度开发。她又以《腐植酸在农药体系里的作用》为题,指出了腐植酸与酶具有协同作用,腐植酸与农药缓释作用具有正相关效应。

综上所述,通过理论交锋、技术探索、产品实践……,取得了重要成果,充分证明了腐植酸肥料(农药)在构建“土肥和谐”新关系中的重要性。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

猜你喜欢
土肥为题腐植酸
2021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1年精准点中7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理事长新语:为有土肥可说
2020年点中70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腐植酸在退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2019 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第二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
简谈造林苗圃土肥水管理技术
本刊2017年点中6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主流媒体第一时间聚焦“土肥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