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构检测设备管理的建议

2015-04-17 01:24郑喆黄碧鸿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1期
关键词:器具计量单位

郑喆 黄碧鸿

(1.广东雄炜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2.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关于机构检测设备管理的建议

郑喆1黄碧鸿2

(1.广东雄炜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2.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纵观检测设备可知,其通常在生产进程中直接应用,影响着检测单位运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以及安全监护、成本核算、环境监测等环节内容,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需合理有效管理检测设备,加强设备管理优化发展。在此,本文将针对检测设备检定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检测设备;检定;管理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管理科学实现重大突破,在检测单位日常运营进程中,必须针对检定及非检定设备实施有效管理,保障检测单位工作高质完成,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2 检测设备管理工作相关内容

2.1设备管理

在实际使用检测设备的过程当中,必须定期认真检查维护用于检测的设备设施,涵盖有跟设备相关的购进以及验收、维护等多个管理环节,其中,设备购进包括采购辅助设备及基本设备,与此同时,应准确记录设备计量范围以及规格、检测标准、不确定度及其使用期限等多项内容,旨在便于检测技术员以及设备管理员可实现对设备故障问题的及时维修与实时保养。

2.2人员管理

检测设备管理必须配备专员实施操作,其可谓为管理检测设备的关键前提内容,所以,应努力选择责任感强,动手能力强,熟悉单位检测能力范围,了解检测标准的专业人员,定期对其开展专业培训,旨在保证检测设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具体来说,要求技术人员必须认真阅读设备说明书,充分掌握之后才可开始检测设备管理,一旦发现设备存在故障问题,应积极联系检定单位以及供应商,一起查找故障解决手段。

2.3数据管理

建立设备档案,针对检测设备相关数据实施认真整理及详细记录,涵盖有设备规格以及日期、数据、故障细节等多项内容,旨在基于数据进行检测设备问题合理分析,尽可能积累较多管理经验。

3 检测设备管理进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管理检测设备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有以下问题:

(1)目前,多数检测单位针对检测设备管理及相关程序文件均有具体的规定,新购置或改造设备时,设备管理员要参与检测部门一起确定相关的设备,然而在实践工作开展中,此项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原因在于相关部门人员对设备管理员的岗位设置及综合能力没有要求,设备管理员自身素质及综合能力未能满足岗位要求,导致对设备应用在检测上的参数不了解,设备检定参数无针对性,催生不必要的浪费情况。

(2)在检测设备规定检定校准时间范围内,因为工作人员存在操作失误或者是基于各类型原因导致的设备形成失准状况,却依然持续使用检测设备。

(3)当检测设备达到使用期限之后或者是将其封存之后未通过有效检定校准,直接实施检测使用。

(4)检测单位仅针对管理制度展开具体规定,却未切实制定可行性较强的设备检测操作规程步骤,加之人员难以正确操作或者是未能实现有效的设备保养,导致计量器具存在损坏问题。第五,未能规范制定检测设备检定标准,同时未能明确划分具体内容,导致管理工作难以充分落实到位。

4 加强检测设备管理的优化措施

4.1强化检测设备合理配置

为使检测设备可实现合理配置则要求结合实际需求购置相应设备,基于检测参数以及实际工艺需求的相关重要性,确定检测设备精准度以及数量、品种等多项内容,保障其拥有高效性能,同时关注设备价格成本问题。尽量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品,如此一来,可大大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强化提升测量控制的可靠性,推动检测单位生产运营工作良性开展。就部分会影响产品质量以及对生产经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检测设备,譬如说桩基动测仪、全站仪、程控静态电阻应变仪、氡气检测仪、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仪等设备设施,必须选择使用具备耐久性高、强可靠性且精度高的产品。就现今市场行销来说,检测设备种类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国外很多品牌拥有较高信誉度,比如徕卡、喜利得等各大品牌,在较长实践应用中,进行检测设备选择的时候,基于特定条件,尽量选用相同厂家或者是相同型号产品,旨在保障设备的有效使用。

4.2规范检测设备科学分配管理

在管理检测设备当中,为使该项工作更具科学规范性以及有效程序性,则应实施设备分类管理工作,基于目前设备使用现状进行分类,具体包括正常使用设备,备用设备、需修设备、废弃设备、封存设备等内容。

使用设备,其主要是指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全部设备均属于可用于日常检测的设备设施。

备用设备主要指的是设备处于基本良好的状态,然而在当前检测工作进行中不会使用,作为预备用途的设备设施。

需修设备,其是指设备实际状态较差,存在问题并需实施修理操作的设备仪表。

废弃设备,该类型设备不得再投入使用,一般来说,检测室会废弃该类型设备并进行上报操作。

封存设备,其主要指的是在标准项目范围内已不满足检测要求,以及暂时不能恢复正常使用状态,或者是准备报废的设备。

综上所述,必须针对各类型检测设备贴上有效的三色(红黄绿)标签纸并实施区分化管理,构建立标,尽可能为工作人员提供充分了解掌握设备的具体方式,使之可明确检测设备实际运行能力水平。

实施设备分类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是编制设备台账。计量器具宜按ABC三类管理。

A类:计量标准器具;列入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对计量数据要求高的计量器具。必须按周期检定。

B类:对计量数据有准确度要求的;固定安装在装置上,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较高,但平时不允许拆装的计量器具;使用频次低,性能稳定的计量器具。可自定校准周期;可适当减少检定项目或仅作部分项目检定,但必须明确允许使用的量值范围和使用地点,以及附有先用标志。

C类:对计量数据无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器具;固定安装不允许拆装的计量器具;国家规定允许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器具;性能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可在入库验收后使用;可延长检定周期2~4倍。

4.3优化检测设备网络化管理

当前,众多检测单位选择使用的检查设备仪器类型十分广泛,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多采用人工方式,然而其呈现出较大滞后性。伴随着科技应用水平的显著提升,需完善检测设备数据库建设,通过网络化执行管理,推动检测单位良好发展。加之检测单位设备一直处于创新改造阶段,多数检测单位在已有设备基础上增设很多检测设备,导致检测单位设备管理工作难度大幅增加。

4.3.1统一专管公用

由于检测设备具备涉及种类较多且数量较大、规格十分复杂等多项特征,需执行统一管理措施,实现专管公用。购置仪器设备之后,专管公用仪器应在仪器设备库中存放,配备专员统一管理。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存放仪器需满足防火、防尘及防潮、防热、防震等要求。设备管理员为各台设备设置统一流水编号,并针对设备配件分别设置编号。必须将设备分类存放,整齐陈列。基于“三色”标识管理设备状态,绿色为合格、黄色为准用、红色为停用。

4.3.2采用微机管理模式

随着科技水平的显著提升,微机应用已然发展成为现代化设备管理手段。有机结合条码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构建设备管理数据库系统,做到信息资源共享,高效快速处理设备管理涉及的相关账表,自动制定作业计划,同时采取措施监督实施。具体来说,设备管理系统涵盖有跟设备相关的台账以及修理维护、校准检定、借还转账以及检索查阅、信息打印等多项内容。此外,系统宜设置自动提示功能以及统计查询功能、领用归还功能、财务接口功能等功能模块。

其次,设备管理应按当地省、市的资质管理要求及时填写、上传设备管理的信息,完善网上管理系统,能让上级管理单位及时了解掌握公司设备运行状态。

4.4定期实施设备检定校准工作

完善制定详细的校准检定计划,定期开展检定工作。凡是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项目,必须严格根据检定周期,按照就近就地,经济合理的原则将设备送至拥有溯源性的法定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定期实施强制检定。

就非强制检定设备而言,可交由外部校准机构实施检定工作,或者是实现机构内部自行校准行为。机构内部自行校准必须建立计量标准,且机构必须拥有持《计量管理员资格证书》的人员至少2人(校准员负责校准,校准工程师负责审核)。

4.5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价值

就部分高精尖贵且利用率相对较低的检测设备而言,仪器具备很高分析精度且可靠稳定性强,然而该项设备价值十分昂贵,高达几十万至过百万元。所以,就类似设备检测单位可实施协议外租行为,尽可能在各个机构之间做到资源共享,旨在将设备社会效益及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5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机构应努力完善管理检测设备,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推动检测单位可持续稳定运行。

[1]乔浩平.浅谈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的经验与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8).

[2]董俊娟.对试验检测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研讨[J].房地产导刊,2015(03).

F203

A

1673-0038(2015)21-0097-02

2015-5-3

猜你喜欢
器具计量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看错单位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协办单位
古代器具灌农田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