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项链曳中的女性观

2015-04-17 04:53欧炫佑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钻石项链蒂尔资产阶级

欧炫佑

(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37)

叶项链曳中的女性观

欧炫佑

(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37)

叶项链曳是法国的短篇小说之王要要要莫泊桑的经典名作袁作品通过野项链冶为线索讲述了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本文从女性的野他者冶身份尧女性的勇敢担当尧女性的诚信尧资产阶级女性的超脱等几个方面对小说中的女性观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和探讨。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分析突破了过往单纯的资产阶级女性框架袁从人性的角度对她们给予客观尧温情的理解。尤其是女主人公的形象虽不完美袁但也有许多感动人心的地方。她有对生活尧美的积极追求袁是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一笔。

马蒂尔德曰野他者冶曰勇敢担当曰诚信曰超脱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一生中创作颇丰,除了《一生》、《漂亮朋友》等六部长篇之外,还创作了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这样丰硕的创作成果在19世界法国文坛是独占鳌头的。而且无论从创作的数量上,还是在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上,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却都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地位的,因此被世人尊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尤其是短篇《项链》发表距今虽然已有一百多年,但其魅力依旧光彩照人。小说塑造的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的形象独具特色,对她的分析和研究至今还在延续。主人公马蒂尔德出身于小户人家,虽年轻貌美,却由于门户问题只能嫁与一名普通的小职员。婚后平淡而简单的生活令天生丽质的她苦不堪言。后来,她为了能体面地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而向富裕的佛莱思节夫人借了一条钻石项链。但是,在舞会上大出风头的得意还未褪去,她已惊恐地发现钻石项链弄丢了!从惊慌失措到连愁带急,夫妻俩似乎一夜之间心脏的承受能力变得异常强大,他们借贷买了一条样子相似的钻石项链还给朋友,鼓起清偿高利贷的勇气。故事的高潮显然在最后,债务还清后一次偶遇,令她知道当年所借钻石项链其实是条不值钱的仿制品。这个故事围绕丢项链的这件事,对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进行侧面描写,其中对主人公马蒂尔德及文中闪现的个别女性形象可以帮助我们对作者的女性观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女性的“他者”身份

小说开头就提到:女人本来就没有什么等级品味,家庭世系,她们的美貌、她们的风韵、她们的魅力,就是她们的出身、她们的门第。因此出身平民的马蒂尔德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美貌而对现状不满,对上流社会想入非非。因而在意外获得一个机会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的时候,她期望能够在舞会上一鸣惊人。这种想法其实是把自己当作了一件附属品,一件要依靠上流社会的男人才能发光发亮的饰品,这种想法直接导致的是10年的悔恨人生。但马蒂尔德的人生并不是一个个案,更加不是偶然,而是整个社会的现状,甚至从人类诞生伊始,这种雌雄的依附就已经存在。有生物学观点认为:如果用卵子和精子代表女性和男性的话,卵子是被动的,而精子是主动而具有攻击性和选择性的。因此卵子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是处于被动和依附地位的。但明显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著名女性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认为:对于新生命的诞育过程来说,两个配子的作用是一致的,它们一起创造一个有生命的存在,两者消失其中,又超越自身,[1]而且她还列举了一些科学数据作为辅证,例如将身体重量取0.56次幂来除以脑子的重量得出男女的结果几乎一样,这说明男女智商并不存在过多差异。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就是告诉女性:你必须在外表武装自己,通过男人对你的欣赏,你才有存在的价值。这种观念究其根源是:女人对于男人来说只是一个性伙伴,一个生儿育女者,一个性欲对象,一个他者,通过她,男人寻找自己。[1]男人认为其战胜了生命的错综复杂的力量,也奴役自然和女人。[1]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男人把女人当成了玩物,而女人自身也认同这种可怕的“无形奴役”,而甘心去迎合,甘心去被“奴役”。

但是小说的设计是峰回路转的,虽然在舞会上出尽风头,但马蒂尔德的生活现状并没有得到改变,甚至反而跌进了谷底。这也揭露了一个无情的事实:依靠别人的生活是永远无法把握在自己手上的。舞会上那些甜言蜜语只是社交圈的虚情假意。他们属于上流社会,他们是富裕的有产阶级,打扮得光彩照人的马蒂尔德或许只是他们眼中的一件美物,他们之间穷富悬殊的地位差异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马蒂尔德梦想通过一己之力主动去改变现状从而攀上所谓上流社会,终归是妄想。她不属于这个社会,却为了踏上这个阶层而去借了钻石项链,终归项链丢了,梦也碎了。即使是她那位富有的女性朋友——佛莱思节夫人也不过是她丈夫豢养的一直金丝雀呢,外表的光鲜并不等于被尊重,被认同,丝毫不能改变饰品和从属的地位。光彩照人也好,粗布麻衣也好罢,都只是一种表象,表象再炫目,都无法改变内核。所以小说结尾的项链是假的,似乎也在暗示读者,表象不一定是真的,你们所艳羡的生活未必是真实的,那串看起来价值不菲的钻石项链也不一定是真的,因为不管是马蒂尔德也好,佛莱思节夫人也好,她们在整个社会来讲,她们的一切并不能完全由自己决定,而是由处于统治地位的男人决定的。尤其越是富裕的阶层,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力越强。反而在贫穷的阶层里,男女都同时要为家庭的存在而付出劳动,两者之间较少存在依附关系,所以反而夫妻双方能够保持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如马蒂尔德夫妻间就能体现出相互扶持的美德。

圣经里讲到,上帝创造了亚当,但并没有同时用泥土塑造了女性夏娃,而是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制造出夏娃,这点其实也是暗示了她的出身并非是自主的,她是按照非本质的方式创造出他的补充。她像是一种有特权的猎物,她是自然而然顺从的一种意识。女人作为他者,与男人在自身感到虚无的存在相比,显得是一种存在的充实,他者在主体看来只是客体。[1]所以,马蒂尔德希望通过外在的装饰去改变自己的地位,最终只能成为泡影,把希望寄托在掌控一切的上流社会的男士们身上是不可靠的,即便得到暂时快乐也是不自主的。

二、女性的勇敢担当

在许多材料中可以看出,对马蒂尔德的定位局限于“虚荣说”,但我们也不能把这个问题简单化。马蒂尔德的虚荣在今天看来是可以被理解和体谅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首先是一种自由,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不选择的自由。不选择,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不自由。[2]所以虽然她的选择看起来有点俗气,但终归也是她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选择。如果人人都主动放弃对人生的追求,那么这个人的人生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社会也不会有进步,人类的历史文化也不会增添精彩的一笔。因此,只要她是主动参与到改变个人、改变生活、改变社会当中来,姑且不论其高尚与否,都是值得肯定的,何况,她还是一位柔弱的小资产阶级女性!

可惜,她在努力抓住命运的一丝机会的时候,命运又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她借来的钻石项链不见了!当一切找寻无果后,他们果断地决定借债购买一条相似的项链还给朋友,而所借之债将由夫妻俩共同偿还。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对马蒂尔德产生了敬意。不仅因为她对生活的勇敢追求,也因为她对命运的勇敢承担。萨特认为:“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目标,但无人能保证此目标会实现,但人的行为无论成功与否都会造成后果,而无论此后果是否与人的心愿相符,它都是人的选择造成的,他必须对此负责。”[3]当马蒂尔德选择了这个目标之后,也选择了由此带来的后果责任。从这点来讲,这个女性形象是打动人心的。每天早晨,她都和普通的平民妇女一样挎着篮子,跑菜店,肉铺,和那些小贩分角必争,全然没有了之前淑女的样子,完全变成了平民粗陋计较的妇女,头发凌乱没有教养,衣裙歪斜地系着……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起当年那个舞会上,她曾经多么的风华绝代!如果没有那丢失项链事件,或许她的人生不会是这样。但正正是那次事件,她才发掘出自己作为女性难能可贵的勇于承担责任感,也令这个人物形象不再流于表面的虚荣轻浮,而具有勇敢担当的人格魅力了。

三、女性的诚信

很多男人认为,女性是从属的奴隶,她们只适合在家庭中扮演着母亲和主妇的角色,她们并不具有和男人同等的理智和品格。但《项链》的女性形象却具有非常难能可贵的美德——诚信,这甚至是很多男性都不具有的。

首先是主人公马蒂尔德的诚信。当发现项链不见了之后,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和不安后,她显示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决定借贷偿还这条价格不菲的项链,完成对朋友的承诺,可以看出她具有可贵的诚信品质。如果,马蒂尔德是一个自私、虚伪的小人的话,她完全可以买一件赝品还给朋友就算完事了,或者举家搬迁以逃避追讨,又或者对夫人如实相告,以夫人爽直的个性,应该会告诉她这条项链的真实价值的。但马蒂尔德除了具有诚信的美德外,更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这就导致了她选择默默地自主赚钱完成对友人的承诺。在诚信和自尊支配下的马蒂尔德,用10年的青春去付出这一切。尤其是把那条重新购买的项链还给夫人的时候,她表现出来的忐忑不安也恰恰反映出了她的人格品质中质朴、实在的一面。作者之所以没有设计她向友人询问项链价值这个环节,是刻意的。正是营造出这种命运的怪圈,才让整个故事峰回路转,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才更加丰满复杂。10年后,成功偿还债务的马蒂尔德感觉获得新生,当她重遇夫人的时候,她选择坦然相告,这个细节也体现了马蒂尔德自尊自强的性格特点。即使最后她知道项链是假的,也能坦然一笑。

其次是佛莱思节夫人的诚信。当穷女友向自己借首饰的时候,她非常爽快地拿出首饰盒让马蒂尔德自己挑选喜欢的。虽然后来马蒂尔德还饰物的时候有点迟,导致她有点不快,但她也没有当面检查项链,更没有在过后对这条项链产生任何怀疑,这里也体现了她对马蒂尔德的信任。到了小说的高潮部分,当马蒂尔德告诉她事情的真相的时候,佛莱思节夫人并没有隐瞒这条项链的真实价值,而是感动地告诉马蒂尔德真相,告诉对方真相就意味着要归还多出来的这部分金钱,但她依然没有任何的迟疑和不安,足以证明她也是一位善良、有诚信的女性。

四、资产阶级女性的超脱

马蒂尔德生活的时代背景是资产阶级社会,资产阶级的女人与家庭的结合非常亲密,她们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和团结,她们各自的经济依赖是自己的男人和家庭,所以当社会企图把这些女性禁锢在他们的“圈子”当中时,大部分的资产阶级女性都选择了妥协。她们不敢去反抗,更加谈不上超脱其中了。她们或许是由于自身认识水平过低,或许是由于已经认识到问题所在,但是害怕一旦“超脱”了所在的阶级,拜托了男人的束缚,自己就不得不和无产阶级妇女一样参加劳动工作,过上粗陋的生活。因此大部分的资产阶级妇女都是主动靠近自己的丈夫或男人,而远离穷困的无产妇女的。[1]小说的开头提到马蒂尔德开始也是过着不错的生活的,虽然没有大富人家的奢华,却也有佣人,衣食无忧,也算得上是小资产阶级。但发生了丢项链事件后,她勇敢地跳出了资产阶级女性的囚笼,积极参加到劳动当中去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担责任。而这个时候,虽然她的外貌被生活的重压而变得沧桑,但她的女性自主其实在逐步建立。在自由的劳动当中,女性获得自主的权利,她具有经济和社会的作用。[1]她和丈夫结合在一起的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已经把他们的关系提高到伴侣关系而不再是附属关系了。回想当初,她还是一名拥有佣人的小职员的妻子的时候,她也是依附丈夫的花瓶,是丈夫用微薄的薪水供养着她,而现在,她终于和丈夫是平等的了。

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女性可以大量地、大规模地参与到劳动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而这只有依靠现代大工业才能办到,现代大工业不但容许大量的妇女劳动,而是真正要求这样的劳动……[4]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辟论点。马蒂尔德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已经展开,虽然小说中并没有提到马蒂尔德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但作为一名资产阶级女性自愿选择转化为劳动妇女,这是她思想上难能可贵的超脱,这种超脱虽令她过早衰老、沧桑,但外表的沧桑掩不住内心的自主和强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一个角度看,正是丢项链事件,令她懂得生活的艰辛,学会成长和独立,并且在和丈夫并肩作战的同时,体会到丈夫的关心爱护与体贴,由厌恶丈夫的贫穷到感激丈夫的不离不弃。她的人生和爱情都实现了美丽的蜕变。这些都是她的自我超脱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她的不幸其实也孕育了幸运。世界本是混沌,正与反有时并不绝对清晰,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狱。马蒂尔德的勇敢承担最终让不幸变成了幸运,收获了那些外表风光的贵妇难以拥有的真挚感情,收获了独立自主的女性人格,收获了自尊自强的女性魅力。这些都是大部分资产阶级妇女难以做到的。马蒂尔德和她们相比所发出的光芒,绝对是耀眼而令人感动的。和同时代的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如包法利夫人之类相比,她对人生所选择的道路也是更加积极的。

五、小结

《项链》的情节设计独具匠心,读毕让人一片唏嘘。正是作者设计主人公陷入这种命运怪圈,主人公才能带给我们多层次多涵义的美感。作者笔锋一转,跳出了传统资产阶级女性俗气、虚荣的形象,展现给大家一个坚强、自立、勇于担当、超脱的女性形象,虽美而不落俗套,可敬也曾可悲,体现出作者独特的女性观,于今天看来仍具有可探索的空间。

[1](法)西蒙娜窑德窑波伏瓦.叶第二性曳I[M].郑克鲁袁译.上海院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袁2014.

[2](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袁译.北京院商务印书馆袁2005.

[3]王炜袁周国平.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九卷)[M].济南院山东人民出版社袁1996.

[4]马克思袁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院人民出版社袁1972.

[责任编辑:姚青群]

I565.074

A

1008-7346(2015)04-0075-04

2015-06-30

欧炫佑袁女袁广东遂溪人袁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中文系助教。

猜你喜欢
钻石项链蒂尔资产阶级
蓝色幻想
I Spy超级侦探
金艺/“18°甜”系列 18K金钻石项链 请给我18°的甜蜜
“心境”系列18K金钻石项链 心之幻境
我的爱一直陪着你
青鸟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裸婚总统帕蒂尔
裸婚总统帕蒂尔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