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城乡一体化管理实践

2015-04-17 07:18郑木发梅映雪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龙海市中转站环境卫生

郑木发 梅映雪

(1.龙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福建漳州,363100;2.华侨大学,福建泉州,362000)

一、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和作用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化,使城乡人口、技术等要素互相融合,互为资源,相互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领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要求思想观念的更新,也需要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需要发展思路的转变,也要求利益关系的调整。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作用是:行政主管部门依靠社会力量和专职队伍,依法对道路、公共场所、垃圾以及各单位和家庭,管理其卫生状况,为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保障经济建设进行,保持城市整洁面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内容包括:环境卫生管理规划的制订、实施;环境卫生事业的资金管理;环境卫生设施管理和环境卫生作业单位管理。在工作中,龙海市环境卫生处积极发挥“窗口”作用,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业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演进,它既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也面临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城乡一体化贯穿于新兴工业化、区域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是战略之举,也是加快新兴工业化进程的要求。龙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自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以环卫保洁人员配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坚持标准,狠抓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整洁行动”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二、龙海市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现状。据调查,龙海市现有人口七十万人左右,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大约是一公斤计算,每天约产生七百吨生活垃圾。目前龙海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主要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每天运往漳州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量约270吨:白水镇约12吨、浮宫镇约16吨、东泗乡约9吨、东园镇约14吨、海澄镇约33吨、石码镇约60吨、榜山镇约29吨、紫泥镇约17吨、港尾镇约15吨、颜厝镇约28吨、九湖镇约22吨、程溪镇约15吨。并有隆教乡约20吨、双第农场约4吨,自行处理。此外,全市每天还有约400吨垃圾没有运到焚烧发电厂处理。市区基本都能做到日产日清。

第二,生活垃圾处理水平较低,方式单一。目前,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由于垃圾填埋场容量有限、而且处理方式相对单一,没有进行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有些种类的垃圾(如餐厨垃圾)也尚未找到更为合适的处理方式,只能混在生活垃圾中。

第三,投资渠道单一,科研开发建设投入不足,宣传力度薄弱。龙海市目前的情况是:环卫工人队伍老龄化严重,专业化程度不高;环卫工人文化程度低,固定工比例小。

第四,经费缺口大,观念薄弱。环卫工人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又脏又累”,缺乏主人翁意识。环卫工作的经费不足,宣传效果不佳,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龙海环卫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做法及效果

(一)垃圾中转站的管理

垃圾中转站配备专职管理员、垃圾中转站操作工及垃圾中转站环卫工,负责中转站管理维护、保养、卫生整洁。对各个岗位的职责都上墙公示,如垃圾中转站管理员岗位职责:1.负责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站内环卫车辆日常工作调度;2.负责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不定期维修和保养工作;3.负责突发事件的紧急报告,如垃圾中转站发生机械故障或停电、环卫车辆事故等,要及时报告、报修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负责统计站内环卫车辆运输次数,统计站内垃圾日清运量并进行月汇总,于月底上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二)石码镇、榜山镇的具体做法

龙海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部依托蒲姜岭生活垃圾处理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分阶段实施。先期在石码城区及周边镇、街道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试点,实施的范围包括石码及海澄、榜山镇等生活垃圾场集中处理的村庄,解东街道、新华街道,龙海城区及周边街道,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由石码环卫所具体组织实施。就目前而言,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主要工作内容是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石码环卫所加快新建垃圾中转站的施工,确保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正常开展。榜山环卫所对拟建垃圾中转站的场址进行选择,完成环评及其他各项准备工作。

龙海市的活动以整治环境卫生为主、市政设施为辅,重点向支路街巷、边边角角等部位和区域延伸。从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关心的地方抓起,从环境卫生入手,精细化、高标准整治。坚决做到整治一处,提升一处,以集中整治保障长效管理,以局部整治带动综合整治,以点带面,力争做到让广大群众共享美好城市环境。

四、龙海市近期整改方案

在“城乡整洁”行动一体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龙海市“建设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组”反馈的整改意见,龙海环境卫生管理处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一)加强管理、强化责任

1.作业路段保证在规定作业时间内有专人保洁,确保保洁时段分别为:市中心区18小时,次中心区16小时,市区边缘区12小时;2.强化作业人员管理:所有保洁作业地段配齐配强一线工人,分为“三班”滚动作业,确保作业地段不间断有专人保洁;3.强化责任制度落实:按作业标准与要求分段责任到人,并实行滚动式轮换,在地段交接班定点定时保洁制度。针对街路清扫,在重点时间进行管理,即实行错时上班制,以减少因清扫作业而带给市民的不便;对重点路段进行管理,采用加强保洁力量、延长作业时间、增加运力等方式确保重点路段卫生质量;对突出的、市民反映强烈的卫生脏乱现象进行跟踪管理,针对乱涂乱画、随意乱放、乱扔、投垃圾等现象,死看死守。

(二)加强整治、巩固成果

针对薄弱环节,实行城乡联动,开展综合整治,重点治理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等公共场所垃圾乱扔、乱倒、乱堆放形成的卫生死角,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等各项卫生制度,常抓不懈,注重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整治成果,努力为市区创造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在周末、节日期间人流密集、人流量大的高峰时段,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保洁工作难度增大时,我们加大清扫力度,增加机扫频次,重点针对人流量较集中的街路和片区增加保洁人员,增设垃圾收集容器,适当延长工作时间。我们采用加大垃圾清运力度,增加清运次数,加大街路洒水、除尘工作,以达到最好效果。

(三)加强督查、注重实效

运输途中散落的垃圾对街道和道路环境卫生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龙海市市容管理局加强检查、督查垃圾运输散落现象,注重从源头抓起,落实责任制,组织督查组并配备车辆进行严格管理。尤其重视本部门环卫处垃圾运输车辆的规范管理:首先,龙海市所有环卫车辆实行密闭运输,杜绝“病车”上路,严禁沿途散落,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其次,要求车辆按规定时间、路线行驶等规定;最后,将每次检查结果将列入驾驶员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

城市环卫公共设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城市建设与管理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龙海市市容管理局积极开展城市环卫公共设施社会评价的应用研究,以促进龙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各项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

我们正处在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规模空前浩大的城市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社会的变化,这些艰难复杂的过程快速地展开,无疑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城市发展,既有定位的问题,又有诸多民生因素,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为城市的经济带来活力,也因小农社会传承的结果,造成了诸多管理难点。龙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努力破解这些难题,把工作做好。我们清楚地看到:城市环境仍需改善,龙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只有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勇于尝试,在管理上不断创新,才能在城乡一体化工作中有所突破。

[1]李涛,曾建民.论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J].经济论坛,2009,(6).

[2]李成.国外城乡一体化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资讯,2009,(21).

[3]韩冰,刘相.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功实践:诸城调查与思考[J].求是,2009,(17).

[4]彭小萍.构建广州一体化新格局[J].南方农村,2008,(12).

猜你喜欢
龙海市中转站环境卫生
中亚是人类祖先关键“中转站”?
高性能半柔性地坪在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应用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环境卫生
龙海市人社局推进山海协作,助力脱贫攻坚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某垃圾中转站职业病危害预测和关键控制点分析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