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景观全方位育人功效探讨——以福建农林大学中华植物园为例

2015-04-17 08:04杨建欣黄秋燕
福建建筑 2015年3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大学校园植物园

杨建欣,黄秋燕

(肇庆学院后勤管理处 广东肇庆 526061)

1 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在知识经济的年代,大学教育发展迅速,同时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数据表明,从1995年到2009年之间,大学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学生人数均明显增加,高校数量从1054所增加到了2305所,在校生人数从290.6万人增加到2144.7万人,招生人数从92.6万人增加到639.5万人,毕业生人数从80.5万人增加到531.1万人[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大学也引入了市场机制,逐步实现各级政府合作办学、鼓励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支持办学。同时,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成为人们的共识。高等教育的形式也因此而更加灵活多样。出现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大学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权利自主化和办学形式多样化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为了实现育人目标,为了更加高效地完成大学的育人使命,需要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提倡全方位的教育,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优秀资源和载体为教育服务。

2 大学教育与校园景观的契合点

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大学文化对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教育、个性品格、价值选择等方面都将产生深度影响,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提出,完全契合当代教育的现实需求,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为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而不懈努力[2-4]。同时,现如今的大学教育更为倡导学习的自主性和知识的开放性,主张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到知识的交往和学术的交流中去。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景观在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环境的营造,构建全方位育人的载体。大学校园景观承载和诉说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精神文化,折射出一所学校的校风、精神、思想,是校园环境中最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部分;大学校园也是师生美好的精神家园,其环境的好坏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5-7],可以认为蕴含教育功能的大学校园景观是现代教育所必备的环节。大学作为教育的场所,其景观理应承担起环境育人的责任,成为培养新型人才的摇篮和激发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因此,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坚持以教育为导向,做到为大学的教育服务,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为师生生活和学习营造适宜的氛围,同时也为开展室外教育提供场所、为相关专业教育提供鲜活素材。这就是校园景观建设与大学教育的契合点,因此也可将大学校园称之为隐性的教育课堂。

3 校园景观的教育功效诠释

福建农林大学本部校区位福州南台岛西端,校园三面环山、两面临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学校历来十分注重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形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曾获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校园内的中华植物园集教学、科研、生态、观赏、运动休闲、思想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校园景观的点睛之笔,是大学校园中难得的高品质学习环境和游憩空间。据统计,中华植物园占地面积约为6.4万㎡,现有植物670余种,按照中国地图划分为34个不同的园区,每个园区分别种植具有本省特色的名特优植物,并按照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进行合理的景观组织[8,9]。显然,以中华植物园为代表的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积累,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熏陶和教化作用,归纳起来可以认为其具备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四大功效。

3.1 德育功效

促进公众道德素质的提高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10],故而校园环境也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在修养,增强其思想道德水准,提升人生境界,健全人格品行。校园景观中的学习交往空间能促进户外教育、户外交流的进行,增加思想和知识的碰撞。人性化的校园景观可以成为良好的人际环境,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修养具有重要作用,校园环境中所包含的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文化、现代科学精神,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感染、熏陶、规范、塑造作用。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在德育方面的任务是需要在物质环境建设过程中,通过设计学生喜爱的反映生活和表现生活的建筑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生活奥秘和知识的不断探索,帮助他们领悟生命与生活的正确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和追求真理的理想。中华植物园的德育功效在于能够无形之中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偌大的园林空间仿佛就是中华大地的缩影,从中释放出来的是激励青春学子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和激情。福建农林大学是闽台合作交流办学的重点高校,中华植物园尤其能够激励和增强台湾师生的中华民族意识,增强台湾学生的大中华思维和心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植物园德育功效是不容忽视的,也是校园景观营造的一大亮点。

3.2 智育功效

校园环境能够启迪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思考能力。大学校园浓郁的人文气息,优美的物质环境,具有活跃思维,激发灵感的作用。特别是直观的、形象的自然形态和生动的艺术形式,可以丰富大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深层认识,能加深和完善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对科学、人文进行探索性的思维体验,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直觉能力;学生通过环境的影响,在科学与人文的交叉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动过程中能够引发出更多的经验,并能将成功的经验转化到其学习领域,直接和间接的启迪学生心智,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一个大学最成功的目标就是能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好奇心和激情是创新的动力,营造培养好奇心和创新激情的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的重要渠道。中华植物园不仅具有教学功能,也具有科普功能和科研功能。由于植物种类繁多,并按照省区分类,依据景观设计基本原理进行植物的配置设计,因而不仅可以增强师生和来访者的科普知识,也能作为园林、园艺、植物学、生态学等专业的实习素材和科研基地。故而,中华植物园对于增长学生知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完全是一本鲜活的室外教科书和无声大课堂,朝夕陪伴着青年学生去追逐他们的中国梦。

3.3 美育功效

大学校园作为开展教育的殿堂,校园景观的设计理所当然需要蕴含艺术和美学的思想,通过创造符合美学艺术特质的环境空间,改善师生学习、生活与交往空间的质量[11,12]。大学校园景观通过对师生进行艺术与美学的熏陶,提升其修养和思想境界,对师生进行一定的艺术与美学教育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大学校园景观传达艺术和美学主要是通过色彩、形态和材料等要素向师生传达美的信息,在景观设计中注重个性、独特、艺术性强的景观的营造,以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其次,还可以通过校园景观形态与造型的展示,使师生获得美的享受,如校园建筑形态、植物肌理等;也可通过校园景观向师生展示地域特色、环保知识等,体现现代景观之美和地域特色之美。中华植物园除了具备德育和智育的功效之外,也具有丰富的美育功效。虽然是一个以植物景观为主题的园林空间,但中华植物园是运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构建出来的,是地理知识和植物知识交相辉映、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是美丽校园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各种植物的形态美、色彩美以及用园林艺术基本原理构筑的景观形成了校园环境之美;不同省区的植物景观展示了地域特色之美;中华大地的缩影在增强师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升华了心灵之美,因此可以说中华植物园所蕴含的美育功效对校园景观教育功能的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

3.4 体育功效

校园景观环境中多样的交往空间可以提供小型活动的场所,为学生开展户外活动带来了便利;同时,校园中各类运动场也是校园景观的组成元素,它们的存在成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主要空间。从这两方面来说,校园景观的体育功效不容忽视。同时,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的一门“必修课”。有学者对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网络成瘾现象,且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比例更高[13]。大学生以网络聊天、游戏为休闲消遣方式不利于身心健康。优美宜人的校园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到户外进行交流和进行体育活动,对增强大学生的体质、身心健康和促进交往是大有裨益的。中华植物园独特的园区划分方式为户外运动、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多样的空间。作为各省区分割的界限,每条道路宽1.2m,是进行定向运动难得的场地,运动中不仅可以呼吸高负离子的空气,还能在欣赏植物景观的过程中得到地理知识的教育,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方位认知能力和地理常识,才能顺利跑完总长度约2.1km的“国界”和“省界”,这种别具特色的定向运动得到了师生的好评和认可。中华植物园同时也是师生驻足观景、休闲散步的理想空间,不仅能放松心情,也能够陶冶情操。

4 结语

校园景观为师生户外交流、学习、思考、游憩提供空间场所,实现与课堂教育的优势互补;同时,校园景观中很多积极的元素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无形之中会对其产生教育,校园景观具有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潜在教育功效。但校园景观规划建设不能满足于浅层次的绿化美化,也不能仅局限于满足使用功能和空间需求,而是要挖掘校园景观的潜在教育功效,以教育功能为导向,以全方位教育为目标,让校园景观成为一本室外教科书,让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生活的同时得到德、智、体、美的全方位教育,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以中华植物园为代表的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时刻都在扮演着室外课堂的角色,但校园景观仍然存在重视生态环境而文化景观稍逊色的现象,今后需要着重关注校园文化景观的营造,切实将校园文化、地域文化、学科特色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注入到景观实体之中,融入到校园景观这一有机整体和开放空间之内,着力构建名副其实的“室外教科书”和全方位教育载体,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尽绵薄之力,实现丰富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交往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最终达到对学生人格培养和品德的塑造目的[1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756-757.

[2]徐佩莉.高等教育大众化文化向度价值取向与全方位育人策略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69-70.

[3]韩萌.大学多元文化育人功能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08):53 -57,66.

[4]金运成.高等教育必须树立文化育人观[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02 -105.

[5]钟小军,杨务发,杨建欣.大学校园休闲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建议[J].林业科技,2011,(06):52-54.

[6]张建新,董云川.映射文化传统的校园景观——以云南大学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84-88,96.

[7]李静,傅莉.突显校园生态文化——安徽大学新校区植物景观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07,(02):36-38.

[8]郑金贵.校园多功能教学基地“中华名特优植物园”的建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77-82.

[9]陈志洁.生态型校园建设的探析与构想[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30-31.

[10]张毅川,乔丽芳,陈亮明,等.景观设计中教育功能的类型及体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01):100-105.

[11]吴晓华.基于教育功能分类的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探讨——以湖州师范学院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0,(05):68 -71.

[12]杨建欣.基于教育功能的大学校园景观优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39-40.

[13]张志松,李福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1,(02):44-48.

[14]赵依莎.利用大学校园环境强化濡染作用研究-——以华东理工大学校园环境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大学校园植物园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植物园的“虎”明星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