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政策机遇 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

2015-04-17 20:25崔玉斌
奋斗 2015年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政策

崔玉斌

为巩固扩大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成果、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东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去年,《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出台。此轮政策措施,市场化取向突出、优惠程度高、覆盖面宽,对我省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将产生全面深远影响。

发展中俄地区合作的机遇

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规划和布局重大合作项目,中俄双方早已达成共识。2009年9月,中俄两国元首正式批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年-2018年)》,确定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共计200多项。其中俄境内约100个,中国境内约110个。我国境内的项目中我省占30%左右,重点凸显。项目覆盖了矿产、能源、农业、林业、渔业、机械、建筑、建材等产业。在实施过程中,双方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调整和补充了重点项目清单。现在,清单上的项目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积极推进之中。为了完善我国区域开放格局,巩固提升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国务院2013年9月批复的《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列入对外投资合作的能源电力项目6个、矿产项目5个、农林开发项目11个、建筑建材项目3个、商贸物流项目4个、环保项目1个、科技园区5个等。这些项目中,黑龙江省承建的占2∕3。能源、矿产资源、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重大项目是中俄合作的重要载体和骨架。上述重大项目的启动和建成将对中俄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加快筹备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为了解决中俄地区合作项目的资金问题,2012年,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由几大企业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首期融资额是100亿元,远期融资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基金成立后,将由专业机构进行运作和管理,项目投资的成功率高,效益好。同时,基金投资对社会资本还有一种导向作用。因此,该发展(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行将对中俄地区合作起到重大拉动和支撑作用。

支持哈尔滨打造对俄合作中心城市。这是国家发展中俄地区合作的一个重大举措。旨在通过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功能来推进中俄地区合作。我省地理条件优越,对俄合作的主要指标居各省区前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哈尔滨市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与1978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6.5倍,工业增加值增长62.4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2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6.8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899倍,各类科研机构增长5倍等。哈尔滨市已基本具备打造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条件。下一步我省应按照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要求,举全省之力对哈尔滨的城市建设进行再规划,加快建设步伐,承担起国家赋予的历史责任,为发展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做出更大贡献。

打造重大开放合作平台的机遇

国家决定研究设立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有利于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贸易转型升级,有利于打造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基地和“桥头堡”,有利于倒逼营商环境建设等。同时,国家决定把东宁与绥芬河捆绑设区的决策,完全符合我省实际。绥芬河市经济贸易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近年土地、资金、水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约束趋大,发展空间严重受限。如把东宁划入试验区,就会起到1+1>2的效果。绥芬河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加上东宁之后,GDP增加1.2倍,工业增加值增加5倍,进出口总额增加32%,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加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加1倍,境内外各类园区数量增加1倍多,土地面积增加15.9倍,人口增加3倍等。在这个基础上整合配置资源,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为办好试验区创造较为理想的条件。去年我省参加了国家发改委召开的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并接受了相应的任务。我省申报设立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已排上国家日程。

完善对外开放政策的机遇

《意见》对东北区的对外开放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在许多方面放宽了限制,实现了较大突破。在整体上达到和宽于国家给与西部的政策。

外贸政策,三条都是国家专门提供给东北的。正是我省多年的诉求和渴望。一是给予东北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原油进口及使用资质。我省石油产业优势突出。大庆油田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实力雄厚,海外经营和投资的经验丰富。黑河的民营企业运作对俄500万吨油品炼化储运项目已有多年。由于企业没有原油进口及使用资质,国外投资和项目合作一直难有突破。国家打破央企垄断,放开原油进口和加工的企业资质,将为我省石油产业发展和扩大进口创造有利条件。二是赋予黑龙江农垦粮食自营进出口权。这是我省独享的政策。我省农垦是东北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有现代农业企业。粮食总产量占全省和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5.3%和3.5%,商品率达94.2%。境外租种土地300多万亩,累计生产粮豆18.1亿公斤。现在,国家赋予农垦粮食自营进出口权,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搞活生产和流通,有利于拉动我省农业和外贸增长,有利于带领我国农业“走出去”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增加从周边国家进口石油、粮食等权益产品配额,鼓励在边境地区开展进口资源深加工。2002-2012年,我省累计核准境外资源项目61个,在俄罗斯投资获得森林采伐权1200万公顷,开展农业合作项目50个,种植面积达640万亩,对俄矿产资源投资项目20个。2013年,全省已经培育机电、食品、医药、木制品、纺织和化工产品等57个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我省能源资源粮食等国外投资和国内进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布局已经形成,权益产品进口和加工的潜力巨大。这次国家放开有关政策,我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潜力将集中释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环境条件也空前向好。

财政政策,是指完善边境小额贸易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政策。该政策实施以来,收到很好的效果。边贸企业不断成长壮大,边境贸易持续增长。2011-2013年,我省的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由50.2亿美元增长到94.7亿美元,年均增长23.6%,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近1/5提高到近1/4。边境小额贸易已经成为我省对外贸易的一支生力军。为了继续发挥政策的红利,我们一方面要按照国家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落实落靠政策,另一方面要积极客观地反映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国家政策逐步完善优化。

投资政策,是指优先支持东北地区项目申请使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这种优惠贷款一般无息或利率较低,还款期较长,并有较长的宽限期。在使用上,它一般要选择非盈利的开发性项目。我省使用的这种贷款,主要投放于能源、农业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次《意见》进一步把东北摆到“优先支持”的位置。这为我省扩大利用外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利用这一融资渠道的成功经验是:要精心选好项目,做好可行性研究和论证;获批后要科学组织实施运作。

过境签证政策,是指推动哈尔滨机场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实行72小时过境免办签证政策。宽松的签证政策是世界各国和主要旅游城市刺激入境游市场的通用法则。获免签的外籍人士可在机场所在城市停留不超过72小时。哈尔滨市应坚持扩建机场工程与申报过境免签各项准备工作两手抓,力争早日获批开放。以此为契机,促进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哈旅游、从事商务活动,扩大就业,提升哈尔滨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达到东北区域全面振兴,《意见》提出:大力推进东北地区内部次区域合作,推动东北地区东部经济带,以及东北三省西部与内蒙古东部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东北的中部和沿海地区较为发达。而东部、西部和内蒙古东部较为落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次区域间的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全面振兴”的瓶颈。所以,《意见》提出:大力推进东北地区内部次区域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支持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的合作”在2007年就已纳入《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但推进缓慢。东北地区东部经济带的建设,2005年由丹东市发起,已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取得多方面成果。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坚持合作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参与东西两条经济带建设,打造好东部陆海丝绸之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政策
政策
东北地区2022年第二季度ML≥3.0 级地震目录
政策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政策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助企政策
政策
有些政策为何沦为“万分正确、十分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