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破解基层党组织建设难题

2015-04-17 20:25
奋斗 2015年2期
关键词:七台河市党组织考核

佟 朋

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作为基层组织部门,必须始终如一地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按照省委要求,七台河市委组织部通过推进实施“基层党建三年提升工程”,着力研究解决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保障发展的作用。

一、提升制度建设水平,破解管党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

建立健全管党责任落实机制,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党组织应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逐级明确责任,落实重点任务、解决突出问题,确保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一是完善管党责任述职评议制度。强化各级党委“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扛起来,认真履行管党职责。党委书记每季度就抓基层党建情况向上级党委进行专项述职,并由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评议,述职和评议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确保各级党委始终站在抓党建工作的主战场和最前沿。七台河市近三年来开展的党组织专项述职评议活动,评议优秀率平均达到95.7%。二是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联系时间不少于1年,并与“联包助帮”、驻点调研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联系一个点、抓好一条线、促进一大片,真正打造一批过得硬、叫得响、推得开的党建精品工程。近年来,七台河市委在全市广泛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联企、包区(社区)、助村、帮户”活动,先后建立各类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952个、部门帮建点121个,联系点领导干部和部门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实际问题516个,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56.5万元。三是完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制度。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和指标,注重综合考核和单项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体现科学性、导向性和适度超前性。制定严密可行的考核程序,使考核形成一个环环相扣、衔接紧密、优化高效的程序链条,确保考核评价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科学运用考核结果,以党建工作水平看班子建设水平,切实推动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四是完善督察通报制度。组织部门采取点名督导、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督察,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下发催办或整改通知书,督促抓好落实;对问题较重、整改不到位的,实行党组织书记诫勉谈话,督察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提升工作创新水平,破解基层党组织建设乏力问题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重在务实、贵在创新。只有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载体,才能使党的基层组织永葆生机和活力。一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主导理念,引导基层党组织把攻克招商引资难题、破解产业项目瓶颈制约、发展社区经济改进社区服务、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品位和改善民生条件,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主动参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深化改革工作,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建议,落实好民情恳谈、群众工作日等制度,努力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加快发展的“助推器”、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广大群众的“主心骨”。二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在农村推广“支部+合作经济组织”的做法,重点在行业协会、劳务输出群体、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在社区加大居民楼院、住宅小区和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力度,消除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盲点;在企业以小型非公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职业化联合工会主席作用,积极依托工会组织组建联合党组织,具备条件的实行工会主席和党组织书记“一肩挑”,通过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实现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全覆盖。三是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围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全面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组建党员服务团队,对网格内居民进行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服务。深化城乡党建“四联”活动,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动、活动联搞、资源联用,引导城乡基层党组织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互助共建。七台河市已连续多年开展城乡党建“四联”活动,先后结成“四联”对子400多个,开展各类帮扶活动739场次,组建党员公共服务专业队伍1300多支,广大党员公开承诺服务事项8.7万件,建立党员责任区1400多个、党员先锋岗1637个,做好事实事1万余件。四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办好“专题课堂”。本着实际、实用原则,依托各级党校,定期举办理想信念教育、基层党组织书记学历培训、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等各类专题培训班,每年将基层党员轮训一遍;办好实践课堂。在每个区县的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建成1-2个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引导党员学、带着党员干,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办好“流动课堂”。抽调党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致富能手和优秀文艺工作者组成流动党校,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开展“党课大讲堂”、“文明大讲堂”、文艺汇演、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致富本领;办好“远程课堂”。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把课堂搬到党员身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员管理手段,针对基层一线党员跨城乡流动、从业地点多变等特点,探索在大中专毕业生、转企转制人员中建立网上党支部,实现网上办公、缴纳党费、转接组织关系、学习培训等功能,建立起开放式、互动性、立体化的党建工作模式。

三、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破解基层党建工作动力不足问题

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工作成效的好坏。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从根本上把党建工作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一是强化人员保障。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工作者与行政、业务人员之间进行双向交流,优秀党务干部要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并抓好集中培训工作。各县(区)党委应根据编制空缺情况,加大从农村和社区优秀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选拔乡镇和街道领导干部力度,并对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特别优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给予解决事业编制,拓展事业发展空间。要以农村“两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储备人才力量。二是强化阵地保障。各级党委要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问题。要逐步改善农村党组织活动场所的设备条件,加强日常维护;要把街道社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和公用设施配套项目,实现新建小区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与开发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建设和交付使用;非公企业要有专门的党员活动室,对部分规模较小的非公企业,采取村和社区与企业共建的方式,实现“一室多用、资源共享”。2014年以来,七台河市委采取财政拨付一部分、辖区单位赞助一部分、基层组织自筹一部分等办法,筹集资金2147万元,新建、维修改造基层组织活动场所36个。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农村和社区党建经费,按党员年人均200元的标准核定,纳入区县财政预算;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按党员所在单位的隶属关系每年人均20元标准安排,分别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的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纳入党务公开内容,每年向党员公布一次,并由各级组织部门负责督促落实,每年联合开展一次专项检查。近年来,七台河市委除将非公企业和社区党员缴纳的党费予以全额返还,用于开展党内活动外,还要求市财政按照每个乡镇每年20万元的标准,拨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经费;区县财政按照每个行政村、社区每年5万元的标准,拨付服务群众工作经费,受到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欢迎。四是强化服务保障。七台河市委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探索实行“三联一挂”方法,通过市委常委挂帅联村、区县领导带队联村、市级部门帮扶联村、乡镇干部挂任第一书记,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整顿态势。特别是在2014年整顿的基础上,按照行政村不低于总数15%、社区不低于总数8%的比例,重新倒排确定了整顿对象,持续抓好后进党组织转化升级工作。目前,各位市委常委共帮助软弱涣散党组织解决道路、水、电等制约性问题33个,区县组成9个联合工作组,帮助基层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20项,解决治安问题38个,化解信访案件20起。

猜你喜欢
七台河市党组织考核
中共七台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乐享冰幸福童年
清华党组织公开
七台河市红旗镇:学党史悟思想 强素质促工作
内部考核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七台河市“放管服”改革成效及对策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