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泾川果园间作效益好

2015-04-18 06:21史小峰王浩贵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10期
关键词:泾川县纯收入间作

史小峰,王浩贵

(甘肃省泾川县果业局,744300)

甘肃泾川果园间作效益好

史小峰,王浩贵

(甘肃省泾川县果业局,744300)

泾川县经济林间作是甘肃省林业生态发展项目的内容,资金来源为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自2011年开始实施项目以来,6个乡、镇44个村共计栽植苹果805公顷,目前果树长势良好。为保证幼树及早成园,在果园前期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力抓果园间作,弥补果农前期收入,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果园合理间作,促进了果树的良好生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间作改善了果园环境

果园合理间作,可以有效地保证果树前期对水分、养分、光照的需求,满足果树生长对水、肥、气、热的需求,减轻果树病虫害的发生,抑制果园杂草生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

2 果园间作物种类

在间作物的选择上,应选择植株矮小、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与果树需水临界期错开的作物,同时,间作物应与果树没有相同的病虫害。甘肃省泾川县在项目区重点选择了西瓜、豆类、蔬菜、药材等高效的经济作物及节省成本、便于机械操作、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绿肥和三叶草、黑麦草等草种。禁止间作玉米、小麦、油菜、胡麻等高秆作物和果树需水需肥期一致的作物,避免对果树生长造成影响。

3 果园间作时营养带的留取

在果园间作上,一定要留足营养带。泾川县在项目实施中,1年生果树留营养带1.0~1.5米,2年生果树留营养带1.5~2.0米,3、4年生果树留营养带2米以上,5年生果园全部停止间作。

4 果园间作模式的选择

通过我们对泾川县项目区实施果园间作的调查,苹果园间作西瓜每亩纯收入2500~3000元,而且果树长势最好;间作辣椒、西红柿、茄子、白菜、萝卜、马铃薯等蔬菜,每亩纯收入在1500~2000元,间作马铃薯、辣椒的收入高,果树长势较好,次于西瓜;间作柴胡、党参、板蓝根、黄芪等药材,每亩纯收入在800~1600元,果树长势较好,次于间作西瓜、蔬菜、豆类;间作黄豆、白芸豆、黑芸豆、红小豆等豆类,每亩纯收入在400~800元,果树长势较好,次于间作西瓜。苹果园不同间作物收入见表1。

表1 苹果园不同间作物收入

5 间作物的轮作及最佳间作模式的选用

为了避免间作物连作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泾川县尽量把收入较高的作物放在前1、2年,收入较少的间作物放在后3、4年,保证了树体的健壮生长。经过调查,第1年采用果树—西瓜间作模式,第2年采用果树—蔬菜间作模式,第3年采用果树—药材或果树—蔬菜间作模式,第4年采用果树—豆类间作模式,这样就可以取得较好的前期收入,同时有利于果树生长。

6 果园种植绿肥等模式

泾川县在党原乡赵家村果园行间种植芸芥,高平镇袁尚村果园行间种植三叶草,玉都镇下坳、王寨、李胡3个村果园行间种植黑麦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过调查,种植绿肥、人工生草每年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2%~0.3%,果园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湿度、温度有利于果树生长,减轻了病虫害,每亩节省人工成本400元以上。

猜你喜欢
泾川县纯收入间作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农村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以泾川县为例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泾川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枣药间作滴灌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