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约跑”吧

2015-04-20 10:40艾理
爱你 2015年23期
关键词:何先生跑友马拉松赛

◎艾理

让我们“约跑”吧

◎艾理

不知不觉,跑步这一项专属于职业运动员的运动演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俨然成为社会新时尚。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一打开手机,满屏都是人们“晒”出的跑步里程。不光是普通百姓,各个领域的名人也加入了跑步阵营。已有五年“跑龄”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及其妻子张欣就是跑步爱好者,两人还经常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宣称:跑完后好有幸福感!

今天,你“晒步数”了吗

如今,在朋友圈晒孩子、晒美食、晒自拍之类的行为都已经OUT了,倒是晒步数、晒里程之类的行为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正是依托网络的力量,跑步这一项古老的运动焕发出了时尚的光芒。

美国布莱根女子医院的预防医学主任、医学博士乔安·曼森医生曾指出:“对人体最有益的活动是类似跑步这样有活力的运动。”所以跑步这种最简单、健身效果更显著,也没有场地和装备限制的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另外,由于各种跑步软件的兴起,跑步的时长、距离、位置之类的信息一目了然,摁一个“发送”键就可以将个人的跑步成果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同事。

当我们把个人的跑步状态“晒”在朋友圈时,人类内心深处的炫耀冲动就能得到尽情释放。社交上的所有行动都算是自我形象管理的一部分,你跑步就相当于向别人说:“你们看,我就是这么一个健康、阳光、时尚又有趣的人。”而当满屏幕的人都跑得比自己远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焦虑,觉得自己也得加把劲儿。

“我以前读书的时候跑800米都累死累活的,自从我爱上了跑步,我每天必刷15千米的跑步里程。”一名来自北京的“跑友”说,“其实跑步并不是为了击败对手,而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来,跑完15千米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潘石屹每天坚持跑10千米,经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跑步成果;万科总裁郁亮也喜欢跑步,每周五次的跑步频率让这位“60后”大叔变身成“型男”。郁亮还鼓励公司内部员工坚持运动并且推行健康管理;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他坚持长跑20余年,还写了一本关于跑步的书籍——《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来一场“说跑就跑”的旅行

上个世纪末,美国电影《阿甘正传》感动了无数观众,男主角阿甘通过跑步造出了一个生动的“美国梦”。与此同时,美国掀起了一股跑步热潮,这股热潮渐渐地吹向全球。

近年来,各种体育比赛逐渐走进普通群众的视野,虽然体育项目多样,但最受关注和欢迎的无疑是跑步。较之于专业素质要求过高的短跑项目,更具灵活性、参与性的长跑受到了普通市民的大力追捧,由此引发了国内马拉松赛事的火爆和报名人数的井喷。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北马”(北京马拉松)、“天马”(天津马拉松)、“长马”(长沙马拉松)、“深马”(深圳马拉松)等马拉松赛事遍地开花,从边陲小镇到沿海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跑步这项运动之中。

据权威媒体报道,201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的参赛人数达到七万人,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网上报名速度比2012年足足提高了七倍;2014年,以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马拉松计划为依据,中国参与马拉松及其相关活动(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0千米和迷你马拉松等)的人群规模约60万人次;2015年年初,中国田径协会计划在中国大陆举行56个马拉松赛事,相当于不到一周就有一场马拉松赛事。

来自广东深圳的何先生是一名跑步爱好者,今年36岁,在某大型私企工作。工作之余,何先生几乎把自己所有的休闲时间都花在了跑步上,在他看来“跑步是放松身体的好方式”。自从2010年爱上跑步以来,何先生没有错过任何一场在深圳举行的跑步活动,而在其他城市举行的大型马拉松赛事,何先生也会想尽办法去参加。比如2015年10月在长沙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何先生和妻子很幸运地报上了名,并在比赛之前多次飞到长沙“适应新环境”。当然,在这几年的跑步生涯中,何先生明显感觉到:在以前,马拉松比赛没几个人报名,很多商家为了吸引人们报名还会赠送礼物,而现在想要抢到马拉松比赛的名额简直比春运买火车票还难。

让我们“约跑”吧

在现实生活中,跑步不再是体育课上枯燥的热身练习,也不再是折磨意志的体能测试,它已经成为一种健康生活的代名词,“约跑”“跑友”等新兴词汇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信很多跑步爱好者都能感受到跑步带来的特有的社交魅力,比如在自己固定的跑步地点总能碰到几张熟面孔,渐渐地,大家由之前的擦肩而过到“多看对方两眼”,再到能互相微笑、打个招呼,或许还能萌生出一段美妙的感情。

除了“跑友”之间的不期而遇,在这个信息网络时代,随着社交软件和运动软件的普及,人们通过跑步这种运动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一方面,人们可以在跑步门户网站等社交媒体上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另一方面,很多跑步者喜欢通过各种App来记录、分享自己的跑步经验和体会,能够对其他网友造成一定影响,并引发他人的共鸣。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叫作“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或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村上春树也有一句话:一天跑一个小时对我的精神健康有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可以说:“去跑步吧,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

与其他社交群体相比,“跑步群体是一个去身份化的组织”,不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有着怎样的社会分工,也不管他们的年龄、长相和性格有多大差异,在跑步这项运动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大家聚在一起都为了分享跑步这一共同乐趣。

猜你喜欢
何先生跑友马拉松赛
何宅
够虎,够硬核!
家中绿植总招小飞虫,咋整?
男子蹭跑广马被终身禁赛
福建千名跑友为爱奔跑 温暖“两癌”贫困母亲
挑战冬跑!乌鲁木齐53岁男子寒战153公里,历时20小时29分
守号6年七星彩 2元秒变500万
爸爸画1440幅漫画帮女儿学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