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2015-04-20 01:46杨海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思索背影初中语文

杨海霞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是课堂有机构成部分,尤其是有效提问,可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发展,发挥学生智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益。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一定的提问艺术,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精设问题,抓住契机,有效发挥提问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启发式提问,引导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需要讲究一定的启发性,即在传授知识与信息时,不直接告知学生们现成答案或结果,而是通过提问或谈话方式,带领他们逐步探寻,自主发掘结论,提高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提问通常包括如下内容:①课堂提问应能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其主动思索,积极答问;②教师提问应基于同学们独立思索上,以问题开启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③倘若学生难以完整说出问题答案或无法明确说清结论时,教师可巧妙的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问题,逐步引导,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如教学《春》时,引导学生品读语言,选出自己感觉最美最喜欢的画面,并突出喜欢的词句及其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于是学生认真阅读,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喜欢画面与语句。①有的学生认为“春花图”这句话写得好:“野花遍地是,杂样儿,……还眨呀眨的。”它描写了百花盛开之景。教师启发:此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花儿怎样的特点?生:拟人与比喻手法,给人调皮、可爱的感觉。继续诱导:是否可用文中的一个字加以概括。生:“闹”。师:嗯,这里的闹含有“喧闹”与“热闹”之意,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斗艳,多姿多彩之景。②有的学生喜欢春草图,觉得这句写得好:“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绿绿的。”让人觉得小草有很旺盛的生命力。提问启发:为何说“偷偷地”?生:这是作者不知不觉间才发现的。……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品读,再通过启发式提问,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深层涵义。

二、递进式提问,层层深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认知水平的发展程度不同,教师提问需要讲究梯度,进行递进式提问,即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将一些有难度较大或比较深奥的问题,巧妙的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问题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发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得到”,发掘问题本质,认识教师的整个思维过程,把握思考方法。如在新知导入、新知探究、总结归纳等环节,教师可运用递进式问题,适当地降低思考难度,促使学生积极思索,层层递进,逐步解决小问题,进而突破“大”问题。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 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联系前后文思考,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梳理文章结构,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情感,感受父子深情,教师可设计问题串,逐步引导与启发,让学生深入思索与探究,发掘事物本质。比如①为什么作者偏重背影描写,并且将平凡的背影写得如此感人?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②倘若删去祖母的亡故、父亲丢职、徐州相会等叙述,只留描写背影的这些文字,表达效果是否一样?(不一样,这是背影描写前的铺垫,渲染悲凉气氛,也初点出作者对父亲的同情以及父亲对“我”劝慰、爱护与体贴)③如果将最后一段删去,对本文是否有影响?等等。这样,通过层层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由表及里,思微知著,深切体会父子深情。

另外,还有开放式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教师需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特的阅读理解、感受以及体验,营造民主、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而并非以教参解读或者教师个人观点来束缚学生思维。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不追求唯一答案,鼓励学生结合原有经验与知识进行多角度思索,提出不同的看法、独创性解决方法,打破封闭式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与质疑。 此外,还有比较式、反问式、举例式、因果联系式等提问方法,需因实际而定。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原则与学生认知规律,适当而有效地提问,引人深思,将一个个问号巧妙转变成同学们的个性化思维与智慧火花,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增强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思索背影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传承中医精华 构建中医思维的几点思索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两个背影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关于战“疫”专题的思索与展望
深沉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