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4-20 01:45李国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外理念中职

李国涛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也提出了一个全新课题。

尽管中职语文教材经过了几轮改革,形成了现在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试用教材和试行大纲,但试行大纲的基本理念与普通高中新课标非常接近,由于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诸如受学生生源素质偏低、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等条件制约,使得这套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加上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造成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中职语文教学沿用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对培养中等专业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改革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融入职教特点

教学改革,观念先行。当前大多数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等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严重挫伤。为此,中职语文老师亟待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融入职教特点,要有教育民主的理念、学生主体的理念、回归生活的理念和创新教育的理念。

二、倡导开卷有益,拓展课外空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跟智者进行一次谈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呢?最好的办法是倡导开卷有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拓展课外空间。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笔者从一年级开始,开展“五百”活动:即诵百首好诗,读百篇名作,听百场报告,写百篇随笔,赛百次演讲。学生在紧张的专业技能训练之余,能够轻松、自由地阅读课外书籍,放飞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不仅做到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而且在课外阅读和活动中,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质也潜移默化地得以实现。

三、注重听说训练,突出专业知识

由于许多中职生初中语文基础不好,致使学习语言的兴趣缺失,听说能力普遍低下,主要表现为:方言浓重,普通话水平较低;在公开场合不能也不敢大胆、有序的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不能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意思。

面对这种状况,如果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听说的基本知识、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几乎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可谓一举两得。

四、开设写字课程,提高书写能力

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在用人单位招工面试时,中职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然而,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实在太差了,写的字不仅不规范,不美观,错字别字多,还歪七扭八,令人无法辨认。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开设硬笔书法课程,让每位学生都练成一手好字。既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为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五、强化应用文写作,培养从业技能

培养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文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中职教育是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语文等文化基础课教学是“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中职语文教学不能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而首先应该弄清两者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地位,确立适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从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的角度出发,开设相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等,以强化培养学生将来的从业技能。

六、改革教学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测作用。评价方式不改,教学改革就无法有质的突破。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与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积极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理念中职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小满课外班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