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说课稿

2015-04-20 01:45戴金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贾府意蕴

戴金兰

一、说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必修③的一篇精读篇目。体会小说中人物语言的深层意蕴,品味小说中人物说话的艺术,激发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发表有自己见解的阅读,是教材编写者将《林黛玉进贾府》纳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③的出发点之一。根据所教班级情况,我把引导学生探究文学作品人物语言的意蕴,品味小说人物的说话艺术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如何结合文本知识分析人物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基于《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在授课中,我会使用以下教学方法:1、问答式教学法;2、讨论式教学法;3、点拨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本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创造共同研讨的氛围,师生共同探究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语言,养成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习惯。我采用以下学法:1、讨论法;2、情感体验法。

采用情感体验法,是为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思想感情,并能由此及彼展开思考。

四、说教学程序

(一)课前预习:

1、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红楼梦》的录像片断《林黛玉进贾府》。

2、学生在熟悉课文情节、环境的基础上,自主赏析王熙凤的语言魅力。

(二)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 学生诵读课文第5段

环节二 导入

导语:贾母她们正在谈话,“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闻。这是谁来了?对,她就是王熙凤。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王熙凤的语言。

环节三 人物语言探究,该环节由两个部分构成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我会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你今天上学迟到了,你会不会一边大笑,一边大声说:“老师,我今天迟到了!哈哈哈!”一定不会吧,因为按常理,一般迟到的人,都不张扬,偷偷地溜进来就算了,最好没有人发现我。为什么呢?因为迟到了会觉得愧疚,很不好意思,如果还告诉别人自己来了,太没面子了吧。

(设计学生上学迟到的这个情景是为了让学生做一个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与文本中王熙凤的语言做一个对比分析)

(1)问题设置:王熙凤为什么要这样大声张扬自己迟来了?王熙凤是话中有话,她的话有几层涵义?她的话想说给那些人听的?你们听懂了吗?

(2)学生小组探究分析,集中讨论结果。

(3)师生共同总结。

王熙凤可是话中有话,句句有意蕴。她的话有四层涵义

第一层:告诉贾母:出于功利——巴结上司

第二层:告诉黛玉:出于礼貌——要招呼一下客人

第三层:告诉众人:出于高傲——要向众人炫耀一下

第四层:告诉读者:反映了贾府的一个软环境——等级森严。只有等级高的人,才敢肆意妄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等级低的人呢?只能敛声屏气,唯唯诺诺。

(此环节是想做一个示例引导学生如何开展深层次的探究,教师想做一个引路人的作用)

2、课堂探究拓展

(1)要求学生细心阅读一遍课文第5段、第6段,边看课文边划出文中描写王熙凤语言的语句。

(2)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组探究学习。

请各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处关于王熙凤的语言描写,进行探究学习。各小组成员共同探究王熙凤话语的意蕴。

要求:①各小组要开展充分的讨论,分析王熙凤话语的深层意蕴,评价王熙凤说话艺术。②小组长负责整理本小组的讨论结果,选好本组代表作总结性发言。

(3)展示学生研究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①利用多媒体投影学生的探究成果。②各小组派代表作总结性发言(评价王熙凤语言美在哪里)。 ③师生共同点评,教师总结。

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找到解读文学作品的途径,获得从探究王熙凤语言入手鉴赏文学作品的经验,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探究阅读是一个思维升华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讨论、合作、探究能让学生产生很多耀眼的思想火花,愿我们的每一堂阅读课都能让学生在与同学、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中的人物、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中,在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猜你喜欢
林黛玉进贾府贾府意蕴
刘姥姥的知恩与贾雨村的不义
浅析焦大之骂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从《林黛玉进贾府》品《红楼梦》“其中味”
步步谨慎,处处藏玄机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心理探究
浅谈《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出场的艺术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