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说词纪录片

2015-04-20 20:55周红
记者摇篮 2015年5期
关键词:征途抚顺农民

周红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互联网文学时,专门问道:“听说今天来了两位网络作家,是哪两位啊?”花千芳迅速站起来并向总书记举手示意,习总书记说:“你们好!”花千芳小声地回答:“习大大好!”在座谈会结束时,习近平还走到他面前,亲切地说:“希望你们创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

是什么原因使花千芳受到最高领导人的点名?农民、网络写手,哪个才是适合他的身份?摄制组在花千芳参加完全国文艺座谈会回到抚顺后,随花千芳走进深山里的老家。

本纪录片全程跟踪,采用了无解说词方式,只为还原一个真实、客观的爱国网络作家花千芳,还原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宁学明(花千芳原名)。

花千芳的老家在抚顺清原满族自治县枸乃甸乡筐子沟村,片子开头只用字幕交代地点:抚顺清原。车子行驶在山沟沟的路上,花千芳谈了家庭、学习的刻苦条件。虽然没有解说词,但时间、地点、人物已经客观、简洁地交代得清楚明白,其中没有任何的主观镜头、主观因素。

一组客观镜头农家院、篱笆、小桥流水引出片头——《花千芳回家》。

父亲在农家院干活,花千芳走进院子,父子俩的一段对话是全片正文的开始。记录下父子、母子的对话情景,真实、客观。花千芳因一段时间没回家,进家门不一会就开始干活,用扬场机往仓子里送苞米。这是一个活脱脱的农民的形象,没有设计,没有安排,自然而然,信手拈来。这就是生活中的宁学明,农民角色的宁学明,父母眼中的小明,原滋原味的花千芳,真实地呈现给观众花千芳平凡而又普通的农民本色。

在片中有一段落是花千芳的养鸡棚,这个养鸡棚是用花千芳多年打工的积蓄盖起来的,现在已经废弃了。花千芳曾经蜷缩在低矮的鸡棚中,因夜里给鸡舍烧劈柴加温,不能睡觉,于是半张课桌、一根电线、一个100瓦的灯泡和全村唯一的一根网线,陪伴他度过3650个夜晚共计十年。

我们的镜头记录下了满是灰尘的半张课桌、一根电线、一根网线、没有灯泡的灯头,还有我们在破纸壳箱里发现的当年的手稿。物品再简单不过了,但我们却记录得很沉重、很刻骨,很直击心灵,不禁心头发紧,眼睛潮湿。这时我问了一句“就在这个小屋里写了10年”?而花千芳说了一句“对呀”,语气如此轻松,节奏如此欢快,情绪如此乐观,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摄像赶紧镜头一转拍下了炕里的一扇不大的、没有玻璃只用塑料布钉上的窗户,虽然不透明但依然可感受到外面的光亮。这时我们的情绪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体中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孕育。这样一个花千芳,这样强大的思想,支撑他坚持十年写作,就在这个鸡棚里,就在这张桌子上写出了备受习主席关注的成名作《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个段落中依然没有用一句解说词,没有过多的剪辑,就是几个镜头的组接,力求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网络写手花千芳。

在花千芳屋子中,一铺炕,简单的家具和电视,唯一能和文化靠上边的就是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花千芳眼中的世界地图,俨然就是一个立体直观的世界。盘腿坐在火炕上的花千芳深入地分析世界各地,各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人文,如同世界就在他眼前。这是一个大段落,但这样一个段落中没有节奏的变化,没有音乐的编配,没有镜头的切换,没有空镜头的插入。镜头就是静静地记录着他的分析、他的见解。古往今来,纵横万里。在全片中最没有变化的镜头中却呈现出最精彩、最深刻、最博大、最本质的花千芳。

最后花千芳说,地缘政治就是这样决定了中国是世界的核心,以后还会是这样,世界的中心还会回归到中国。片中借用花千芳《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最后一段文字作为结尾:土豆星球还有四分之三的地方没有经过探索,茫茫的宇宙之中更是拥有无穷无尽的日月星辰,值得我们孜孜不倦的去开发探索。当我们的兔子褪去那身洁白的毛发,露出金光闪闪的龙鳞之时,我们不希望看到全世界的颤抖,我们应该与我们的邻居心贴心、手牵手,告诉大家我们不是敌人,我们可以做朋友。我们可以一起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幸福,等待着我们的是光明未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全篇虽然没有一句解说词,但客观的镜头却让我们真实了解了农民宁学明、网络写手花千芳,还有属于他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征途抚顺农民
百年征途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图说抚顺琥珀(六)
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