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模式的构建与运行研究

2015-04-20 21:07唐相平
档案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馆资源

唐相平

1 云与云服务

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由无限多的电脑、主机、服务器组成的存储中心、计算中心和服务中心,是一种在基础设施和体系架构上的创新。云技术使用户通过互联网,从云端实现所需服务的按需使用、随时获取。它有三个最重要的特性,一是按需提供服务,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快速使用;二是共享数据源,可以动态地在线或者离线使用;三是允许这些共享资源进行动态配置。云服务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各种终端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可以是电脑、手机或者其他设备,但都只是一个单纯的显示和操作终端,不再需要具备强大处理能力。用户享受的所有资源以及所需应用程序全部都由一个存储和运算能力超强的云端后台来提供。它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使得用户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2 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可行性分析

2.1 技术可行性

2.1.1 理论基础。自从云的概念提出以来,云计算在理论层面上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备的理论支撑体系。20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首次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随之得到国际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极大关注。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发布了一大批关于云计算的研究成果,而在档案电子信息方面的探索与研究,亦是方兴未艾。

2.1.2 技术条件。目前,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风起云涌,众多专家和机构都将之作为最前沿的研究课题,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专门的研究,并已经形成了一些优秀的技术方案体系。2008年2月,IBM宣布为中国的软件公司在中国无锡建立全球第一个云计算中心,其解决方案包括四个层次,为信息资源共享的“云化”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而相对于档案电子信息来说,有了这样的方案可以借鉴,则云服务的实现是切实可行的。

2.2 实践可行性

2.2.1 实践环境。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各地都已建设有互联网运行平台,具有实施云服务的环境条件,而政府建设的与互联逻辑隔离的政务外网,则有效地保证了国家层面上的网络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公众使用电脑、手机上网已是生活之中的一种正常状态,因此,对于档案用户来说,在实现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上,是一种新的环境下的新的需求,不存在实践上的障碍。

2.2.2 实践经验。与档案机构相类似的图书馆等行业已先行一步,进行了云服务的实践和探索。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可借鉴图书馆的云服务实践经验,避免出现以前出现过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2.3 经济可行性。构建基于云计算的档案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初看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从更高的层次上来看,档案机构的服务平台建设,则是服务于更为广大的用户。政府可以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全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到这一平台建设上来,而其他财政投入的单位则不需要再单独投资昂贵的数字档案室硬件、软件建设,只需将用户电脑接入档案机构共享平台即可。因此,相对于各自独立建设,云计算的经济成本较为低廉,具有大格局的可行性。

3 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模式

3.1 云服务的模式。目前,IT界按照提供者与使用者的所属关系,将云计算环境分为三类,即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公有云是由若干企业和用户共享使用的云环境。私有云是由某个企业独立构建和使用的云环境,是为企业或组织所专有的云计算环境。混合云则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而借鉴图书馆利用的云计算模式,则有互联网搭载模式、总分馆模式、混搭模式等。

3.1.1 互联网搭载模式。利用互联网运行公司,搭载某些应用,这是一种典型的公有云服务应用模式。比如,在Google、IBM等公司,可以搭载书目、电子资源目录的检索、电子邮件、博客等服务。一些规模小的档案馆,为了减少IT成本开支,不必创建或维护自有的基础架构或应用,可选择这种利用互联网的搭载模式。

3.1.2 总分馆模式。总分馆模式是私有云服务,是覆盖全社会服务体系最为典型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总馆肩负着中心馆的职能,承担“云服务”提供者角色,数量众多的分馆则是“云服务”使用者。通过建立自己的私有云,可以增强IT对业务的影响能力,帮助档案界管理基础架构,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3.1.3 混搭模式。混搭模式则是上两者的综合,利用互联网运行公司的云计算、资源供应商的专项服务和本地门户构造的混搭云计算模式。混搭模式的服务供应商有多个,档案馆也建有自己的私有云,选择最合适的应用,搭配形成最佳的服务方案。因此,在没有成熟的专门为档案电子信息构造的云计算环境的情况下,最好的模式应该是混搭模式。

3.2 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模式的构建

3.2.1 基本框架。通过借鉴云计算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模式,我们给出图1所示的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应用模式的基本框架。

图1中,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的应用模式框架分为三个服务层次:以N个档案数据库组成的资源层、平台层和以N个用户组成的服务层。

资源层是云服务的基本资源,如虚拟化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等,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动态分配,使档案馆在不扩大设备情况下,实现档案电子信息共享。平台层是云服务实现的中间平台,是云计算技术运用的核心。它面向的并不是普通的终端用户,而是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定制的应用,帮助档案馆快速实现情景应用程序,以最快速度满足特定的业务需要。

用户层是指云服务的所有用户终端,也就是我们档案服务机构的所有用户。

3.2.2 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模式示例——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是以云计算技术为理论基础,将国家档案信息资源通过服务平台组织起来,由原来的分散状态形成一个档案信息资源云,借助云平台的计算能力、高安全性等特性,来实现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如图2)。

这种模式,通过构建云服务平台,以相对独立的形式(私有云),将原本分散的国家档案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利用,实现充分共享,提高共享效率。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服务模式,将有力推动档案工作向着现代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4 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运行分析

4.1 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的优势

4.1.1 超强的计算能力。云计算模式,可以通过数万乃至百万的普通计算机之间的联合,来提供超强的计算能力,使用户完成单台计算机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云中,用户只要通过自己的终端,输入简单的指令,即可得到大量信息资源。在云服务模式中,用户不是从自己计算机上,也不是从某个指定的服务器上,而是从互联网上获得所需的信息,有着质的飞跃。

4.1.2 以用户为中心。在云计算模式中,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云”之中,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便捷、方便、安全的方式获得相关的信息或服务。虽然有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为其提供服务,但对于用户来说,他看到的只是一个统一的接口界面,用户就是整个云服务的中心。

4.1.3 安全系数高。之前,数据被盗、丢失、被破坏等,是长期困扰大家的一个安全问题。随着云服务的推广,用户可以把自己的数据放在“云”中,只要用户能够接入互联网,就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存取,这个问题也随之而解。

4.1.4 经济实惠。云计算中,用户只需花少量的钱来租用所需要的相关服务即可,而不用自己花大价钱、大力气去建设,也不必担心自己所购买使用的IT产品被淘汰。用户所需做的就是通过各种设备,享受云服务所提供的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服务。

4.2 档案电子信息云服务带来的变革

4.2.1 云计算重塑档案工作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要导致一些社会制度的变革,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也将发生重大改变。档案工作将处在一个全新的文化生态,人们对档案服务的需求、观念、应用、评价方式等也将随之改变,相应的理念和政策也会相对应地进行调整。

4.2.2 云服务推动档案工作的重大变革。“云存贮”有效解决了庞大档案电子信息资源存储与单个档案馆能力不足这一矛盾;云计算为档案服务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安全高、竞争力强的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信息服务泛在平台;云服务简化了IT架构的实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方式,人们可以实时定制,随时取用,按需付费。因此,它将推动档案工作作出两个方面重大变革。一是“云馆员”的产生。云环境下,档案馆建筑物不会消失,我们仍将有许多档案资料需要保存。而服务与内容将存在于云中,远离任何物理场所。档案馆员将成为“云馆员”,依托云而非实体档案馆提供服务。对于馆员来说,如果不了解云计算、学习云计算的思想和方法,将会在未来遭到淘汰。二是业务流程再造。档案馆应用云计算是一项战略选择,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一旦选择了云计算,则需要对原有管理与服务进行大规模调整,包括整个机构与流程、人员数量与结构、对云计算服务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手段,等等。云环境下,档案馆的业务流程除了实体档案馆的服务端,几乎完全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基础之上,如果整个服务架构向“云”中迁移,传统的业务流程将被逐一拆解,然后再造。

云服务如此之新,相信随着对这一新兴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终将引领档案事业迈向一次新的飞跃。

(作者单位:河南省图书馆 来稿日期:2015-02-15)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档案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资源回收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