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不再“贪便宜”

2015-04-21 19:05赵九生
中国服饰 2014年7期
关键词:购物中心消费消费者

赵九生

中国消费者已成熟起来,这不仅仅体现在全球最热门的购物目的地,在中国国内的购物中心和商业区也是如此。

前天,朋友从欧洲回来了,给我小外孙带了两身衣服:一身是背心和小短裤,一身是小西装,都挺漂亮的,刚想谢谢他。他倒很主动的说:你们不要骂我哦,这些衣服我买回来才看见是“made in china”的。

“中国制造”分两种:一种是用来出口的“中国制造”产品,还有一种是甩给不幸的国内消费者的“中国制造”产品。

多年来,中国出口和内销产品的质量差距一直很大。中国消费者得到的往往是最差的“中国制造”产品;而大部分质量上乘的产品几乎都摆到了国外沃尔玛(Walmart)的货架上。

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改变,原因在于当下中国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难取悦。

这体现在很多方面。两三年前,中国人购买电视时看重的是声音和画面的清晰度以及其他基本功能。但如今,普通消费者不会满足于此。他们会坚持按下遥控器上的每一个键,以确保符合他们的要求,他们还会测试一下屏幕,以确保屏幕是否防眩。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中国发达的一二线城市,三四线的很多城市也是如此。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人甚至都不会关心这些。

在不测试电视遥控器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就会盯着给孩子吃的食品的标签。自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之后,食品质量已成为困扰中国人的一个问题。

毫不令人意外的是,当沃尔玛最近被曝光用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后、洋奶粉出现一些类似包装等问题,中国消费者也会同样甚至加倍感到愤怒。他们本以为这种事只会出现在国内企业身上,没有想到外国跨国企业也会这样做。

英国零售商特易购(Tesco)表示,中国消费者在产品质量的问题上正变得越来越老练,包括购买更多国外和高端品牌,而不仅仅是更安全的食品。

中国消费者似乎在日将失去对假货的兴趣。假冒奢侈品曾颇受上海白领女孩的欢迎,但现在正逐渐被正品取代。中国消费者仍希望拥有尽可能多的奢侈品,但随着薪资的增加和修养的提高,他们更希望自己拥有的是真货,而不是假货。

事实上,中国消费者已成熟起来,这不仅仅体现在全球最热门的购物目的地,在中国国内的购物中心和商业区也是如此。

从杂货商到手袋生产商,从购物中心开发商到涂料搅拌商,所有人都表示,中国消费者有意愿且有能力购买世界一流商品。国内和西方零售商再也不能妄想向中国消费者提供二等货而不受惩罚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中国政府希望用内需来拉动经济,因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是交税得来的,因此激活国内消费已成为其重要任务。

从中国今年一季度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情况看,受制于产能过剩及房地产投资下滑,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出现下降趋势,而通过大规模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已不太可能。消费数据则好于预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

当下,中国消费增长过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供给不足。其中,家政、养老、休闲、文化、健身等居民生活服务业,由于行业发育不足,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而银行、通讯、保险等服务业,则由于市场进入门槛较高等因素,导致服务产品价格过高,抑制了居民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

当前消费增长面临不少有利因素。从宏观层面看,消费增长的基础越来越坚实,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这些都是支撑消费增长的重要基础。

不难看出,随着我国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强,宽带中国战略有序推进,绿色环保消费深入人心,这些都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猜你喜欢
购物中心消费消费者
购物中心枪击案震惊丹麦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知识付费消费者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3.15打假
二则